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我国优秀女子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19 21:52
【摘要】:在2014年乒乓球世界杯上,新塑料球第一次投入使用。塑料球最大的改变就是球的直径标准由原来的39.50~40.50mm上调到40.00~40.60mm,这一个改变让乒乓球的旋转,击球力量、击球速度和弹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这些因素的改变直接导致了比赛中回合数的增多,平均每场比赛所花的时间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有所增强。14-16年陆续有国内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因伤退出国际重大赛事,或是因伤影响了技术水平的发挥。新塑料球的出现,意味着乒乓球已经不再是一个完全由技能主导的项目了,而身体素质在比赛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此外,身体素质的积极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掌握复杂、先进的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第二,有利于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第三,有利于在训练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第四,有利于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因此,加强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应该是今后各国乒乓球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本文的目的一方面是要了解目前我国优秀女子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现状,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探索身体素质与运动员比赛成绩之间的关系,使得训练更加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乒乓球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收集乒乓球身体素质和专项体能训练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运用专家咨询法就身体素质测试的内容及训练方法向国家女子一队、二队教练组及省市队教练员进行咨询,确定了立定跳远、3.5米侧滑步、双摇跳绳、仰卧起坐、卧推、深蹲、30米冲刺和3000米耐力跑8个项目,并对运动员进行测试、分析。测试对象为我国65名优秀女子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分成国家二队、省市队一组和省市队二组,通过采集三组不同组别的测试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法,通过SPSS20.0软件对她们的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评估和对比分析。结论:(1)国家女二队队员的仰卧起坐和深蹲的测试成绩要明显好于省市队一组和省市队二组,其它项目无显著性差异。(2)在所有测试的身体素质项目中,30米冲刺、深蹲和双摇跳绳与优秀女子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相关系数相对较大(具有显著性),3000米耐力跑与技术水平的相关系数最小(无显著性)。(3)国家女二队队员的3.5米侧滑步、双摇跳绳、仰卧起坐和深蹲四个项目的测试成绩较优,30米冲刺和立定跳远的测试成绩一般,而卧推和3000米耐力跑的测试成绩比较差。
[Abstract]:The new plastic ball was put into use for the first time at the 2014 table tennis World Cup. The biggest change in the plastic ball is that the ball's diameter standard has been raised from the original 39.50~40.50mm to 40.60mm, a change that weakens the rotation, batting power, speed and elasticity of table tennis to varying degrees. The change of these factors directly leads to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rounds, the average time spent in each match and the intensity of the competition. In 14-16 years, one after another, some excell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table tennis players withdrew from maj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because of injuries. Or because the injury affected the technical level of play. The emergence of new plastic balls means that table tennis is no longer a purely skill-driven event, and physical fitness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game. In addition, the positiv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physical fitnes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it is conducive to mastering complex,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improving sports performance; second, it is conducive to heavy load training and high intensity competition. Third, it is beneficial to maintain stability and good psychological state in the training competition. Fourth, is advantageous to prevent the injury, prolongs the athlete's sports life.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of table tennis players should be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of table tennis coaches and researchers in the future. On the one han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the outstanding female young table tennis players in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ysical fitnes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thletes, so as to make the training more targeted. Further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table tennis training.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 collecte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basic theory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special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of table tenni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applied the method of expert consultation to the national women's first team on the content and training method of the physical fitness test. The coaches of the second team and the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teams consulted and determined 8 items of standing long jump, 3.5 meters side slide, double swing rope jumping, sit-up, lying down, squat, 30 meters sprint and 3000 meters endurance run, and the athletes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The subjects of the test are 65 outstanding young women table tennis players in our country. They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second national team, the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team, and the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team. Through collecting the test data of three different groups, using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ir physical fitness test scores (average, standard deviation, maximum and minimum)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SPSS20.0 software. Conclusion: (1) the results of sit-ups and squats of the second National Women's team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teams,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ther items. (2) in all the physical fitness events, the results of the 30 meters sprint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team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squatting and double rocking skipping rope and the technical level of elite female athletes is relatively large (significan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3000 meter endurance running and technical level was the least (no significant). (3).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national women's second team member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national women's second team members, such as 3.5m side sliding, double rocking rope skipping, sit-ups and squats. The results of 30-meter sprint and standing long jump were average, while those of lying-down and 3000-meter endurance were poor.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联益;乒乓球运动员大赛前的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年01期

2 李斌;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焦虑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年03期

3 徐绍敏;浅谈儿少乒乓球运动员的启蒙训练与教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于庆川,刘笑舫,周哲;情绪对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成绩的影响[J];南都学坛;2001年03期

5 刘欣华,刘旭华;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个性特征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肖紫燕;对湖北省儿童乒乓球运动员各种打法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7 吴涛;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绪变化与调节[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8 喻晶;乒乓球运动员赛前焦虑与调控初探[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亢晋勇,柴志铭;论乒乓球运动员的意识培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年03期

10 陈华建;;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启蒙阶段训练的几点看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於竞;;关于我国乒乓球运动员智力状况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周百之;张丽珠;沈爱如;;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某些心理机能的分析[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下)[C];1981年

3 钟霞;;不同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空间能力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肖丹丹;苏丕仁;;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弧圈球技术的三维力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5 李安民;张玉慧;;不同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判断发球旋转过程中神经机制的比较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6 熊志超;;乒乓球运动员以弱胜强案例心理分析[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赵军南;魏然;;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发抢段的技战术诊断[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张海辉;刘雅玲;;浅论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从乒乓球运动员的文化及心理素养谈起[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赵世勇;喻晶;;我国优秀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10 张媛;苏丕仁;蔡学玲;;对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特征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庆达;“拉弧圈球”女乒乓球运动员的原型[N];中国集邮报;2013年

2 黄满通;三大亮点[N];中国集邮报;2013年

3 通讯员 常宣;市政府表彰奖励王皓[N];长春日报;2008年

4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 吴文科;自觉践行“人文奥运”的理念[N];光明日报;2008年

5 符信;混泳乒团夺金 粤将再立新功[N];南方日报;2008年

6 李春耕;省体育局:抓住“促”字出成果[N];山西日报;2005年

7 赵光军 本报记者 梁耀予;全市职工乒乓球赛昨日开幕[N];绵阳日报;2014年

8 记者 汤一原;十二届全运会北京团成立[N];北京日报;2013年

9 刘小明;欧洲选手为何惨败[N];人民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雷震宇;大庆体育刷新二十五年纪录[N];大庆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强;我国乒乓球运动员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2 周亢亢;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在中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3 施之皓;基于比分的我国顶级乒乓球运动员赛中心理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4 李今亮;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判断的思维活动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5 徐立彬;乒乓球运动员对发球旋转知觉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年

6 孙葆刚;我国优秀儿童乒乓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水平现状与评价诊断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7 厉彦虎;乒乓球运动员颈椎病发病规律及其与运动特点相关性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8 王丽岩;运动信息模式结构特征及中枢加工机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9 李擎;乒乓球运动员平衡训练效果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广洲;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个性特质、临场应对和失败应对方式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云煜韬;中国四名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发球轮技战术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2015年

3 程韵枫;中国优秀男女乒乓球运动员接抢段技术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4 万莹莹;中国乒乓球学院部分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弧圈球技术动作的肌电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5 王晓斐;中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发球轮与接发球轮技战术特征的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6 罗婉玲;我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刘诗雯、朱雨玲的技战术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7 李元庆;中外世界顶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对比分析[D];郑州大学;2016年

8 周一鸣;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上手技术对得分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9 游斌燕;对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马龙技战术特征的比较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10 许兴月;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王皓、许昕的技战术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43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343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1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