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差异与融合: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的阐析

发布时间:2018-10-23 07:19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的根,为了探明中西体育养生文化的差异,揭示其融合的方法与过程,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融合"这一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现实解构阐释。研究结果:1)差异是中国体育养生文化以朴素自然的古代哲学和体系完整的传统医学为基本理论,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西方体育养生文化以现代医学为基础,并深受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2)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分别根植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思维观,且二者具有不同的认知模式:中方具有"直觉、取象、辩证、经学"等特征,西方具有"逻辑、抽象、形而上学、质疑"等特征;3)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追求目标不同之处在于中方重注天人合一,内外兼修,西方则更重视人的物质形态本身,强调身体的外部运动,对健美人体充满了崇拜以及对力的赞美。研究结论:使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摒弃分歧和冲突的对立格局,在冲突中发展,相互融合重构,共生与并存是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未来的基本走向。为进一步认识中西文化的根源,加深和领悟中西养生文化及理论,促进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提供参考。
[Abstract]:Culture is the root of a nation's existence.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health culture and to reveal the method and process of its fusion, the literature method is mainly us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and "fus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health preservation culture and deconstructs the reality.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difference is that the Chinese sports health preservation culture is based on the simple and natural ancient philosophy and systematic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combines the essence of Confucianism, Taoism, Buddhism and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Western sports health preservation culture is based on modern medicine and deeply influenced by western religious culture. 2)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health preservation culture is rooted in the thinking view of whole theory and reductionism respectively, and they have different cognitive models: the Chinese side has "intuition", Th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gic, abstraction, metaphysics, questioning" and so on. 3) the difference in the pursuit goal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health preservation culture lies in the Chinese side's emphasis on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studies. The Wes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material form of the human body, emphasizes the external movement of the body, adores the body-building body and praises the force. Conclusion: it is the basic trend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health culture to abandon the opposing pattern of difference and conflict, to develop in conflict, to merge and reconstruct each other, and to coexist and coexist in the futur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health preservation culture.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roo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deepen and understand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health culture and theory,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health cultur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基金】: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科研项目(项目编号:QG2014028)
【分类号】:G8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笑玲;东方养生文化发展趋势刍议[J];洛阳师专学报;1996年05期

2 秦文军;;盛行养生文化的长寿乡——莱州[J];健身科学;2012年11期

3 田标;唐永干;;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新解”[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王凤;张斌;;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社会效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09期

5 贾海燕;;先秦楚地养生文化的特色及影响[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6 ;伽米开创冠瓮养生文化酒时代——生物洞藏·文化养生[J];温州人;2010年21期

7 李畅;;论养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李畅;宋彦深;;论养生文化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12期

9 俞金英;;道家养生文化对指导我国休闲体育的现实意义[J];体育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10 夏明宇;吴朝平;;渝西方言谚语中的渝西养生文化精华探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祖亮;;从石刻看广西永福福寿养生文化[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林楠;;福建古代岁时养生文化[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文贵;刘占文;;儒、道、释养生文化比较[A];弘扬中华养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文贵;刘占文;;论《周易》养生文化的时代价值[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余振东;;岐黄养生文化的内涵与健身实践[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6 魏彦彦;萧振禹;原野;;彭祖长寿养生文化论[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祝新民;;中华养生文化与和谐社会[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史正刚;刘珊珊;林雪;;陇右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A];第十次全国中医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原焘;;序一[A];孙思邈养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程志立;张天佐;燕强;贾师敬;张其成;;北京中医群体养生文化调研分析与评价[A];第十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创伟 茆雷磊;台湾推出“养生文化村”地产概念[N];经济参考报;2004年

2 袁跃兴;养生文化的传播问题[N];北京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蒋增科;咸阳:积淀深厚的养生文化[N];咸阳日报;2009年

4 陈颖;长庚养生文化村打造“银发族”快乐家园[N];中国企业报;2010年

5 钱玺勇;延寿全力打造养生文化品牌[N];黑龙江经济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杨广云;“阿胶养生文化游”有望成为我省旅游新名片[N];联合日报;2012年

7 山西省平遥县副县长 王东光;弘扬养生文化 探索产业新路[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3年

8 湖南中医药大学 陈洪 何清湖;后世养生文化的源头活水[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柳娜;探索养生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新路[N];平凉日报;2013年

10 杨广生;中国传统医药养生文化座谈会在京召开[N];中国民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方园;太白山远门水乡中华文化养生园规划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袁丽娜;崆峒山道教养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志飞;汉语谚语中的养生文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4 付岩;基于养生文化的广东省罗浮山休闲庄园规划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5 闫文凯;当代养生文化的运行机制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春娟;养生文化对当今造园的影响及其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王俊;基于养生文化的现代养生园规划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

8 曹雪;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玛莎;俄罗斯汉语专业大学生《中国养生文化》课程设计[D];复旦大学;2013年

10 冯斐;崆峒山养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88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288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e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