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售卖理论视角下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模式研究
本文选题:二次售卖理论 切入点:大型体育场馆 出处:《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大型体育场馆常年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运营不善造成的经济亏损、观念滞后造成的区域性差异,都从不同侧面诠释着其生存危机。现有单一运营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其多层次的需求,探索有效运营模式势在必行。借助营销学和传播学中的二次售卖理论,提出适用于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的二次售卖形式:一次售卖,场馆将产品销售给观众和体育运动参与者;二次售卖,场馆将观众和运动参与者销售给场馆合作方与投资方。在此基础上,提出能够保障场馆有效运营的二次售卖双闭环系统。
[Abstract]:The waste of resources, the economic loss caused by poor operation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caused by the lag of concept explain the survival crisis from different aspects.The existing single operation mode can not meet the multi-level needs of the society, so it is impera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mode.With the help of the theory of secondary sale in marketing and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rm of secondary sale suitable for the operation of large stadiums and gymnasiums: one sale, the stadiums sell the products to the audience and the sports participants, the second sale,The venue sells spectators and sports participants to both venue partners and investors.On this basis, a double closed loop system for secondary sale is proposed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venue.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文法学院;
【分类号】:G81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开成;刘杰;;论大型体育场馆的营销创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刘波;邹玉玲;;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谈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效益目标定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陆歆弘;;大型体育场馆的融资及收益风险[J];体育科研;2007年02期
4 刘波;邹玉玲;;论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的开发[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邹飞鹏;;国内外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解读[J];商场现代化;2007年27期
6 高扬;;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8年33期
7 汪德华;;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J];才智;2009年26期
8 潘翌;陈琳;易筱瑾;;90年代美国大型体育场馆的发展趋势[J];中外企业家;2009年12期
9 刘广路;袁国良;;河北省大型体育场馆企业化改制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8期
10 张玉龙;郝大彬;;关于增强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水平的探讨[J];大众文艺;2010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刚;;影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建设性问题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2 杨金田;袁国良;王文平;王学顺;季彦霞;孔宁宁;;河北省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制性障碍研究[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张春萍;;促进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的提升路径研究[A];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雷厉;肖淑红;;大型体育场馆管理属性的辨析与模式划分[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刘波;邹玉玲;;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谈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效益目标定位[A];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6年
6 汤起宇;杨思瞳;;大型体育场馆赛后经营利用刍议[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赵道静;;浅析大型体育场馆业务流程再造[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章丽洁;;美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相关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9 杜勤;倪俊;樊卓;王硕禾;;体育场馆数字化可视管理系统的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高海潮;;大型体育场馆安全防卫管理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贾海红 刘敏;大型体育场馆运营要始终坚持公益性[N];中国体育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苏莉;大型体育场馆要“用”起来[N];湖南日报;2012年
3 薪跃;大型体育场馆改革求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袁雪婧;奥体中心创新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模式[N];中国体育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王盼;大型体育场馆:多元化求生[N];中华建筑报;2013年
6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公安部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N];中国体育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王辉;一体化运营是大型体育场馆发展方向[N];中国体育报;2014年
8 杨金田 王文平;突破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瓶颈[N];中国体育报;2007年
9 记者 邹丽;全国大型体育场馆工作交流会召开[N];中国体育报;2014年
10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 温海星;北京大型体育场馆商标申请注册情况分析及思考[N];中国工商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泽超;基于PPP视角的中国大型体育场馆建管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茹;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2 张宁;国内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再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3 仲维博;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冠名的市场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4 曹家桢;上海市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乔玉;广州大型体育场馆体育公共服务中居民需求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周驰;常州市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王丽娜;广州大型体育场馆体育公共服务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何天皓;上海市大型体育场馆公益开放时段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
9 肖后应;西宁市大型体育场馆使用管理状况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6年
10 王小波;湖北省大型体育场馆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难点及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1713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71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