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球类项目提升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研究
本文选题:集体 + 球类项目 ; 参考:《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集体球类项目内涵、案例以及阐述通过集体球类项目提升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途径。论述了集体球类项目具备弘扬人文精神、强身健体娱乐休闲和创造社会财富功能。举出我国男排、女排和男篮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提升国家凝聚力的社会角色案例,结合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阶段的关键时期,全球化、信息化不断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可以借助发展集体球类项目提升中华民族的国家凝聚力,一方面寻求共同目标,另一方面构筑情感纽带,发挥集体球类项目的自身项目优势,开拓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新天地。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notation and case of collective ball game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logic analysis, and expounds the ways to promote the national cohes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rough collective ball gam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at the collective ball game has the functions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humanistic spirit, strengthening physical fitness, entertainment and leisure, and creating social wealth. Citing the social role of China's men's volleyball team, women's volleyball team and men's basketball team playing the role of promoting national cohesion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combining with the critical period in which our country is in the stag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are constantly and intensely impacting the traditional countr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interests can promote the national cohes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ctive ball games. On the one hand, we can seek common goals, on the other hand, we can build emotional tie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collective ball events in their own projects. To open up a new world of national cohes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部;
【分类号】:G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其它球类项目[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1994年12期
2 汪华;;从“球类项目学生不会比赛”谈起[J];体育师友;2013年01期
3 于少勇;;集体球类项目团队信任动态模型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7年09期
4 钟宇静;王大中;谭朋;;球类项目发展中的哲学规律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刘小平;程丽平;;集体球类项目运动员反复冲刺能力的能量代谢机制的研究现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6 石岩;赵振宇;;中小学小球类项目风险评估与干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7 孙卫星;李秀荣;马靖;;集体球类项目对青少年群体性的促进作用[J];成功(教育);2012年22期
8 马振林;;中学体育教学应重视球类项目[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9 韩志勇;;我国女子集体性球类项目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年11期
10 杨欣海;;同场竞技球类项目团队集体效能及培养[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赵刚;;提高我国球类项目奥运会核心竞争能力的设想[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张兵;戴俊;;同场竞技球类项目竞赛时空特征探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陈宇;田川;;我国女子水球成功经验及启示[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中国水军捞起八金 球类项目有喜有忧[N];中国体育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钱炜;集体球类项目可望走出低谷[N];科技日报;2005年
3 汪大昭;把球打好[N];人民日报;2008年
4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毛毛邋李向红;手、曲、棒、垒等小球类项目有望在奥运会上创佳绩[N];陕西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薛原;问诊三大球[N];人民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宋澎 刘颖余;圣火熄灭之后[N];工人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平萍;室外项目有点儿“冷”[N];中国体育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振宇;中小学小球类项目风险评估与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2 张玉强;《孙子兵法》中谋略思想在持拍隔网对抗性球类项目战术中应用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65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96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