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解构与建构: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运动员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0 00:32

  本文选题:运动员形象 + 新媒体 ; 参考:《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新媒体作为高科技的产物,给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滚滚而来的新媒体浪潮不仅仅改变了传媒业本身,也深刻渗入到了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新媒体的发展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插上了隐形的翅膀,也为人类准确认知世界,促进自我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注入了 “加速度”。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新媒体环境下运动员成了时下最具话题感染力的媒介“产品”,体育运动员形象在媒介报道中的表现逐渐丰富和多样化起来。作为体育叙事文本的重要内容,体育事件的参与者与情节的联贯因素,运动员受到了大众的高度关注。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时代镜像。然而在新媒体传播中塑造了怎样的运动员形象,关系到中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国家形象的传播。因此,本文以“解构与建构: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运动员形象的研究”为题,选取《新浪》、《腾讯》两大体育门户网站以及微博等媒体上呈现的运动员形象为研究样本,将网站中有关运动员的报道内容进行了归纳分析,解构运动员在当前新媒体报道中所塑造出来的形象,针对新媒体报道中运动员形象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去重构运动员形象,优化传播路径提出对策。根据研究的需要,文章采用文献研读法、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对新媒体环境下再现的运动员形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剖析。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绪论简述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对新媒体、运动员形象等相关概念的内涵、特征进行解读与界定,并阐述新媒体和运动员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分析了运动员形象及其传播环境的变化,概括了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运动员形象;第三章系统总结了当前新媒体环境下运动员正反两个方面呈现形象并分析体育报道中运动员形象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对导致我国运动员负面形象形成的原因进行解读与梳理,具体从运动员、体育主管部门、受众、媒体、新闻从业者等五个角度出发;第五章呼应第四章五个角度,对优化新媒体传播中的运动员形象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最后结论中主要对文章论点进行总结与反思。研究发现,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运动员构建了较为丰富多元的运动员形象,构建从正反两个方面呈现,正面形象主要体现在对运动员高颜值的赞赏、个性直率的好评、克服伤病、拼搏进取职业形象的肯定以及有情有义的社会形象认可。负面形象则是某些运动员自身素质欠缺导致在大众传播中“骗子”、“渣男”、“恶棍”等形象呈现;同时,新媒体在传播运动形象过程中对运动员塑造的娱乐化、庸俗化、捧杀棒杀化等趋势,也为运动员负面形象形成“添砖加瓦”。文章认为就目前体育报道中导致运动员负面形象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运动员自身道德文化素养的欠缺;体育主管部门监管缺位反应迟缓;新媒体时代受众娱乐心理倾向明显;媒体环境转变致使把关难度加大;新闻从业者应有的社会责任缺失这五个方面。为了建立和传播良好的运动员形象,需要运动员自身、体育主管部门、受众、媒体及新闻从业者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Abstract]:New media, as a product of high technology, has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communication. The wave of new media waves not only changed the media itself, but also penetrated into the world's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fiel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media has inserted the invisible wings for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and it also accurately cognize the world for human beings and promote the worl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di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dia, the athletes have become the most influential media "product"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The performance of sports athletes in media reports is gradually enriched and diversified. A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sports narrative text, The athletes are highly concerned with the joint factors of the event and the plot. Athletes, as a special group,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mirror of the times. However,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new media, how to shape the athletes' image is related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ports and the spread of the national image. This paper, taking "De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of the image of Chinese athletes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selects the athletes' image of the Sina > Tencent > two sports portal sites and the micro-blog media as the research samples, and summarizes the content of the athletes' reports on the website, and deconstructs the athletes in the current new media newspaper. The image created by the Tao in the new media reports,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athletes' image,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how to reconstruct the image of athletes and optimize the path of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gives a brief account of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research ideas and the innovati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mobilizing image and other related concepts, characteristics are interpreted and defin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 media and the athlete image is expounded.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ses the changes of the athletes' image and it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summarizes the athletes' image under the traditional media environment, and the third chapter summarizes the athletes' positive and negative two under the current new media environment.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negative image of Chinese athletes in five aspects: the athletes, the sports department, the audience, the media, the news practitioners and so on. The fifth chapter calls for the fourth chapters and five angles to optimize the new media. In the final conclusion, the main points are summed up and reflected in the final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athletes of our country have built more abundant and multiple athletes' image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is presented from two aspects. The positive imag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athletes' high color. The negative image is the image of some athletes who are lacking in their own qualities, such as "swindlers", "dregs" and "scoundrels" in the 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new media in the process of spreading the sports image of the athletes in the process of molding the athletes. The entertainment, vulgarization, and the killing of the club are the trend of the sportsman's negative image.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negative image of the athletes lies in the lack of the athletes' own moral and cultural qualities, the delay in the absence of the supervision of the sports management department and the new media age. The public entertainment psychological tendency is obvious; the change of the media environment makes the difficulty of the gatekeepers more difficult;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journalists should be missing these five aspect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d disseminate the good image of the athletes, we need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athletes themselves, the sports authorities, the audience, the media and the news from the industry.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206;G8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博;胡澜;敬媛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使用时间及需求情况调查[J];改革与开放;2013年13期

