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和花样跳绳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验研究
本文选题:体育锻炼 + 大学生 ; 参考:《扬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持续6周、12周中等运动强度的篮球、花样跳绳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影响以及项目组合的顺序效应,探究身体自尊水平在体育锻炼和主观幸福感水平之间的中介作用,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5(组别:4个实验组、1个对照组)X 3(测量:前测、中测、后测)的混合实验设计。选取大学本科一年级的5个自然班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篮球+花样跳绳锻炼组)、实验组2(花样跳绳+篮球锻炼组)、实验组3(篮球锻炼组)、实验组4(跳绳锻炼组),对照组(每周一次篮球锻炼)。实验组进行持续12周、每周进行3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干预;对照组按教学大纲进行。使用《身体自尊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测量,采用前测—中测—后测。前测部分在正式实验前一周进行,中测部分在实验第7周进行测量,后测部分在实验干预后一周进行测量。研究结果:(1)身体自尊的不同项目主效应(F(4,190)=2.911,P=0.0230.05,η2=0.058)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持续时间主效应(F(2,380)=7.488,P=0.0010.01,η2=0.038)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主观幸福感整体水平在不同项目X不同持续时间的交互作用(F(8,380)=4.236,P=0.0000.01,η2=0.082)具有极显著性差异。(2)在持续12周锻炼水平下,组合项目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整体水平(花样跳绳+篮球锻炼均值篮球+花样跳绳锻炼均值)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1)(3)篮球+花样跳绳、花样跳绳+篮球、花样跳绳锻炼间接接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整体水平的中介效应分别是0.179、0.228、0.039。研究结论:(1)持续6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的组合项目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显著性提高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不同项目锻炼维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受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适应的不对称影响。持续12周的锻炼效果要好于6周的锻炼效果。(2)组合项目体育锻炼效果存在顺序效应,花样跳绳+篮球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主观幸福感水平影响效果好于篮球+花样跳绳锻炼。(3)花样跳绳+篮球锻炼、篮球+花样跳绳锻炼、花样跳绳锻炼能够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水平,同时也能够通过身体自尊水平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水平。
[Abstract]: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 ( 1 ) The main effect ( F ( 4,190 ) = 2.911 , P = 0.0230.05 , 畏 2 = 0.039 ) . ( 3 ) The level of subjective well - being can be directly influenced by pattern skipping , basketball training , basketball + pattern rope skipping exercise , and the level of subjective well - being can be influenced indirectly through the level of self - esteem of the body .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0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亚丽,李鹏程;影响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原因的调查分析[J];池州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2 张俊英;影响大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2年01期
3 兰华勋,李雅倩;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与分析[J];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4 乔培基,王力男,石磊;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5 李清建;重庆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年02期
6 张勇;孙高峰;;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王福生;;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轻工教育;2006年02期
8 何万财;;试论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2期
9 邓雷;郭和顺;;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现状及趋势[J];山东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10 蒋明军;;高校体育与大学生身心健康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鞠国梁;;成都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2 林大参;陈琳;俞华;林建华;;上海市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质健康状况关系的调查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赵金龙;何美仪;高健;;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孙海艳;颜军;;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综述[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陈叶坪;麻晓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影响[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6 祝大鹏;漆昌柱;;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与亚健康状态关系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李正中;黄志剑;郭志平;;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元分析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祝大鹏;漆昌柱;;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与亚健康状态关系的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迟化;姜志强;卢景波;刘敬阳;薛武;何英;杜磊;苏桂范;;大学生冬季长跑流畅状态的调查与研究[A];2011北京现代北京马拉松科学论坛指南·文集[C];2011年
10 陈善平;李树茁;邓冬华;;运动承诺和锻炼条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章正;体育锻炼为何成了大学生的负担[N];光明日报;2014年
2 任文海 陈继茹;大学生身体素质堪忧[N];人民政协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李小伟;出早操:想说爱你不容易[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邹丽 杨万杰;武汉高校晨练渐成风[N];中国体育报;2008年
5 记者 吴晶;体质不强何谈栋梁[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戈;大学生体育锻炼促进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尹博;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兰继军;北京、西安部分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态度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邵天诺;澳港大学生锻炼特征与锻炼行为关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苗春霞;基于和谐理念的大学生生命质量及其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6 吴本连;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小波;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刚;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背景下辽宁省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许家骐;长春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体育学院;2015年
4 张亚飞;洛阳市大学生参与B2C模式体育消费时的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体育学院;2015年
5 王扶耒;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乐观人格的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刘乐乐;河南省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社会学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7 尹洋;湖南省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魏媛媛;大学生“宅族”体育参与状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9 盛圆圆;扬州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和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10 张楠;大连市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11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81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