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女子摔跤运动员在强制“30秒”判罚时技战术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9-04-25 15:54
【摘要】:为提高竞赛的观赏性和激励性,国际摔联对规则进行了不断的修改,通过对2014年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2014年欧洲女子摔跤锦标赛的执裁经历以及对比赛录像的观看统计分析,强制30 s判罚使用情况在小级别中使用比较少,中大级别使用较多,判罚使用次数与对方得分成正比;30 s判罚过程中运动员技战术选择主要以转移技术、抱腿技术、打边界战术为主,当运动员被判罚消极后不积极使用动作,从而导致自己失分,影响运动员在消极判罚中得分因素主要以技战术选择、心理、以及裁判执裁为主,分别占到了40%、30%和15%。建议教练员在训练中根据规则,重点加强运动员在消极判罚时的技战术的使用及心理训练。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rnamental and motivating nature of the competition, the International Wrestling Federation has continuously revised the rules,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judges of the 2014 World Women's Wrestling Championships and the 2014 European Women's wrestling Championships, as well as the viewing of the video of the competition. The use of mandatory 30 s penalty is less in the small level, more in the middle and large level, and the times of penalty us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core of the other party. In the 30 s decision process, the athletes' technical and tactical choices are mainly transfer techniques, leg-holding techniques, and boundary tactics. When the athletes are sentenced to negative punishment, they do not actively use the action, which leads to their loss of point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thletes' scores in negative judgment are mainly technical and tactical choice, psychology, and referee, accounting for 40%, 30% and 15%, respectively. It is suggested that coach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technical and tactical use and psychological training of athletes in negative punishment according to the rules in training.
【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体育局;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课题号:2014YB001)
【分类号】:G88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孟述,孙敏;谈雪地足球比赛及技战术特点[J];冰雪运动;2002年02期

2 王军;孙敏敏;;浅谈雪地足球比赛与技战术特点[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王文通;试论雪地足球技战术特点与训练指导[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蒋宏伟;我看法网技战术特点[J];网球天地;2002年07期

5 李改新;;欧美男篮技战术特点形成因素分析[J];科技风;2011年09期

6 朱红;;中国、韩国女子短道速滑选手技战术特点的对比剖析[J];冰雪运动;2006年03期

7 王哲;李汶泽;;乒、羽、网单打技战术特点决定因素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3年10期

8 刘丽君;;对优秀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年10期

9 ;Project.kr Vs wNv Nuke中的低谷[J];电子竞技;2006年10期

10 董瑞敏;戚玲玲;杨小平;;河北女篮与国内甲级女篮进攻技战术特点的对比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厚林;张勇;严波涛;韩敬;;郑幸娟跳高技战术特点及其1.95m突破点的诊断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李毅钧;孔祥平;;中外女排进攻技战术特点及08年奥运对策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谢威;王云德;;羽毛球技战术发展动态及部分优秀选手技战术特点的初步分析[A];第七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海;第二十届世界杯足球赛中亚洲四队与前四名球队技战术特点的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玉婷;2014赛季锦织圭硬地单打比赛技战术特点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3 杨毛;中国女子乒乓球队2016年里约奥运会主要对手的技战术特点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4 张飞飞;世界优秀削攻型选手的技战术特点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5 杨晨曦;第30届奥运会美国男篮阵容及进攻技战术特点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6 霍东;第十六届世锦赛塞尔维亚男篮阵地战防守技战术特点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65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465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4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