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城市公共运动休闲空间布局供给侧改革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7 18:29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出发,探究城市"日常体育生活圈"内公共运动休闲空间布局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思路及实施路径。研究认为:1)改革应以契合广大市民的运动休闲行为意愿为基本目标,以构建质量与效率兼具的空间层级体系为抓手;2)改革应遵循的基本思路:依据市民运动休闲行为意愿和城市空间结构特点构建"应然"模式,循迹摸清现实布局中的"实然"状态,对比找出"应然"模式和"实然"状态之间的差距,确定改革措施;3)改革应采取的实施路径:形成主副城区不同层级体育生活圈层职能互补的格局,维护和升级基本体育生活圈内的公共运动休闲空间,加强基础体育生活圈内的公共运动休闲空间,完善机会体育生活圈内的运动休闲空间。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and logic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side reform,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basic ideas and implementation paths of the supply-side reform of the distribution of public sports leisure space in urban "daily sports life circle". The study holds that the basic goal of the reform should be to accord with the wishes of the general public in sports and leisure behavior. The basic thinking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reform is to build a spatial hierarchy system with both quality and efficiency: to construct the "ought to be" mode according to the citizens' willingness to play sports and leis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Trace through the "reality" state in the realistic layout, and find out the gap between the "ought" pattern and the "reality" state. Determine the reform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mplement the path: to form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main and secondary urban areas of sports life layer function complementary pattern, maintain and upgrade the basic sports life circle of public sports leisure space, Strengthen the public sports leisure space in the basic sports life circle and perfect the sports leisure space in the opportunity sports life circle.
【作者单位】: 沈阳体育学院科研处;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公共体育设施均衡协同发展研究(15YJA890002) 沈阳体育学院第一批重点资助体育学学科研究方向建设项目:城市运动休闲与公共服务研究(XKFX1501)
【分类号】:G8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龙,徐玖平;运动休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J];湖北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2 赵龙,徐玖平;论运动休闲在高校中的意义及其拓展[J];四川体育科学;2003年02期

3 程毅;略论大学生运动休闲及其拓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苏斌,刘伟;大学生运动休闲文化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董捷;;普通高校运动休闲教育探索[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2期

6 刘华兰;;对运动休闲消费热的解读——透视当前中国消费方式的一个视角[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黄超群;;试析运动休闲发展的制约与促进因素[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唐人元;;富阳:打造“运动休闲之城”[J];今日浙江;2008年08期

9 赵X;;高校体育课开设运动休闲项目的实践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10 廖丽萍;;富阳:运动休闲的“集群”[J];环球体育市场;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邵明虎;;杭州富阳运动休闲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2 张凤玲;张兴泉;王亚乒;;对运动休闲的重新界定与哲学思考[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3 朱寒笑;曹京华;;论运动休闲的哲学意蕴[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朱亚坤;曹永臻;;中国运动休闲产业的竞争态势研究[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邓翠莲;孙永生;;对美英两国运动休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综述[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6 徐文光;;接轨大上海 融入长三角 打造运动休闲之城[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胡启良;李远红;;武汉城市圈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运动休闲的现状调查与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骆炳浩邋王芳芳;富阳市运动休闲委员会成立[N];杭州日报;2008年

2 见习记者 蒋敏 周灵剑;富阳打造“运动休闲之城”条件成熟[N];华东旅游报;2009年

3 ;打造运动休闲城市[N];宁夏日报;2009年

4 富阳记者站 骆炳浩 王芳芳 记者 董嘉;富阳成为全国首个运动休闲示范区[N];杭州日报;2009年

5 记者 郭俊卿;浙江省首批的七个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公布[N];江南游报;2012年

6 娄花;青岛打造蓝色体育运动休闲城[N];中国海洋报;2014年

7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衣玮 王格;体育与运动休闲:度假休闲开发的吸引核与收益点(下)[N];中国旅游报;2007年

8 林峰邋衣玮;户外运动休闲的产业化模式探索(上)[N];中国旅游报;2007年

9 林峰邋衣玮;户外运动休闲的产业化模式探索(下)[N];中国旅游报;2007年

10 本报实习生:刘芳;消费者对运动休闲品牌各有眷顾[N];经济参考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段全伟;中国传统运动休闲的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2 宋铁男;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建设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建平;郴州市运动休闲市场的资源开发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2 黄鹤;重庆市主城区运动休闲系统构建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国强;厦门运动休闲城市构建研究[D];集美大学;2013年

4 王美雪;关于运动休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驱动因素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5 付志朋;北京和首尔城区居民参与运动休闲现状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6 赵龙;大学生运动休闲阻碍因素的分析[D];四川大学;2003年

7 苗晓亮;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运动休闲现状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8 汪朝东;安踏运动休闲系列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姚笑坤;户外运动休闲服装的设计及品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10 张明明;厦门市滨海运动休闲资源开发利用及发展规划研究[D];集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48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148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b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