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适能训练对小学生体质相关因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本文选题:体适能训练 切入点:体质 出处:《北京体育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体适能训练(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对改善小学生体质水平具有怎样的影响,为小学体育教师选择和应用练习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本研究主要以水平二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照班维持常态体育课不做训练,实验班参与体适能训练,每周三次,共4个月。训练内容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特征和体适能训练相关内容来设计水平二小学生的体适能训练计划。实验前后的体质测试依据2014年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水平二学生进行测试,并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软件(Somerset Software)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同时结合运用Microsoft Excel2007对原始测试数据存储和预处理,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验班在身体形态方面和跳绳成绩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而实验班在身体机能和其他身体素质指标(50米跑、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上呈现显著性变化。结论:体适能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体质水平。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on improving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Divided into control class and experimental class, the control class maintained normal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did not do training, the experimental class participated in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three times a week, The training content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The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plan of the second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as designed. The physical fitness test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was based on the national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revised in 2014. The Kang standard tests level two students,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by the national student health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system software, Somerset Software, and Microsoft Excel2007 is used to store and preprocess the original test data.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dy form and rope skipping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and the SPSS17.0 software. Conclusion: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physique level.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04.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洪洲;刘爱英;;体适能解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冯海成;李睿恒;乔佳;;人类抗灾体适能理论架构的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8年04期
3 裴东景;;健康“体适能”教学对“阳光体育”的影响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年09期
4 罗光飞;张先锋;;对中国与美国体适能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J];内江科技;2011年07期
5 张先锋;张宁;许崇高;李山;;国外体适能研究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2012年01期
6 许龙成;;高校开设“应急体适能”体育课程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2年11期
7 寇莉娜;姜明;;体育专业研究生体适能自主测试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2年05期
8 尹彦丽;;浅谈体适能、健康体适能及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J];科技信息;2013年21期
9 张嘉伟;;美国体适能研究现状及意义[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12期
10 龚忆琳,粤林;何为体适能?[J];体育学刊;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晓艳;;课外运动强化课程介入对大学生体适能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2 黄晖明;;渐进性抗阻训练对老年人体适能的影响[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杜晓平;;浅谈我国体适能教练的培养途径[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4 代毅;王纯;许传明;张英;柯遵渝;周月童;袁军;龚科;;运用体适能评价减肥效果的研究——运动与饮食干预[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许浩;邵慧秋;黄晖明;缪爱琴;李森;陈春健;;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对中老年人体适能影响效应的横断面比较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颜意娜;;孕产妇体适能训练和身心养护[A];2012浙江省妇幼营养学术高层论坛暨“生命早期的营养管理”培训班资料汇编[C];2012年
7 赵夏娣;韩文;邓秀菊;;基于体适能视角下知识分子体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入行健身操教练的几种途径[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年
2 ;假期综合征调整攻略[N];华夏时报;2004年
3 记者 曲北林;锻炼身休适量运动[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景富;有氧空手道训练对参与者健康指标之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岚;乒乓球课能量消耗对学生体适能影响的相关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周晴;宁波市海曙区小学生体适能现状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3 张腾飞;有氧运动结合力量锻炼对中老年女性握力及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4 管亚楠;耐力跑不达标大学生体适能指标特征及相关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王俊贺;长期从事篮球锻炼对男性儿童体适能指标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邱玲;自编第二套弹力带强心复健操对社区老年人体适能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7 陈丽;武汉市部分中学学生体适能差异分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钟小宁;青少儿体适能培训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及创新发展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9 何竹雨;师大附中和明道中学初中生健康体适能之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10 李荣;体力活动水平对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及体质健康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38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638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