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淮安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28 17:36
【摘要】: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体育锻炼方法与生活方式的职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重任。反思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必须承认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不科学,导致了体育课程的教学结果与体育健康课程应该具有的作用产生差距,这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质量的下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淮安市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师资力量、课程资源以及课程评价体系、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旨在了解淮安市几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现状,以期为推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起到促进作用。本文通过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工作强度较大、职称比例不合理、体育项目设置不合理、体育教师责任心不够强。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快引进优秀体育教师,适当降低工作强度,加强与其他同类学院的教师交流,合理调整体育项目的设置,建立激励制度。2、淮安市高职院校体育理论知识教授明显不足,阻碍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的全面掌握,制约了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应单独开设体育理论的教学或在每次课上提高体育理论的比例。3、场地环境的建设缓慢,器材设施缺少,现有场馆利用率不高。应加快体育场地的建设,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4、体育课程综合评价体系不合理或者不全面。建议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多方面评价。5、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合理或者运用不恰当。教学质量的控制应与体育教师充分沟通,明确监控目的。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houlde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health and civilized physical exercise methods and lifestyle, promoting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cultivating lifelo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habits. Reflecting o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 must admit that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unscientific, which leads to the gap between the teaching resul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the role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health courses should have. This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decline of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analyze the teaching content, form, method, teacher strength,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uai'an City. The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curriculum a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 sever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uaian Cit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draws a conclus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1. The structure of the teaching staff is not reasonable, the work intensity is large, the proportion of professional titles is unreasonable, the sett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items is unreasonable, and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s not strong enough.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we should speed up the introduction of excellen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ppropriately reduce the intensity of work, strengthen exchanges with teachers in other similar colleges, reasonably adjust the establishment of sports items, and establish an incentive system.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uai'an City is obviously insufficient, which hinders students' comprehensive mastery of technical movements and restricts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habits.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should be set up separately or the propor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should be improved in each class. 3. The construction of venue environment is slow, the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are lack, and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existing venues is not high. We shoul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venues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stadiums and gymnasiums. 4.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unreasonable or not comprehensiv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results of students should be evaluated in many aspects. 5.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is unreasonable or inappropriate. The control of teaching quality should communicate fully with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make clear the purpose of monitoring.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立;体育教学模式群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毛振明;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李树文;论体育教学的创新[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5期

4 林海鹏;关于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评论;2000年01期

5 赵士元,丁素琴;中专体育教学的对比实验研究[J];教育探索;2000年11期

6 贺春翔;试论体育教学中精讲的几个特性[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7 方月胜,马力,郭伟;素质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等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8 高学民,侯盛明;体育教学难点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9 梁定邦,王文清,马成亮,薛孝恩;体育教学中实施健身教育的实验研究方案(四)[J];体育学刊;2000年02期

10 杨建平,贾丽芹;对我校体育教学改革10年的回顾与发展[J];体育学刊;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斌;;“尝试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淑芬;;冰上体育教学提问策略的探讨[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3 顾圣益;;对体育教学多结构系统和反馈模型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杜芸芸;;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5 彭小伟;;体育教学中层理论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6 方秀宠;孙东辉;卢景波;何伟;句伟;;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7 李云豪;;浅谈体育教学的创新[A];2014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肖亚玲;田静;;进一步深化我校航海体育教学改革[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韩有才;;和谐教育法运用于体育教学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10 王玫;;学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省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 顾东方;体育教学优秀课的“十大特征”[N];中国体育报;2007年

2 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镇中学 张敏;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吴纪军 毕英杰;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N];莱芜日报;2009年

4 泰州市大冯初级中学 沈红芳;浅析体育教学中“配合意识”的培养[N];江苏教育报;2013年

5 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 杨永秀;体育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初探[N];经济信息时报;2014年

6 青化砭中学 刘开锋;体育教学初探[N];延安日报;2014年

7 汉滨区瀛湖中学 陈建涛;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预防[N];安康日报;2006年

8 姜堰市白米中学 刘国霞;体育教学中学生交往能力培养初探[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9 周玉庄;体育教学创新四法[N];中国教师报;2007年

10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邵荣;体育教学安全“十要”[N];中国体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羽;体育教学世界的生命回归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姜志明;中国体育教学的文化反思[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3 胡永红;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邵桂华;体育教学的自组织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骆秉全;美与和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曲新艺;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杨小明;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冯红静;对美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宝龙;体育教学模式建构之理论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军;甘肃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3 冷显志;体育教学原则体系重构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兴洪;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袁若薇;合肥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4年

6 刘晓冬;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对体育教学安全的影响分析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蔡冬冬;对闽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若干问题比较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8 李雯;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周涛;大学生体育教学认知与体育课堂行为的调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黔;黔东南州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87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487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1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