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空间认知能力对定向越野识图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7 21:20
【摘要】:空间认知能力也称为空间能力(spatial ability),是一种有别于一般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特殊的能力,是一种将非语言性的信息在头脑中生成、保留、检索、转化成有结构的表象图像的能力,空间能力的研究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定向越野运动是参与者借助指北针和定向越野地图完成的运动,定向越野离不开地图,而定向越野地图是地图产品的一种,定向越野识图即地图识读的研究属于地图学的研究范畴。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基于地图的地图空间认知和地理空间认知,地图学或是地理学与认知学的交叉学科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此类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得知地图产品是空间认知的结果,是空间认知能力的图形化表述,地图的识图过程即认知过程它遵循空间认知过程的规律,定向越野的识图能力与空间能力具有相关性,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空间能力的研究方法探索空间能力的强弱对于识图能力的影响,然而运用空间认知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对定向越野领域专门考查个体识图能力的研究比较匮乏。本研究通过认知侧化成套测验(cognitive lateralitybattery,CLB)空间能力的四项分测验:定位测验、三维旋转测验、图画完形测验及积木连接测验,探讨了不同专业、不同运动经验、不同接触定向越野运动程度的本科学生空间能力的差异,同时利用定向越野识图能力测试得到不同空间认知能力个体的识图测验成绩,并进行分类比较得出差异性及规律性,考查了三维旋转测验是否能有效预测空间认知能力、空间能力测验预测定向越野识图能力的有效性问题,为定向越野运动的科学选材、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以及日常教学提供了可依据的理论支持。 本研究根据不同专业类型(体育专业、普通理科类专业、普通文科类专业)、不同定向越野学习经验(是否有定向越野知识学习经验)、不同定向越野运动接触程度(是否经历持续性、专业化定向越野训练)抽取四组测验对象:1、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2级完成定向越野学习并成绩合格的学生30人(男15人、女15人);2、山东师范大学定向越野运动队成员并参加山东省第二十三届大学生运动会至少取得一项前八名成绩的选手16人(男8人、女8人);3、普通文科类专业(历史系、文学系)没有定向越野学习经验的学生30人(男15人、女15人);4、普通理科类专业(数学系、信息工程系)没有定向越野学习经验的学生30人(男15人、女15人)。抽取的四组测验对象分别先后进行两个测验,第一个测验为认知侧化成套测验,本测验分为四部分,分别来研究不同专业类型(体育专业、普通理科类专业、普通文科类专业)、不同定向越野学习经验(是否有定向越野知识学习经验)、不同定向越野运动接触程度(是否经历持续性、专业化定向越野训练)的大学生空间定位测验、三维旋转测验、图画完形测验及积木连接测验四项不同的能力及总体空间能力的差异性。所有被试在认知侧化成套测验之后进行定向越野识图能力测试,,并探索不同空间能力下定向越野识图反应时及识图能力的差异性及规律性,考查不同组别认知侧化成套测验四项分测验中的哪一项或者是哪几项对于预测定向越野识图能力的有效性问题,空间认知能力对于定向越野识图的影响性问题,以及三维旋转测验是否能有效预测空间能力的问题。本研究综合测验结果,经过有效的数据处理并分析、讨论后得到的结论是: 1.不同专业类型(体育专业、普通理科类专业、普通文科类专业)、不同定向越野学习经验(是否有定向越野知识学习经验)、不同定向越野运动接触程度(是否经历持续性、专业化定向越野训练)的学生的空间能力存在差异性,识读定向越野地图的能力存在差异性。 2.空间认知能力对于识读定向越野地图的能力有较大影响,特别是空间定位能力和心理旋转能力对定向越野识图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 3.经过定向越野学习并且进行长期训练的定向越野运动员在空间认知能力上表现出较大优势,定向越野地图的识图能力表现出较大优势。 4.三维旋转测验能较好的预测被试的空间能力及定向越野识图能力。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明;刘瑜;张晶;;地理空间认知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6期

2 齐建林,刘旭峰,皇甫恩,苗丹民,邵永聪,王伟,刘练红,陈静;五项空间能力测验的结构效度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21期

3 刘练红,皇甫恩,苗丹民,刘旭峰,齐建林,王伟,邵永聪;心理旋转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张本昀;于u&新;陈常优;;地理研究者的地图空间认知过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6期

5 陈毓芬;心象地图及其在地图设计中的作用[J];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6 钱红;空间能力性别差异研究进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6期

7 李俊;;我国男子定向运动员空间能力特征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李杰,赵淑文,朱文彬,努达尔;关于大学生空间能力与所学专业关系的调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钟霞;张荣清;;不同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空间能力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11期

10 游旭群,晏碧华;视觉空间能力的认知加工特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2317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317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1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