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水上和测功仪拉桨中肌肉活动特征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7 05:16

  本文选题:赛艇 + 测功仪 ; 参考:《中国体育科技》2017年04期


【摘要】:运用表面肌电测试和同步摄像方法,结合功能解剖学知识,对优秀男子单人双桨赛艇运动员水上与测功仪2 000 m测试中主要肌肉的活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内在规律和机理并比较两者之间肌肉活动的差异。结果显示:1)水上和测功仪拉桨中主要做功肌肉激活时序存在差异,水上拉桨时大部分做功肌肉的激活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前,而躯干竖脊肌激活时间有所延迟。2)水上和测功仪拉桨中主要做功肌肉活动的峰值时序一致,与测功仪相比,水上拉桨阶段主要做功肌肉峰值时值均提前,推桨阶段的做功肌肉峰值时值有所延后;水上拉桨开始阶段的蹬腿、躯干倒体环节的做功肌肉从激活到峰值的用时和持续时间比例均减少,而拉桨后段以及推桨阶段大部分做功肌肉从激活到峰值的用时和持续时间比例均增加。3)水上和测功仪拉桨中,主要做功肌肉的放电量和贡献率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水上拉桨时背部肌肉的作用更加明显,而测功仪拉桨时躯干和手臂肌肉的作用更加明显,提示两者肌肉活动不一致,协调模式不同。结论:水上和测功仪拉桨的运动模式基本一致,但两者之间肌肉协调模式存在差别,水上拉桨时肌肉用力方式更为复杂,而测功仪训练作为重要的陆上专项模拟训练手段,应更加强调技术的规范性。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and synchronous camera, combined with the knowledge of functional anatom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muscles in the water and dynamometer testing of elite male single and double paddle rowers were studied.Analyze its internal law and mechanism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muscle activity between the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the time sequence of the activation of the main working muscles between the water and dynamometer oars, and the activation time of most of the working muscles in the water pulling oars is advanced in varying degrees.But the activation time of the vertical spinal muscle of trunk was delayed. 2) the peak time sequence of the main muscle activity in the water and the dynamometer was the same. Compared with the dynamometer, the peak value of the main work muscle in the water pulling stage was earlier than that of the dynamometer.The peak value of the working muscles in the propeller stage was delayed, and the time and duration of the work muscles in the torso inverted body decreased in the beginning stage of the water paddle,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time and duration of the work muscles in the reverse body of the trunk decreased from the activation to the peak value.However, the proportion of time and duration of most of the working muscles increased from activation to peak value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paddle and the propeller stage. 3)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discharge amount and contribution rate of the main working muscles in the water and in the dynamometer pull oar.The function of back muscle is more obvious when pulling paddle on water, and the action of trunk and arm muscle is more obvious when the dynamometer pulls oar,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muscle activity is not consistent and the coordination mode is different between them.Conclusion: the motion mode of the paddle i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dynamometer,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modes of muscle coordination, and the mode of muscle force is more complicated when pulling the paddle on the water, and the training of the dynamometer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special land simulation training.Greater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normative nature of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首都体育学院;陕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
【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高校专项科研课题(PXM2009_014206_076951)
【分类号】:G8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生;王琨;宋海明;高新友;李晓霞;崔玉婷;;优秀男子单人双桨赛艇运动员划桨动作的肌肉活动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2 陈庆杰;吴瑛;伍勰;;赛艇运动员拉桨技术运动学特征及其相关肌肉sEMG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3 林辉杰;潘慧炬;梁海丹;应春意;;世界杯女子双人单桨冠军艇运动员途中划桨技术特点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赖寒;魏薇;郑伟涛;葛新发;;湖北省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划桨动作技术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5 林辉杰;潘慧炬;应春意;梁海丹;;世界优秀赛艇双人单桨运动员途中阶段划桨技术运动学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6 罗炯,金季春;表面肌电的处理方法及在体育科研中应用前景[J];福建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7 周秀华,郑伟涛,马勇,韩久瑞;赛艇回桨技术的分析与训练[J];湖北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8 张华杰,郑伟涛;国家赛艇队2000m测功仪成绩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王健;sEMG信号分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00年04期

10 张香花;赛艇划桨技术力学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巴洪冰;;倒走对老年女性下肢选择反应时和平衡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14期

2 唐桥;郑晓鸿;毕学翠;石宏杰;黄小平;张英平;隋伟;;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水上和测功仪拉桨中肌肉活动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7年04期

3 王广磊;刘扬;游永豪;宋旭;曹春梅;;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二次发力的运动学分析——基于对省公开级队员和国家队员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4 刘玲玲;冯珍;;表面肌电图技术在卒中后咽期吞咽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年05期

5 徐开胜;徐开娟;;赛艇技术研究进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6 贾谊;薛瑞婷;魏亮;;人体快速起跳动作的下肢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7年02期

7 毛浓选;;张坤和TOM的横踢技术运动生物力学比较分析[J];体育科研;2017年02期

8 赵丽;张国强;刘宇峰;张翔;;挠羊赛运动员双抱腿技术的腰背肌表面肌电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9 支锦亦;向泽锐;梁刚毅;;面向轨道装备的可视化人因综合仿真分析平台研究[J];包装工程;2017年02期

10 钟文珊;齐婧蕾;张欣怡;黄焕琳;孙小雨;王奕珊;钱政英;吴华青;杜妍妍;黄泳;;针刺手法对健康志愿者穴区表面肌电图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会宁;王忠旭;;动态负荷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进展[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2年01期

2 刘述芝;吴瑛;李玉章;;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环节肌肉用力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陈小平;资薇;;中国赛艇训练关键问题研究[J];体育科学;2011年01期

4 宋应华;;赛艇运动员专项训练准备期和比赛后免疫机能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孙有平;隋新梅;钱风雷;李延军;戴伟民;;基于sEMG的男子旋转推铅球运动员单支撑阶段肌肉用力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10年01期

6 梁海丹;潘慧炬;应春意;林辉杰;;国内外优秀静水单人划艇运动员的划桨技术比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7 赖寒;魏薇;郑伟涛;葛新发;;湖北省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划桨动作技术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8 郭峰;张日辉;;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技术动作上肢肌肉表面肌电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任喜平;潘慧炬;;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划桨动作的运动学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年01期

10 周强;;浅析改进赛艇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关系[J];湖北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乳酸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J];中国体育科技;1989年05期

2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陶元方;朱西产;;车辆综合试验台测功加载与电气控制系统[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吴新来 陈子军;世界最大功率双向水力测功器宜柴诞生[N];中国船舶报;2010年

2 陈思彤;“杠杆作用”越发明显[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张小英 张益国;宜柴建成亚洲最大水力测功器[N];中国船舶报;2008年

4 记者 吴秀霞;低速大功率船机测功器国产化取得新突破[N];中国船舶报;2011年

5 张旭春;大功率船机测功器即将交付使用[N];中国船舶报;2010年

6 李一锋;国内首台大功率水力测功器通过“实战”检验[N];中国船舶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欣;相同功率下不同划频与阻力组合的能量代谢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

2 黎明发;水力测功器转子的装配及承载过程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62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762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7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