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9 23:37

  本文选题:竞技体育 切入点:男篮 出处:《体育文化导刊》2017年11期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分析亚洲男子篮球的竞争格局变化与赛事的演变特征。结论: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经历了菲律宾、日本和韩国"三足鼎立"阶段、"中国称霸,韩国偶露峥嵘"阶段、"多强竞争"阶段;当前竞争表现为东西亚均衡对抗的竞争格局;亚洲男篮亚锦赛的发展特征表现为参赛队伍数量不断增加,赛事的竞争性与观赏性增强,赛制安排的合理性进一步得到完善,赛事发展的国际化程度逐渐提高等。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competition pattern and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sian men's basketball.Conclusion: the Asian Men's Basketball Championship has gone through the stage of "Tripartite standing" in the Philippines, Japan and South Korea, the stage of "seeking hegemony in China, the occasional Zheng Rong in South Korea", the stage of "strong competition", and the present competition pattern of balanced confrontation between East and West Asia.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sian Basketball Asian Championship are as follows: the number of teams is increasing, the competition competition and appreciation are enhance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competition system is further improved, and the international degree of competition development is gradually improved.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河海大学体育系;
【分类号】:G8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冠群;中国男篮奥运失利原因探析[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年04期

2 孙继新,齐建国;中国男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吕杰;从22届亚锦赛中、韩之战看中国男篮的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4 丁丽萍;从第22届亚锦赛中、韩之战看中国男篮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岳建军;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比赛情况的对比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7期

6 宁峰;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的内外线攻击能力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7 陈庄;;从第23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剖析中国男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5年06期

8 郭永东;欧洲篮球的飞跃与中国男篮的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赵锋;中国男篮的奥运表现及发展方向[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10 高敏,庞辉;从28届奥运会看中国男篮快攻战术差距和发展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子文;丁丽萍;;关于中国男篮提高控制进攻节奏能力的对策研究——由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临场表现想到的[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郭杰;闫焱;;探究影响中国男篮队员球场暴力的因素[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齐春燕;孙殿恩;王来东;;从雅典奥运会看中国男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常冬冬;高峰;梁辉;王志昂;王光明;;备战2008奥运会中国男篮实力的分析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朱晓峰;;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快攻战术特征分析[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6 张勇;赵杰修;米靖;苗向军;顾春雨;;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对手技战术分析与高水平男篮比赛负荷的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7 朱建国;徐为人;;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欧洲强队篮板球的调研[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刘永峰;;备战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整体实力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9 李慧林;王润斌;;国家男篮各项技术统计指标和比赛成绩的相关分析——兼论2006年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实力[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李慧林;;中国男篮不同位置运动员比赛能力与世界八强球队的比较研究——第十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失利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品;白喜林:中国男篮必须知难而上[N];中国体育报;2008年

2 吴建珍;“暴龙”能否拯救中国男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3 叶柯;中国男篮的冬天有多长[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4 本报记者 张清晨;中国男篮透支消费进入还债期[N];济南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郎成;中国男篮:成长的烦恼[N];工人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王东;宫鲁鸣:中国男篮要调整[N];光明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薛原;中国男篮:亚锦赛只是起点[N];人民日报;2001年

8  记者薛原;中国男篮邀世界劲旅热身[N];人民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薛原;中国男篮:再闯前八非坦途[N];人民日报;2002年

10 记者王镜宇;中国男篮 封闭集训[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岗;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品牌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文晓;对中国男篮进攻失误现象的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2 张建平;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男篮和伊朗男篮攻守能力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姚健;中国男篮2008年奥运会参赛风险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何欣;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方式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5 刘岗生;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比赛对手失误特征的比较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年

6 王在和;对中国男篮在第26届亚锦赛和第30届奥运会中进攻失误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万欣;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能力的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宋东升;中国男篮大前锋与世界优秀大前锋进攻能力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蒋海强;第二十七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前四强中锋个人攻防技术指标对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宋涛;从亚锦赛看中国男篮的优势转移现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28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728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3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