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跆拳道段位制对中国武术段位制发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2-07 23:20

  本文关键词:跆拳道段位制对中国武术段位制发展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跆拳道段位制 武术段位制 对比研究 启示


【摘要】:武术是以套路与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是中华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不断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武术运动的发展,颁布实施了《武术段位制》。武术段位制虽然经过十多余年的推广与发展,但我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期,以及外来体育文化的入侵,制约了武术段位制的发展。但“武术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武术运动的发展,而是积极为武术的传承发展努力着。为进一步完善武术段位制度,促进武术运动的发展,2014年5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联合印发了《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中国武术段位制又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跆拳道运动起源于朝鲜半岛,它以手脚等身体部位为进攻武器,具有一定的防身自卫及强壮体魄的实用价值。2000年成为悉尼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并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习练群体,它的传播推广与其段位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华武术与跆拳道相比历史更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新时代背景下武术运动的传播与发展,还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积极借鉴跆拳道段位制度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武术段位制的发展,进而促进武术运功在全世界的传播,相信在一代代“武术人”的努力下,将来一日,武术定将赶超跆拳道,为世界人民所喜爱。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韩国跆拳道段位制与中国武术段位制在段位设置及标志、段位制考核内容、段位晋升模式、考评审批制度、文化礼仪、推广模式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得出跆拳道段位制与武术段位制发展的存在异同,并结合现阶段中国武术段位制度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跆拳道段位制发展中得出了促进武术段位制发展的些许启示:增加段位级别并合理改进段位标识;优化适应不同拳种的考核标准与内容;调整段位晋升年限及规范晋升年龄;增加社会化考评机构及增设考评点;进一步提升武术段位制的文化内涵;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力度;将武术段位制纳入体育课程体系;加强武术段位制骨干队伍建设。以期对武术段位制未来十年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提高武术段位制的社会认同,并逐步促进武术段位制度的完善,为中华武术走向世界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52;G8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鸣亮;;关于韩国跆拳道历史根源观点的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4年05期

2 周海波;龙行年;;对武术发展困境及对策的分析[J];中华武术(研究);2014年03期

3 郭玉成;李守培;;武术在孔子学院的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J];体育学刊;2013年05期

4 姚梁栋;;跆拳道与武术国际化发展对比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5 刘立华;;基于战略学视野的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6 周鑫;;论跆拳道的传播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启示[J];青春岁月;2012年04期

7 李迎雪;;媒体与舆论在武术段位制推广与发展中的宣传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8 高涛;;大众武术与大众跆拳道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体育科技;2010年04期

9 王国志;王岗;吴志强;;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的比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翁信辉;邱丕相;苏文木;志志田文明;韩英;;武术段位制的指导思想及评价体系[J];体育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1264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264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7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