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谌龙与世界优秀羽毛球选手技术特征对比分析
本文选题:羽毛球 切入点:谌龙 出处:《成都体育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对运动员谌龙与林丹、李宗伟、J-约根森、阿塞尔森的25场比赛中各项技术运用情况统计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来研究运动员谌龙在比赛中的实际表现以及技术使用情况,找出谌龙在比赛中的优点以及缺点,并根据数据所呈现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参考建议,以期对运动员谌龙在今后的训练有所帮助,并为其他运动员在训练中提供参考建议。通过对谌龙与四名运动员的技术分析以及得分、失分情况做出的详细对比,总结出谌龙在与该四名运动员的比赛中呈现的得分、失分规律特征,发现谌龙在比赛中的优点以及不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发球方式以及区域方面,谌龙主要以反手发短球为主,长球为辅,前场1、2号区域较多,后场3、4号区域较少,同时1号与2号区域,3号与4号区域分布不均衡。其余四名运动员发球在1号与2号区域,后场3号与4号区域分布较为均匀。2.在接发球技术方面,运动员谌龙各项技术使用不均衡,前场倾向于使用挑球技术,网前控制意识不强,后场杀球技术未充分发挥,增加接发杀球技术的使用。3.在前场技术运用方面,谌龙与四名运动员前场区域各项技术的使用率高于后场、中场区域。前场区域作为羽毛球比赛中的重要对抗位置,谌龙主要以扑球、搓球为主要得分技术,挑球技术失分率最高,谌龙在前场区域技术运用发挥不稳定,失分率较高。4.谌龙在中场各项技术运用次数最少,主要为挡球、抽球、杀球,杀球作为中场主要得分技术,挡球技术失分率最高。谌龙在中场位置的技术发挥一般,杀球使用次数与其他四名运动员无明显差别。杀球得分上,阿塞尔森明显高于谌龙,抽球得分上,与李宗伟存在一定差距,而挡球得分与失分均高于J-约根森。5.谌龙在后场各项技术运用方面,杀球技术作为主要进攻方式,与吊球技术使用率几乎持平。得分情况上谌龙吊球技术多于林丹、李宗伟,少于J-约根森、阿塞尔森,杀球技术得分多于J-约根森、阿塞尔森,少于林丹、李宗伟。在失分情况上,谌龙的杀球、吊球失分与四名运动员无明显差别。谌龙的后场得分率最高,后场区域的技术运用具有优势。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the video analysis method, 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so on to athlete Chen long and Lin Dan, Li Zongwei J-Jogenson, Aselson 25 matches each technical application statistics through the data contrast analysis. To study the actual performance and technical usage of Chen long in the competition, to find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hen long in the competition, and to make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presented by the data. In order to help athletes Chen long in the future training, and to provide other athletes with reference advice in training. Through the technical analysis of Chen long and four athletes, as well as scores, points, points made a detailed comparison, Summing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en long's scores and points in the match with the four players, and finding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hen long in the competition, there are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In terms of service mode and area, Chen long mainly takes backhand short serve as main ball and long ball as auxiliary. There are more areas 1 and 2 in the front court, less area 3 and 4 in the back court, while the distribution of area 1 and 2 and area 3 and 4 is not balanced. The other four players serve in area 1 and 2, the other four players serve in area 1 and 2. The area distribution of No. 3 and No. 4 in the backcourt is more uniform .2. in receiving and serving technique, the athlete Chen long's use of various techniques is not balanced, the front-court tends to use the pick ball technique, the control consciousness in front of the net is not strong, and the technique of killing the ball in the back court is not fully developed. Increase the use of serve and kill techniques .3. in the use of front-court techniques, Chen long and the four athletes in the front field have a higher utilization rate of various techniques than in the back field. The midfield area. The front area is an important antagonistic position in badminton matches. Chen long's main scoring technique was to catch the ball and rub the ball as the main scoring technique. Chen long lost the most points in the technique of picking the ball. Chen long showed instability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que in the front field, and the loss rate was higher. 4. Chen long used the least number of techniques in the midfield, mainly for blocking and pumping. As the main scoring technique in midfield, Chen long has the highest loss rate in blocking technique. Chen long's skill in midfield is generally played, and the number of times used to kill the ball i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other four players. Arthelsen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Chen long, and there was a certain gap between the score and Li Zongwei's score, while both the blocking score and the losing point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J-Jorgenson .5. Chen long used various techniques in the backcourt, killing the ball as the main attack method. Chen long hanger technique was better than Lin Dan, Li Zongwei, less than J- Jorgenson, Aselson, killing technique score more than J- Jorgenson, Aselson, rather than Lin Dan, in the case of score Chen long hanging ball technique was more than Lin Dan, Li Zongwei, less than J- Jorgenson, Aselson, J- Jogenson, Li Zongwei. In the case of losing points, Chen long's shot and drop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four players. Chen long's backcourt scoring rate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tech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backcourt area had an advantage.