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组织后卫技战术特点的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第31届奥运会 + 中外男篮 ; 参考:《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2016年第31届里约奥运会男篮比赛依然是实力强大的美国队夺得金牌,凭借在亚锦赛上9战全胜的战绩重回亚洲之巅,因此获得了直通里约奥运的资格。尽管中国男篮被分到了实力强大的A组,与美国、法国、委内瑞拉、澳大利亚、塞尔维亚同在一个组,虽然与对手实力相差巨大,但是年轻的中国男篮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男篮拼搏向上的精神。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在坐拥东道主优势的情况下只取得了第8名,随着姚明的退役,2012年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成绩一落千丈,取得了第12名,一直到现在,中国男篮想要在奥运会中更进一步的梦想依旧没有实现。组织后卫是人们普遍认为的中国男篮的短板,也是制约球队成绩提升的关键因素,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放弃了刘炜等老一辈的组织后卫,采用了更年轻郭艾伦、赵继伟,凭借本届奥运会的优异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实力,也向世界展示了其优秀的技战术水平,也让我们对这支中国男篮充满了信心。本文基于中国男篮小组赛的表现以及八强球队之间比赛的临场表现情况,通过对进攻、防守方面的相关因素的比较分析,取得定量、定性的结果,为中国男篮组织后卫队员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合理的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发现:(1)中国男篮组织后卫队员在比赛中总投篮次数偏少,三分远投次数及命中率保持在优秀水准,但是三分球出手次数接近占总投篮次数的一半,得分手段相对单一,投篮区域小;突破表现为对抗后稳定性不足,不能及时应变场上情况选择传球或投篮。投篮的抗干扰能力与八强队伍组织后卫差异不显著,说明中国男篮组织后卫队员投篮的基本技术是过硬的,但是在抗干扰投篮次数上差距明显,临场表现为:自信心不足;无球的跑动较少;队伍配合默契不够高;(2)郭艾伦在比赛中表现为进攻欲望强,场均得分及命中率处于本届奥运会优秀组织后卫行列,但得分多依靠于突破及快攻,进攻手段单一,投射能力较弱。赵继伟在比赛中进攻欲望较差,投篮次数低,得分主要依靠空位的投篮;(3)中国男篮组织后卫队员的大局观的掌控不足,视野不够开阔,阅读比赛的能力还需提高,突破之后对于传球时机和路线的把握不足,挡拆之后向内和向外的分球都不如八强队伍的组织后卫,但是控球和传球的基本技术还是处于优秀组织后卫的水平;(4)中国男篮组织后卫队员快攻有一定的改善,但多以运球快攻为主,长传快攻较少,在成功率上与八强队伍组织后卫差异显著;(5)中国男篮组织后卫的造犯规和篮板球能力较强,失误方面有了较大改善,但是表现为发挥不稳定,失误次数上下浮动过大。本文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建议:(1)针对性的对组织后卫队员进行体能训练,增强运动耐力训练;(2)加强组织后卫队员基本技术的训练;(3)增强组织后卫队员的自信心,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4)提高国内联赛的质量,合理使用外援,加强与国外强队的交流;(5)重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提高智能水平。
[Abstract]:China Men ' s Basketball Team has won gold medals at the 31st Rio Olympic Games in 2016 , and has won the Olympic qualification for the Rio Olympic Games . ( 2 ) Guo Allan , in the competition , shows that the attacking desire is strong , the score and the hit rate are at the top guard of the Olympic Games , but it depends on the breakthrough and fast attack , the attacking means is single and the projection ability is weaker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冠群;中国男篮奥运失利原因探析[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年04期
2 孙继新,齐建国;中国男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吕杰;从22届亚锦赛中、韩之战看中国男篮的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4 丁丽萍;从第22届亚锦赛中、韩之战看中国男篮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岳建军;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比赛情况的对比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7期
6 宁峰;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的内外线攻击能力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7 陈庄;;从第23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剖析中国男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5年06期
8 郭永东;欧洲篮球的飞跃与中国男篮的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赵锋;中国男篮的奥运表现及发展方向[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10 高敏,庞辉;从28届奥运会看中国男篮快攻战术差距和发展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子文;丁丽萍;;关于中国男篮提高控制进攻节奏能力的对策研究——由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临场表现想到的[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郭杰;闫焱;;探究影响中国男篮队员球场暴力的因素[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齐春燕;孙殿恩;王来东;;从雅典奥运会看中国男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常冬冬;高峰;梁辉;王志昂;王光明;;备战2008奥运会中国男篮实力的分析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朱晓峰;;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快攻战术特征分析[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6 张勇;赵杰修;米靖;苗向军;顾春雨;;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对手技战术分析与高水平男篮比赛负荷的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7 朱建国;徐为人;;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欧洲强队篮板球的调研[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刘永峰;;备战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整体实力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9 李慧林;王润斌;;国家男篮各项技术统计指标和比赛成绩的相关分析——兼论2006年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实力[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李慧林;;中国男篮不同位置运动员比赛能力与世界八强球队的比较研究——第十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失利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品;白喜林:中国男篮必须知难而上[N];中国体育报;2008年
2 吴建珍;“暴龙”能否拯救中国男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3 叶柯;中国男篮的冬天有多长[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4 本报记者 张清晨;中国男篮透支消费进入还债期[N];济南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郎成;中国男篮:成长的烦恼[N];工人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王东;宫鲁鸣:中国男篮要调整[N];光明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薛原;中国男篮:亚锦赛只是起点[N];人民日报;2001年
8 记者薛原;中国男篮邀世界劲旅热身[N];人民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薛原;中国男篮:再闯前八非坦途[N];人民日报;2002年
10 记者王镜宇;中国男篮 封闭集训[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文晓;对中国男篮进攻失误现象的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2 张建平;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男篮和伊朗男篮攻守能力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姚健;中国男篮2008年奥运会参赛风险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何欣;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方式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5 刘岗生;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比赛对手失误特征的比较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年
6 王在和;对中国男篮在第26届亚锦赛和第30届奥运会中进攻失误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万欣;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能力的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宋东升;中国男篮大前锋与世界优秀大前锋进攻能力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蒋海强;第二十七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前四强中锋个人攻防技术指标对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宋涛;从亚锦赛看中国男篮的优势转移现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27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927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