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近3届世锦赛中外优秀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棒操难度动作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4 08:56

  本文关键词: 艺术体操 个人项目 棒操 难度 出处:《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连续比较个人棒操难度动作的差异,探讨艺术体操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建议。采用文献资料、视频数据和对比分析法,研究近3届艺术体操世锦赛个人棒操项目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选用和编排情况,详细剖析蝉联冠军Yana的技术指标。研究认为:身体难度在成套动作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基础地位,而舞步系列则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断创新是分析后所得到的主要认知;艺术体操有从"难""美""新"的核心价值向"新""美""难"转变的迹象。
[Abstract]:Through the continuous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ifficulty movements of individual bar exerci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hythmic gymnastics is discusse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he literature, video data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are use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difficult movements in the complete set of individual bar exercises in the recent 3 rhythmic gymnastics world championships.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hampion Yana technical indicators.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physical difficulty in the complete set of movements still occupies an important basic position, while the dance step series ha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osition; Continuous innovation is the main cognition after analysis. Rhythmic gymnastics has changed from the core value of "difficult" and "beauty" and "new" to "new" and "difficult".
【作者单位】: 杭州医学院体育军事教育部;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5NDJC298YBM)
【分类号】:G834.24
【正文快照】: 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编排主要体现在难度动作上,难度动作包括身体难度、舞步系列、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以及器械熟练性;而成套中难度动作的表现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高分的核心要素[1-3]。我国个人棒操项目近年来取得了明显进步,连续2届进入世界锦标赛单项前8名,但与世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单亚萍;王艺澄;;艺术体操项目评分规则研究综述[J];浙江体育科学;2015年02期

2 汪敏;孙佳荷;;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3 汪敏;陈晓齐;;中外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特征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4 汪敏;韩静;;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身体难度的现状与发展走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王娟;樊铭;;基于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变化个人项目难度动作发展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6 刁在箴;尚迎秋;夏燕飞;;基于规则演变的艺术体操成套编排新思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7 熊萍,刁在箴;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跳步难度动作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恬;倪旭芬;;近3届世锦赛中外优秀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棒操难度动作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2 倪旭芬;吕博;;中外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棒操难度动作选用的比较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3 汪敏;刘思雨;;世界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的研究——基于第34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4 汪敏;郭诗艺;;新规则下国际艺术体操“艺术化”特征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5 汪敏;刘思雨;;中外优秀艺术体操个人运动员身体与器械结合的特征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6 陈娟;黄馨纯;;少儿花样游泳运动员形体舞蹈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5年03期

7 王晓楠;;艺术体操带操跳步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5年08期

8 孔馨雨;黄鑫;;花球啦啦操队形、层次、视觉对比的审美阐释[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年08期

9 刘春;袁静;;啦啦操课程中不同学习方式对大学女生身体自尊影响[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年08期

10 汪敏;陈晓齐;;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舞步系列编排特征与症结剖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洋;李贵森;;新周期下我国艺术体操成套编排创新思路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2 周海洋;;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舞步组合选编的现状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4年04期

3 张洋;;新规则下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编排艺术性发展趋势探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樊铭;陈玉平;;我国艺术体操项目发展环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5 樊铭;于晖;;艺术体操项目制胜因素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6 周小琴;;艺术体操新旧规则对比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7 汪敏;吕铭亚;孙晓乔;;新规则视角下艺术体操难度体系的解构与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3年03期

8 章荣瑛;;影响我国艺术体操带操转体技术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2年01期

9 汪敏;张鹃;;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选编现状与问题剖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10 汪敏;杨雯;朱振楠;;从新周期规则的变化特点看国际艺术体操发展趋势[J];体育学刊;201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挺,谭敏;发展难度动作势在必行[J];游泳;2000年02期

2 郝士儒;对武术难度动作的教学研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3 陈安勇;杨慧;王海燕;;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6人操中国队与其他队难度动作比较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4 王秀香;;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女单项目难度动作技术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8年01期

5 刘小花;李新红;李富菊;;第9届健美操世锦赛中国女单的难度动作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年02期

6 孙鹏;;2006年健美操世界锦标赛难度动作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08期

7 王颖;;第十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国队混双难度动作分析[J];内江科技;2009年03期

8 王秀梅;;成人二级健美操规定套路难度动作的训练与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09年05期

9 赵莹;;第11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我国和强国男单难度动作对比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31期

10 曹虎愚;刘会平;;江苏省大学生北狮运动难度动作完成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龙狮锦标赛为例[J];大众科技;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晓莹;王宏;赵轩立;刘杨;;健美操世界锦标赛难度动作的竞争态势[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王宏;田麦久;;音乐伴奏难美项群成套难度动作成功率的可控分析与施控策略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3 梅汉超;;武术规则演变的特征及竞技趋势的发展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杨梅;;艺术体操跳跃类身体难度动作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5 刘小平;卫志强;;太极拳竞赛难度动作322B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6 王娟;;基于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变化的个人项目难度动作发展策略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陈思彤;中国跳水追求质量[N];中国体育报;2006年

2 王向娜;中国体操打响难度攻坚战[N];中国体育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春晓;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变化特征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2 李艳;竞技健美操单人项目C组难度动作的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5年

3 刘帅元;男子体操三级规定动作高分值难度动作保护与帮助方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4 徐丽萨;中外优秀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运动员身体难度编排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5 张浩;竞技太极拳跳跃类难度动作训练方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6 刘云培;2015年啦啦操世锦赛集体技巧啦啦操前八名翻腾类难度动作技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赵旭;竞技健美操C组跳与跃类难度动作C477表面肌电特征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8 冯晓磊;舞蹈啦啦操转体类难度动作训练方法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9 阎小乐;第十二届全运会前十二名男、女南拳套路编排特点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10 岳伟;第十三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女单决赛前六名难度动作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89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489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b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