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峰;《羽毛球竞赛计算机现场成绩处理系统》设计及其应用[J];体育科研;2000年04期
2 庄志勇;我国羽毛球市场发展现状与建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3 郝军龙,贾文彤;高校羽毛球学期教学中的比赛3段论构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张洪宝;能量代谢分析在羽毛球训练中的运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吴宏江,王剑;羽毛球步法教学研究[J];天中学刊;2003年05期
6 庄志勇;我国高校羽毛球比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羽毛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4年06期
8 陈莉琳;我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市场化运作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9 许建;南宁市羽毛球场馆体育消费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王丽娟;张博;于容容;肖福俊;;羽毛球比赛中节奏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莉琳;;我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市场化运作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曾亦斌;;珠三角地区大众羽毛球热形成的原因与特点的研究[A];2007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论文选[C];2007年
3 安忠鑫;蒋家珍;钟秉枢;冷波;周志辉;王磊;;《羽毛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在2011年苏迪曼杯直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4 董林;;大学生对羽毛球学习兴趣的探讨[A];第二十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0年
5 钟稳;;高水平羽毛球女单项目击球状态与胜负关系的分析和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戴金彪;管颖;;“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影响与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王克阳;;上海市杨浦区高中生参加课余羽毛球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以部分高中为例[A];第二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3年
8 袁博峰;;从电视直播收视数据浅析中国羽毛球职业化的可行性[A];山东体育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傅琪琪;李海;;基于商业视角的羽毛球竞赛规则演变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10 王聪;秦学林;;基于TRIMP的羽毛球训练及比赛负荷监控[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羽毛球比赛规则要点[N];人民日报;2007年
2 狄赫丹;长治鸿羽羽毛球俱乐部成立[N];长治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先永;中国羽毛球公开赛——打造广州金灿灿的体育名片[N];中国体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许珂;昆明业余羽毛球市场缘何火瀑?[N];中国体育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宋辉;羽毛球让社区居民乐此不疲[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6 记者 马月红;市体育中心羽毛球馆开馆暨羽毛球俱乐部成立[N];周口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云波;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在桂林举行[N];桂林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胡奎 实习记者 严竹芸 实习生 张柯璐;全州“8·8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之州直单位篮球·羽毛球比赛活动启动[N];黔西南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赵乃林;“羽毛球是我健身的好‘处方'”[N];辽宁日报;2001年
10 李樱;羽毛球馆的9100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晶华;羽毛球空气动力学的若干问题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2 叶宗鑫;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术体系双子模型的理论建构以及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3 刘萍萍;我国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4 漆昌柱;羽毛球专家—新手在模拟比赛情景中的问题表征与运动思维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谷平;北京市大众羽毛球锻炼者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2 许建;南宁市羽毛球休闲人群行为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王杰;河南省羽毛球裁判员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孔令德;中国羽毛球产业链的组成与提升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夏宇;羽毛球规则变化史及其对运动员技术战术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姜雷;西安市羽毛球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小女;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修课现状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兰财;北京市羽毛球培训网络营销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9 王昊;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1年
10 马振鹏;西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576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576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