2 刘亚林;;新媒体环境下品牌如何传播[J];才智;2014年09期

3 龚丽;;探析新媒体环境给新闻定义带来的冲击[J];学园;2013年14期

4 霍晓丹;李玉桥;;新媒体环境对高校BBS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19期

5 薛荣生;眭国荣;丁楠;;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6 蒋海升;;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对大学生价值方向的引导[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3期

7 王焕成;;新媒体环境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导向[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张冠文;;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的表达与引导[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顾京军;;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S1期

10 韩永强;刘莉莉;王宏;;智能手机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泳;;新媒体环境下的参与式新闻[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永芹;;新媒体环境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探讨[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3 ;新媒体环境下“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转型研究[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4 张宁;;新媒体环境中的都市集体行动:框架博弈与传播动力机制[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5 谢朝晖;;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策略探析[A];风雨50载 薪火永相传——广东图书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系列活动获奖论文集[C];2013年

6 许静;辛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从“黑砖窑事件”谈起[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7 王扬;;新媒体环境下的公民参与形态分析[A];2013年“两岸三地五院研究生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付海龙;;新媒体环境下科研院所如何开展党建工作[A];2014年优秀论文研究成果集[C];2014年

9 胡智锋;;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的生存发展空间[A];新媒体:竞合与共赢[C];2007年

10 陈汝东;;论新媒体环境下国家形象传播的宗教修辞策略[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紫竹高新区 王惠宏;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加强高新区品牌建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

2 孙启福 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开创新媒体环境下司法宣传新局面[N];人民法院报;2014年

3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 政治部主任 安凤德;适应新媒体环境 回应社会关切[N];光明日报;2014年

4 记者 杜榕;中新“新媒体环境下领导力建设”论坛在京举办[N];人民日报;2012年

5 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省社科院基地 执笔人 周小毛 郑自立;新媒体环境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着力点[N];湖南日报;2012年

6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 高洪;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传播[N];河北经济日报;2013年

7 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卫应举 王周岐;法院如何面对新媒体环境[N];人民法院报;2013年

8 贵州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朱燕子;试论新媒体环境下国企的宣传工作[N];贵州民族报;2014年

9 高宪春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双螺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江苏省扬州工商局广陵分局 朱均旺;新媒体环境下加强舆情管理的几点建议[N];中国工商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浩;新媒体环境中的微型学习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盘华;新媒体环境下儿童教育动漫产品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林辉;解构与建构: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运动员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2 吴锐;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实体书店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刘宁;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唐莲;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舆情监管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刘晓静;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6 常瑞芳;新媒体环境下招商银行兰州分行服务形象塑造分析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陆哲斌;新媒体环境下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的路径优化[D];苏州大学;2015年

8 樊九思;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9 陈昀菲;新媒体环境下品牌生活化营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斌;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头版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42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042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f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