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隐蔽课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隐蔽课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出处:《郑州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主要以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忽略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随着国家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体育显性课程和体育隐蔽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实现主要手段的体育显性课程主要是直接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可操控性;而体育隐蔽课程则具有不可操控性,它能够发展学生在接受体育显性课程时发展不到或被忽略的非智力方面的因素,能够更好的补充显性课程忽略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缺陷,是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因此它与显性课程结合起来能够更好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在回顾和总结已有隐蔽课程和体育隐蔽课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隐蔽课程的影响因素与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隐蔽课程的现状,为更好的发展体育隐蔽课程,优化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提高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大多数高校的体育场馆能够满足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需要,场馆内的剩余空间运用充分,且教师对现有的教学媒体运用合理;少数高校的体育场馆不能够满足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需要,场馆内的剩余空间运用不充分,教师对现有的教学媒体运用不合理;(2)河南省大多数高校的领导对体育教育专业比较重视,且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良好的传统风气;少部分高校的领导不重视体育教育专业,且没有良好的传统风气;(3)河南省大多数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领导方式单一,教学方法运用单一,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及内容单一;少数的教师领导方式多变,教学方法运用多样,考核内容及内容多样;(4)河南省大多数高校没有承办或承办的赛事过少,学生不能够接触和了解先进的训练方法、竞赛组织及方法、前沿的科学研究;(5)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多数的理论课程和技术课程是按照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进行的编排比较合理,少数的技术和理论课程的编排违背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编排欠合理;(6)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多数教师精神饱满,丰富的知识、全面的技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对学生有耐心,工作负责;少数的教师缺乏丰富的知识、全面的技术,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欠缺,对学生缺乏耐心,工作不能够以身作则等问题;(7)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有将近半数的教师能够合理的运用课堂气氛来提高教学效果,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同时能够很好的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少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合理的运用且在教学中出现失范行为,不能够很好的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河南省少数高校需加强体育场馆的建设,且加强场馆内剩余空间的利用,同时加强教师对现代教学媒体运用的培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媒体;(2)部分高校领导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视,积极促使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良好传统风气的形成;(3)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师的教学技巧,改变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领导方式单一、教学方法单一的局面,学校改变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全方面的对学生进行考核;(4)学校多承办或参加体育赛事为学生和教师搭建与外校交流经验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先进的训练、赛事组织方法,了解前沿科学;(5)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调整现在课程安排争取全面合理的安排课程,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6)河南省高校的教师需自我调节,使自己精神饱满,同时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工作以身作则;(7)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良好课堂气氛的运用,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尽量避免或减少出现失范行为,同时注意正确的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nan Province by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Henan Provinc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cheme . ( 5 ) Most of the theoretical courses and technical cours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in Henan Province are more reasonable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 psychological law . ( 7 )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use of good classroom atmosphere , pay attention to their behavior norms , avoid or reduce the anomie behavior ,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r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晏世红;学校“隐蔽课程”开发和建设刍议[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韩冰,窦兰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隐蔽课程建设之我见[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罗祥云,徐立军;国外的“隐蔽课程”研究[J];中医教育;2003年02期
4 陈连珍;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开发机理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罗宏忱;校园隐蔽课程资源初步开发[J];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6 董海瑛,万学红;高校隐蔽课程研究的方向[J];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7 肖成兵;试论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姜海银,宋元平;新课程背景下体育隐蔽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四川体育科学;2005年03期
9 向渝;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本质、结构和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张真美;浅析体育隐蔽课程与显露课程新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贺新奇;;论体育隐蔽课程的开展[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奚建华;唐雪梅;;试论体育隐蔽课程的主要载体[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3 王岩;姚蕾;郭海霞;;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对学生体育活动情感的影响[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 王佐书;提高质量是任何教育机构追求的目标[N];人民政协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蕾;体育隐蔽课程论——体育隐蔽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懿;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隐蔽课程的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张志峰;体育隐蔽课程因素对大学生篮球专项课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岩;中学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及其效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刘科;体育隐蔽课程的内容与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5 温洪泽;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隐蔽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潜沉香;高师体教健美操专项教学中隐蔽课程诸因素的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宏伟;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开发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海志;哈尔滨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年
9 韩通;学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15年
10 简萍;哈尔滨市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83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383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