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基于肌肉-骨骼建模的途中跑大腿后肌损伤时相探讨

发布时间:2018-01-31 07:48

  本文关键词: 肌肉-骨骼建模 途中跑 大腿后肌 损伤时相 出处:《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大腿后肌力量、长度、速度、功率等肌肉拉伤危险因子的交互作用,探讨快速跑时大腿后肌拉伤发生时相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采集受试者途中跑三维动作解析和测力台数据,建立下肢肌肉-骨骼模型和肌肉功能模型并确立静态优化算法,量化下肢单块肌肉的生物力学数据。结果:大腿后肌在摆动期中间阶段承受高应力且处于高速离心收缩状态,并在此时出现了整个步态中做负功的单位面积功率峰值;大腿后肌长度峰值出现在摆动末期,应力的最大值出现在摆动末期和着地瞬间,且在长度峰值之前的摆动后期,大腿后肌始终表现为离心收缩;大腿后肌在触地初期被极大拉长的状态下,承受高负荷(应力)并高速向心收缩而出现做正功单位面积功率的峰值。结论:摆动期(中间阶段和末期)是大腿后肌群容易拉伤的时相;股二头肌长头是大腿后肌群最易损伤的肌肉。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of muscle tension risk factors such as strength, length, speed and power of posterior thigh muscle. To explore the biomechanical mechanism of posterior thigh muscle strain during rapid running. Methods: 3D motion analysis and force table data were collected. The lower extremity musculoskeletal model and muscle function model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sta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as established. Results: the posterior thigh muscle was subjected to high stress and was in the state of high speed centrifugal contraction during the middle stage of wobble period. At this time, the peak value of unit area power of doing negative work in the whole gait appears. The peak value of the length of the posterior thigh muscle appeared at the end of the swing, the maximum of the stress appeared at the end of the swing and the moment of landing, and at the later stage of the swing before the peak of the length, the posterior muscle of the thigh always showed eccentric contraction. The posterior thigh muscle is greatly elonga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ouchdown. The peak value of positive power per unit area appeared due to high load (stress) and high speed concentric contraction. Conclusion: the wobble period (middle stage and end stage) is the time phase when the posterior thigh muscle group is easily injured. The long head of biceps femoris is the most easily damaged muscle in the posterior thigh group.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分类号】:G804.6
【正文快照】: 163.com大腿后肌群(乆绳肌,包括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和股二头肌短头)在运动中容易受伤,经常表现为快跑时的急性拉伤。大腿后肌拉伤具有不可预知性、症状持久、恢复期长等特点。在所有的肌肉拉伤类型中,大腿后肌拉伤的复发率最高[1-5]。双关节肌大腿后肌能在多个关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继滔;途中跑单步撑地前段的再认识[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2 黄杰联;短跑途中跑技术教学法[J];田径;2002年04期

3 ;M·格林的途中跑技术[J];体育科研;2003年03期

4 王娅莲;关于短跑途中跑技术教法的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胡巍;;途中跑趣味练习30例[J];田径;2006年09期

6 杨强;;100米途中跑教学的步骤与方法[J];田径;2008年06期

7 李永刚;;浅析影响短跑途中跑的速度的因素[J];成功(教育);2008年12期

8 王建刚;;短跑途中跑的练习方法与常见问题[J];田径;2009年06期

9 杨利平;;对初中耐久跑中的途中跑分析与研究[J];才智;2012年09期

10 徐霞琴;;小议短跑途中跑的练习方法[J];田径;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传诚;李家庆;;短跑途中跑三种着地技术的比较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四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秀杰;韩志磊;董启林;;跑的专门性练习与短跑途中跑的下肢肌电特征对比分析[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五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牛清梅;王轲;;我国优秀运动员李雪梅、曾秀君100m途中跑技术特征[A];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白寅昆;石文;;浅析100米跑途中跑的技术特点[A];第十四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4年

5 李晓霖;宁书娴;伍勰;马俊明;魏文仪;;施加拖拉阻力对短跑途中跑支撑侧下肢关节动力学的影响[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6 朱民华;杨明媛;刘璐;李智;;女子少年短跑途中跑支撑时间及影响因素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金睿;;现代短跑途中跑新技术理论综述及给我们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马秀杰;周纯;;跑的专门性练习与短跑途中跑的下肢肌电特征对比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9 谢慧松;周铁民;;我国优秀男子百米途中跑运动学指标的确定及技术模型构建[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谢慧松;周铁民;;优秀男子百米途中跑运动学指标的确定及技术模型构建[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广西钦州灵山县灵城二小 纪雪林;小场地训练途中跑的方法[N];中国体育报;2008年

2 本报评论员;以强力冲刺赢得又好又快发展[N];本溪日报;2008年

3 河北玉田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张小星;短跑途中跑纠错[N];中国体育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杰;高水平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摆动技术肌肉用力特征及其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优化[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怀川;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张培萌百米途中跑技术运动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2 杨晨;小腿惯性质量对短跑途中跑时下肢关节运动学与动力学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

3 王宁;不同水平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技术及下肢环节肌肉力量的对比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6年

4 杜炳;甘肃省青少年中跑运动员途中跑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徐伟峻;男子100米途中跑阶段支撑技术环节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6 杨晓婷;陕西省优秀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技术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主要特征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7 王洪昭;200米短跑运动员卢尚滨的途中跑技术运动学比较分析[D];吉林体育学院;2012年

8 杨东锋;短跑运动员百米起跑及起跑后进入途中跑的衔接技术分析[D];山西大学;2005年

9 宁书娴;施加拖拉阻力对短跑途中跑支撑腿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10 章国峰;短跑运动员途中跑与部分力量练习手段的下肢肌电特征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78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478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0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