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从主管、监管到合作、培育——从文化变迁的视角
[Abstract]:The refor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 can be summed up as a cultural change in essence.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cultural change, the refor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 basically belongs to the internal vicissitude, so its vicissitude process is generated spontaneously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By 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the inner social values and the middle-level policy system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change of the outer macro-management mod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acro-management model of the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macro-management mode of the government to the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 before the reform can be summed up as "supervisor" and "supervision",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social values and policy system. The macro-management mode of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 should be transformed into cooperation and cultivation.
【作者单位】: 广州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与管理系;
【基金】: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4YJA890018)
【分类号】:G8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云飞;论体育社会的发展条件[J];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03期
2 方曙光,陈胜春;浅析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的治理[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3 方曙光,刘基;关于“体育社会问题”的辨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陈光伟;;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年04期
5 邹师;;体育社会问题与举办奥运会稳定理论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7年04期
6 黄彦军;;社会转型与体育社会问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仇军;钟建伟;;论体育社会问题[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何丽花;;体育社会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辨析[J];运动;2009年03期
9 刘魏淘;;公共领域视野下的体育社会管理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01期
10 陈芳;袁建伟;;体育社会组织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孔川川;;公共领域视野下的体育社会管理探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2 王力男;;我国体育社会管理创新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3 王晓红;;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社会管理探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4 马卫平;刘云朝;;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创新性研究的障碍分析及路径选择[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文海燕;崔树林;;上海市居民终身体育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刘敏 徐志胜;创新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3年
2 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构建上海体育社会组织新格局[N];联合时报;2014年
3 记者 廉洁;赤峰学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被确定为自治区首批体育科研基地[N];赤峰日报;2010年
4 朱贻军;江阴市全民健身节昨启动[N];江阴日报;2011年
5 记者 曹_g;协商构建多元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N];中国体育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雪颖;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N];中国体育报;2014年
7 平萍;全民健身项目招标有新意[N];中国体育报;2007年
8 记者 吕巍;“构建多元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专题调研座谈会在武汉召开[N];人民政协报;2013年
9 ;关于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的建议[N];人民政协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曙光;对我国当前体育社会问题的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晓微;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何君;滨州市非营利体育社会组织现状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4 曹旭;沈阳市体育社会组织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5 高文瑞;新疆体育社会力量评价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6 米晓桐;银川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6年
7 朱忠梁;新时期山东省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8 丁国峰;体育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组织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9 苏莹;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方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10 李玉祥;安徽省体育社会组织现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78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27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