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域下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特征的性别角色差异分析
【作者单位】: 湖南工程学院体育教学部;
【基金】:湖南省“十一五”教育规划重点项目(XJK08ATM002);湖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项目(XJK015CTW004)
【分类号】:G8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夏青;;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中国女性体育文化的变迁[J];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08期
2 王智慧;;性别差异与女性体育参与的社会距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3 杨洁;倪湘宏;唐炼;;影响大学女生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推广的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与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2年03期
4 邱芬;崔德刚;杨剑;;基于运动承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张志成;陈刚;姜勇;孙建华;张军献;;体育运动与男性气概[J];体育学刊;2011年03期
6 倪湘宏;杨洁;唐炼;;社会性别学视野下大学女生阳光体育运动推广策略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潘秀刚;陈善平;张中江;程春凤;;体育社团大学生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马希敏;;对大众传媒中女性体育形象“刻板印象”的解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乔培基,王胜超,肖明,李立国,赵子键,张珂;对大学生健康观念和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佟强;当代中国市民体育生活方式转型与人的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洪;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张莉;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洁;倪湘宏;唐炼;;社会性别视域下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特征的性别角色差异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2 杨洁;倪湘宏;唐炼;段爱明;;运动刻板印象对大学女生体育参与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2016年06期
3 熊欢;;新时期我国女性大众体育发展路径探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年01期
4 陈麒;张羽佳;;从羁绊到自由:女性参与网球运动的天路历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5 范恺;王春玉;朱学涵;;女性体育的介入视域:研究现状与未来走向——基于2008年以来CNKI数据库的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6 马成;;大学生体育锻炼量与体育社团参与行为之相关研究[J];内江科技;2016年11期
7 蒋满意;;基于运动承诺理论的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16年05期
8 房蕊;陈瑞花;;体育锻炼在大学生意向性自我调节SOC策略与自尊之间的中介效应[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9 董宝林;张欢;;性别角色、主观锻炼体验、运动承诺与锻炼行为:链式中介模型[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10 苏文燕;;体育报道中的性别意识呈现探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光;时尚体育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晨;烟台市城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及保障研究[D];鲁东大学;2016年
2 熊超;武汉市老年人体质与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舒娜;长沙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对城市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萍;人格双性化对面孔二态化偏好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常伟;镇江市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6 李林;工业城市居民体育生活方式与生态化建设的互构性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7 赵雪莹;河南科技大学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8 章瑶;福州市大学生性别教育困境与出路[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盛楠;交通条件变迁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10 吴洁云;苏州市姑苏区(四星级)高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与影响因素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梅;郇昌店;齐晓英;;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体育社会学研究——以中国现实为参照[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何滢;倪湘宏;杨洁;;身体·女性·体育——关于大学女生体育意识培养的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钟涨宝;陶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学生的社会距离研究——基于双向度社会距离测量[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4 庄宇;;广告中的新男性形象与男性气概[J];新闻世界;2010年06期
5 潘秀刚;陈善平;张中江;程春凤;;体育社团大学生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倪湘宏;杨洁;;大学女生阳光体育运动推广现状调查与分析——性别视角下的我校女生体育状况的实例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许昌;张涵劲;;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的结构与测量[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殷飞;;我国妇女体育发展的四个标志[J];体育文化导刊;2009年11期
9 周丽君;张泽;张雷;;青少年体育行为的性别差异社会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10 张中江;陈善平;潘秀刚;;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厚增;中国运动营养食品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2 修琪;公民社会视野下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3 谢宜轩;基于社区体育俱乐部构建社区、学校、家庭青少年体育网络[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胡科;社会精英、民间组织、政府之于群众体育运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5 林朝晖;度假区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6 朱立新;结构功能理论视野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7 孙越;中国体育管理专业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8 杨斌;健身健美体育:女性身体美的理性回归[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9 李文川;上海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10 杨明;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庹权;我国社会转型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与趋势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丽萍,张济;关于大学生体育生活的研究(一)——高校学生的体育参与及体育观赏行为的调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杜裕;;山东省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3 陶勇,代春玲;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邓永明,赵丽光;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的融合[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聂连福,聂环玲;转变体育生活方式 促进身体健康[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6 李涛,刘宏;安徽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张玉秀;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的界定及其研究状况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李仕丰;;论体育生活方式的主导因素——主体体育意识[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年06期
9 胡柳;;谈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林立;;论大学生体育生活模式的构建[J];闽江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志利;;家庭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章小辉;曾云贵;;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张传来;肖焕禹;;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体育生活方式的探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章小辉;李琦玮;;《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研究》摘要[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刘芬;;梅州地区中小学男、女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的比较与分析[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章小辉;李琦玮;;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徐芝芳;曾锡银;;试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高校田径教学改革[A];第二十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0年
8 杨剑;常波;田宝;;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社会心理能力的实验探索[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李玉章;;中日两国老年人体质状况和体育生活方式的比较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段惠敏;;关注英语课堂点滴 逐步转变教师角色——对英语课堂问候方式改变的案例反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策划 胡革辉 撰文 张诗秋 包波;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体育生活从此改变[N];湖北日报;2014年
2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浦南中学 刘二军;让学生体育生活具有延续性[N];中国体育报;2009年
3 王纯敏;倡导科学体育生活方式[N];中国老年报;2006年
4 本报通讯员 洪珊 张慧;东城今年创建40个体育生活社区[N];北京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平萍 兼职记者 刘琦;体育生活遍及黄浦江两岸[N];中国体育报;2011年
6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体育局 韩振军;学生体育生活的调查与思考[N];中国体育报;2014年
7 郑渊;利用好现有文化体育设施 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N];南充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陈思彤;一条艇带动一座城[N];中国体育报;2014年
9 记者 米丽古丽 实习记者 周小雅;惠民文体事业将获大发展[N];吐鲁番报(汉);2010年
10 江苏省仪征市古井中学 庄金全;合理有效开发教学内容[N];中国体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佟强;当代中国市民体育生活方式转型与人的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刘红梅;长春市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及相关因素的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晨;社会网视野下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小群体网络结构演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晓宇;邯郸市区重点中学女教师体育生活方式和常见教师职业病的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舒娜;长沙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对城市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边才茹;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生活满意度调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7 宋丽媛;重庆市出租车司机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8 李海龙;潍坊市风筝运动爱好者群体的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9 熊超;武汉市老年人体质与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10 胡翔;湘潭市高中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44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544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