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散打实战中的“综合技击”原则之技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6 10:34

  本文选题:散打 + 综合技击 ; 参考:《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摘要】:散打是体现武术攻防技击用法的一项竞技对抗项目,攻防是散打项目的本质属性,也是指导散打训练的科学依据。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散打实战中的综合技击原则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综合技击"原则的技理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审时度势,知己知彼。攻防格斗过程中,详细审查,明察对手招法之变化,才能在实战中应对自如,连而不断;2)畴策汪洋,虚实兼备。攻防过程中虚惊实取,讲究虚实结合策略的运用;3)理法势通,相机制人。综合技击原则的运用,以取得最好效果为前提,讲究最佳时机的选择,最短距离、最快速度和最有效方法的综合运用。散打实战中,想要制人而不受制于人,在掌握攻防技击原理的基础上,需要修炼知己知彼的功夫;在招法运用熟练的基础上,特别重视特长技术的培养。通过对综合技击原则进行研究,探究散打实战中技击制胜的规律,探讨影响实战效果的关键因素,逐渐丰富和完善散打实战理论,为散打实战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也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Abstract]:Sanda is a competitive confrontational event which embodies the use of Wushu attack and defense techniques. Attack and defense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Sanda and also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training of Sanda.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ed combat in Sanda comba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ed strike"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o judge the situation and to know the enemy. In the process of attack and defense, it is necessary to examine the change of the opponent's tactic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deal with it freely in actual combat. In the process of attack and defense,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the strategy of combination of reality and realit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ed attack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obtaining the best effect, and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best opportunity, the shortest distance, the fastest speed and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In the actual combat of Sanda, we want to control people without being controlled by others. On the basis of mastering the principle of attacking and defending, we need to practice the kung fu of knowing ourselves and knowing our enemies, and on the basis of skillful use of tactics, we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pecial skills.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ed comba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rule of winning in Sanda, probes into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ect of Sanda, and gradually enriches and perfects the theory of Sanda, which provides a scientific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Sanda.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aspect of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BTY072)
【分类号】:G85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斌;对散打比赛中运动员犯规的判断和处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黄海;试析散打临场战术的原则与策略[J];邯郸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3 汝安,许立群;对散打比赛中无效抱缠现象的分析及判罚建议[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赵钟辉;论散打项目的主要发展特征[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4年02期

5 曲润杰;从比赛成绩分析我国竞技散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林阳东,陈清岭;浅谈散打比赛中主动权的控制[J];体育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7 曲润杰,关正春,张学政,汤铎;对“散打王”赛与散打锦标赛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陈养胜;;散打比赛中下擂方法的运用研究[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5年04期

9 章晓俊,夏唯畏;如何提高散打比赛的观赏性[J];搏击·武术科学(学术版);2005年07期

10 刘劲松,刘欧美,江奔;预见在散打接腿摔技术中应用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徐诚堂;孙永武;吴继魁;;散打与跆拳道等四项奥运徒手搏斗项目“暂停”比赛现象的比较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2 沈学军;肖毅;邹军;;女子散打比赛技战术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制及应用[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3 杨小军;;散打比赛中的心理战术[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4 李远伟;田文林;阎彬;陈钢;胡玉玺;;新时期散打技术发展现状分析[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李俊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学生基本技能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陈浩;姜传银;;散打比赛中重击头部的生物力学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7 李亮;马学智;;对散打比赛中K.O.现象的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陈养胜;;迎击战术在武术散打比赛中的运用及训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9 张文利;朱瑞琪;赵春捷;李辉;;对散打比赛中常用组合动作的运用情况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陶炜;内蒙古举行第二届散打比赛[N];人民公安报;2009年

2 江苏省武术散打队教练 于万岭;希望更多声音为散打摇旗呐喊[N];中国体育报;2011年

3 记者 刘春芳 通讯员 霍志荣 实习生 乌力娅丝;公安系统第五届散打比赛开幕[N];内蒙古日报(汉);2012年

4 本报记者 许沛成;从军营走来的超级散打王[N];解放军报;2002年

5 王涛;世界杯散打赛五大看点[N];人民日报;2002年

6 深圳商报记者 江晓蚕 王叶林;散打王打出一片市场[N];深圳商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侯志鸿;散打世界杯“打”出多少含金量[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8 记者 李伯飞;散打王争霸赛新意迭出[N];中国体育报;2003年

9 王静 朱红升;秦力子:散打台上的女英雄[N];中国体育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施绍宗;失利因对手体重有玄机[N];广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俊峰;普通高等学校散打课程开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2 李耀章;散打项目发展导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阴晓林;散打鞭腿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4 黄彩华;格斗对抗性项目代谢调节与适应的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云峰;散打软实力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2年

2 鲁明旭;吉林省高校散打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海金;山东省高等院校散打社团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2年

4 宁浩博;新竞赛规则下女子散打专业运动员训练方法的变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5年

5 黄浩;以中泰搏击对抗赛为据看散打技术的发展[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6 雷挺;散打电子护具的设计与研究[D];西安邮电大学;2015年

7 冯龙;中国散打选手参加世界主流格斗赛事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8 许小平;山西省部分高校散打与跆拳道选项课开展现状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9 孙振中;规则视域下武术散打制胜技术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10 郭雪飞;散打测力靶的实验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102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102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6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