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短时有氧运动对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效果、机制及展望

发布时间:2018-12-11 00:30
【摘要】:短时有氧运动可以提高个体的抑制控制能力。研究一般采用功率自行车或者跑步机等运动设备对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以及部分特殊群体进行10~60min的短时有氧运动训练,并结合行为、脑电以及脑成像技术,采用Stroop任务、Go/Nogo任务、Flanker任务和Stop-signal任务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短时有氧运动提高个体的抑制控制能力的同时,还伴随着大脑活动的变化。其中,运动强度、测试的时程效应以及被试的身体机能水平会影响训练效果。生理因素、认知因素以及主动的自我控制能力可能是短时有氧运动影响个体抑制控制能力的中介因素。今后的研究应采用多样的运动形式、长期的运动方式以及选择特殊的被试群体进一步探讨短时有氧运动对个体的抑制控制能力的影响。
[Abstract]:Short-term aerobic exercise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dividual inhibition and control. In this study, 10~60min short time aerobic training was performed on teenagers, adults, the elderly and some special groups with exercise equipment such as power bicycle or treadmill, and Stroop task wa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behavior, EEG and brain imaging techniques. Go/Nogo task, Flanker task and Stop-signal task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raining. Short-term aerobic exercise improves individual inhibition and control as well as changes in brain activity. Among them, exercise intensity, time course effect and body function level will affect the training effect. Physiological factors, cognitive factors and active self-control may be the mediating factors of short-term aerobic exercise.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adopt various exercise forms, long-term exercise patterns and select special subject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hort-term aerobic exercise on individual inhibition and control ability.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60283)
【分类号】:G80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磊;毛振阳;;有氧运动的若干理论问题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年03期

2 于振勇;;浅析减肥在有氧运动中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01期

3 ;有氧运动[J];体育博览;2005年05期

4 刘献治;;坚持有氧运动大有益[J];老友;2007年11期

5 杨锐;;什么是“有氧运动”[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07年10期

6 龙夫;;有氧运动会导致短命吗[J];武当;2011年04期

7 水研;;做做脑部有氧运动[J];老同志之友;2012年23期

8 求旷;何谓“有氧运动”[J];山西老年;2004年04期

9 国文;;解读有氧运动[J];老人天地;2002年10期

10 林华,于文谦;人体衰老机理及有氧运动对延缓衰老的作用[J];体育学刊;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岩;;有氧运动介入下肢抗阻训练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2 刘洪珍;孔喜良;;有氧运动对人体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影响的研究[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陆爱云;袁凌燕;;有氧运动改善血管内皮受损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朱蔚莉;仲崇发;喻颖杰;李可基;;急性有氧运动对健康青年男性高糖餐后内皮功能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刘涛波;;有氧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6 白巍;吴翊馨;张海平;;有氧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组织结构及脂蛋白代谢影响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7 钟兴明;何榕;尤少华;王秀杰;尤桂杰;;有氧运动联合叶酸补充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8 李效凯;陆大江;陈佩杰;戴剑松;唐捷;张国莉;李爱华;;有氧运动对老年男子排尿机能及肾功能的影响[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张海平;吴翊馨;;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脂蛋白代谢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李秋萍;;有氧运动对高脂血症动脉管壁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表达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廷赋 通讯员 唐永红;锻炼身体有氧运动最适合[N];广东科技报;2006年

2 朱丹宁 编译;有氧运动有助减少物欲?[N];北京科技报;2013年

3 记者 靳澎;每天坚持1小时有氧运动[N];家庭医生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王纯;有氧运动如何增强体质鐬[N];健康时报;2004年

5 健康时报记者 杨锐;“有氧运动”不是有氧气运动[N];健康时报;2005年

6 杨子;走出有氧运动的误区[N];江苏科技报;2000年

7 陈海星;有氧运动能防癌[N];江苏科技报;2000年

8 晓剑;增进健康的最佳方式 有氧运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9 龙文;不用花钱的有氧运动[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10 马华健身;有氧运动的十大好处[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海瑞;HDAC5在有氧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东石;有氧运动对药物依赖者的康复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3 牛燕媚;Ⅱ型去乙酰化酶在有氧运动调节骨骼肌细胞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4 柯杰兵;有氧运动对人骨骼肌全基因组表达的影响及其促进健康的分子机制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5 时庆德;线粒体在衰老及有氧运动延缓衰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6 王正珍;有氧运动对糖调节受损人群胰岛素敏感性影响效果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张缨;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血、脑调节肽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8 孙朋;有氧运动对中国人和美国白人心血管系统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栩;有氧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及基质金属蛋白酶,,IL-6水平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吴翊馨;有氧运动对AS模型大鼠VSMC中ET-1、eNOS表达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路;电针结合有氧运动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赵依帆;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对绝经后女性ASCVD一级预防的临床效应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高真真;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吴瑞;女大学生参与有氧运动健身存在的问题及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石艳;有氧运动对AD及MCI患者认知和运动功能干预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6 刘长仁;老年人群有氧运动对机体衰弱改善效果分析[D];青岛大学;2015年

7 董薇;有氧运动影响压力负荷致早期心衰的大鼠心脏功能的分子基础[D];天津体育学院;2015年

8 陈梦雪;有氧运动对喂养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小鼠骨骼的影响[D];山东体育学院;2015年

9 王艳秋;有氧运动对改善甲基苯丙胺类依赖者抑制能力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10 胡思远;有氧运动联合参附注射液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及NT-proBNP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71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371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f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