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休闲项目的创新、传播与流行
本文选题:体育管理 + 体育休闲项目 ; 参考:《体育学刊》2017年01期
【摘要】: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软化、项目组合、科技介入、环境变换、游戏开发等而成为体育休闲项目是休闲时代的需要,对丰富体育休闲活动的内涵、提升质量和吸引力、创造休闲产业等具有重要意义。新的体育休闲项目需要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体育社团助力、商品流通、政府推广、国际文化交流等传播途径和民间口头传播、大众传媒等传播,才能实现其在一定条件下的空间传播。体育休闲项目的流行受自身文化内涵、技术和规则的难易程度、传播手段的合理性和时机的恰当性、爱好者的响应程度以及传统文化对它的接纳、容忍或抵制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其流行周期受不同文化类型对新兴体育休闲项目的排斥程度、新兴体育休闲项目的社会组织化程度和竞赛的成熟程度以及替代它的新的体育休闲项目文化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Abstract]:It is the need of the leisure times to soften, combine, interven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e the environment, develop games and so on, which can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sports leisure activities,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attractiveness of sports leisure activities. Creating leisure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new sports and leisure projects need to be disseminated through such channels a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association support, commodity circulation, government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and other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such as folk oral communication, mass media, etc. In order to achieve its spatial transmission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popularity of sports and leisure is influenced by its own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difficulty of technology and rules, the rationality and timing of the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he response of enthusiasts and the accep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actors such as tolerance or resistance are affected by the degree of exclusion of new sports and leisure events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types. The degree of social organization, the maturity of competition and the cultural intensity of new sports and leisure items.
【作者单位】: 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8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建营;;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文化内涵及其思想根源剖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2 李晓勇;;大众传媒与体育信息的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年10期
3 周云;傅泽田;;消费者口头传播导致品牌扩散的仿真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06期
4 赵炎秋;;媒介与媒体:传媒的两种涵义及其区分[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5 梁润;;论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以政府行政手段的转变为研究视角[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叶良明;;信息化环境下教育传播学与教育技术学的比较研究设想[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飞;王鹏;;浅谈柔力球网式项目的入门技术[J];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08期
2 马思远;卢元镇;;体育休闲项目的创新、传播与流行[J];体育学刊;2017年01期
3 李小妮;;柔力球运动对中老年心肺功能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年11期
4 陈[?如;石迪;;移动媒介与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研究的综述与展望[J];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05期
5 杨建英;杨建营;;太极类运动文化的传承体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年06期
6 胡有志;;篮球运动的太极活化 服务河北女篮[J];青少年体育;2016年05期
7 曾润喜;魏冯;;信息媒介使用在中国:概念梳理与理论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6年10期
8 梁仁春;张新定;;太极柔力球结合普洱茶对肥胖大学生的干预影响[J];福建茶叶;2016年02期
9 徐福景;;太极文化在柔力球竞技中的体现[J];文化学刊;2016年02期
10 许会俊;;简论媒介变迁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恩荆;;对柔力球运动基本概念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2 杨建营;;对抗类运动项目的分类(按发力方式)及其理论贡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钱文馨;;新媒体 新广告——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广告的新形式[J];新闻爱好者;2009年02期
4 肖焕禹;;我国体育新闻传媒30年回眸与前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黄兴平;陈佳;李恩荆;;在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教学效果的实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6 尚晓汀;阮平南;;关于降低行政成本建设廉价政府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11期
7 陈茗;;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选择[J];理论探索;2007年06期
8 李章泽;孙鸣鹤;;降低行政成本的制度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5期
9 王洁;;太极柔力球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10 祁良武;;我国行政成本畸高的成因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都永刚;对体育休闲热的观察与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李国玲;体育休闲在近代美国的发展进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8期
3 林立,林庆;福建省体育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及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陈正文;我国社会不同阶层体育休闲活动的特征[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12期
5 李国玲;体育休闲在近代美国的发展进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韩会君;饶纪乐;;休闲体育的本质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张文革;张四清;;论体育文化的产业化[J];山东体育科技;2006年01期
8 司磊;沈久城;刘元强;;试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J];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04期
9 吴怡;钱斌华;;论体育休闲市场客户群的培育[J];体育科研;2006年03期
10 叶浩彬;徐红罡;相阵迎;;浅谈英国体育休闲产业及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波;向佳俊;陈斌;刘逵;刘铮;;体育休闲需要及其不同群体的差异性表现论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2 颜元杰;许lx;;中国体育休闲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A];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王方;王东;;试论休闲体育和健康的生活方式[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林显鹏;;北京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5 陈正;;我国城市居民不同性别群体休闲和体育休闲活动特征透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雷选沛;;湖北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A];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朱佳滨;;我国大众体育与2008年奥运会双向驱动发展研究[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顾红;申亮;;城市中间阶层群体体育休闲特征的社会学分析——以上海为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刘海洋;梁久学;杜雪松;樊艳;;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休闲产业供需市场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许登云;;山西省不同社会阶层体育休闲方式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敬阳;天津体育休闲产业发展论坛举行[N];天津日报;2008年
2 张姝;泰达体育休闲公园主体完工[N];北方经济时报;2009年
3 见习记者 韦宇怡;广西体育产业启动新战略[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4 兰伟香;统筹城乡体育均衡发展 促丽水体育事业稳步前进[N];丽水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吕晓敢;市体育局局长彭启尧: 体育设施全市覆盖率达100%[N];东莞日报;2011年
6 芜湖市体育局 胡景东;推进体育改革创新 增强体育发展活力[N];江淮时报;2011年
7 梓晗;体育宏观图——三步走[N];中国体育报;2012年
8 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任 管理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雷选沛;文化强国建设与体育的融合与创新[N];中国体育报;2013年
9 记者 汪佳佳 通讯员 李姗姗 朱萌;濮塘体育休闲产业项目靓姿初现[N];马鞍山日报;2013年
10 李树青;努力发展我国体育标准化事业[N];中国体育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邵雪梅;我国城市中间阶层体育休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阳;体育休闲建筑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齐星;海峡两岸初中体育教科书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伍庆;县域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祝超;中小型体育中心场馆内外部空间布局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陈晓;中山市与澳门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及个人运动习惯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5年
6 张t,
本文编号:1829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829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