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间歇性低氧对氧化应激、内皮功能的影响及胆碱抗低氧损伤的内皮细胞保护作用

发布时间:2019-10-13 02:41
【摘要】:研究背景:我国是世界上高原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居住人口最多的国家,海拔3000 m以上的高原、高山地区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4,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和新疆一带。这些地区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战场,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高原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事业的兴旺,进入高原的人群成倍增长。高原地区的大气压、氧分压、温度、湿度等都不同于平原地区,这些因素的改变对机体造成的影响是广泛的,包括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中低氧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高原低氧对急进高原人群及久居高原人群身体机能的影响,而对于反复进入高原后又返回平原,从事高原运输、高原旅游等人群的实验研究较少。间歇性低氧(intermittent hypoxia,IH)是指机体或组织间断处于低氧环境。研究表明,间歇性低氧对机体组织的影响取决于低氧的程度、低氧的持续时间、以及低氧-常氧交替方式。胆碱,作为B族维生素中的一种重要的水溶性营养物质,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如信号转导、生物合成及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低氧暴露可以改变胆碱代谢。但胆碱对低氧损伤的影响尚不清楚。研究目的:本文拟从整体水平和细胞水平研究间歇低氧对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高原疾病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观察胆碱在血管内皮细胞低氧损伤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究其作为抗低氧损伤的药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间歇低氧对大鼠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的影响选取48只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常氧组和低氧组,每组各24只。常氧组在正常情况下饲养,低氧组大鼠于低压氧舱中接受模拟6000米海拔高度、15℃的低压低氧处理,每天8小时,其余时间在正常情况下饲养。实验进行7d、14d、21d、28d后,常氧组和低氧组分别各取6只大鼠,取材后测定大鼠血清、心肌组织、脑组织、肝组织、肾组织中MDA含量、SOD和T-AOC水平研究其氧化应激变化,以及检测血清NO和ET含量、VEGF的表达观察内皮功能的变化。2.间歇低氧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的影响采用主动脉血管片贴壁培养法,体外培养雄性Wistar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别设置对照组,间歇低氧组:对照组:21%O2,37℃,48h;间歇低氧27h组:低氧(1%O2,37℃)27h,再复氧(21%O2,37℃)21h;间歇低氧30h组:低氧(1%O2,37℃)30h,再复氧(21%O2,37℃)18h。分别在低氧和复氧结束后收集对照组和间歇低氧组细胞上清,检测MDA、SOD、NO、ET水平变化。另设置正常对照组、不同浓度H202组、低氧组及低氧复合H202组研究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3.胆碱抗低氧损伤的内皮细胞保护作用体外培养雄性Wistar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别设置对照组(21%O2,37℃)、低氧组(1%O2,37℃)、胆碱组、胆碱+拮抗剂组,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培养液中LDH的释放及VEGF的表达。研究结果:1.慢性间歇性低氧对大鼠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的影响(1)慢性间歇性低氧对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血清:间歇低氧1、2、3周后,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大鼠血清MDA无显著性变化;而间歇低氧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大鼠血清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间歇低氧前3周,对照组与低氧组大鼠血清SOD水平无显著性差异。间歇低氧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大鼠血清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T-AOC水平在不同时间间歇低氧干预后均升高,并于第2、3、4周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心肌组织: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MDA含量在大鼠间歇低氧1、2、3、4周后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0.01);SOD水平在不同低氧时间干预后均降低,且在第2、4周后出现显著性降低(P0.05);T-AOC水平也在各周后出现降低趋势。脑组织:与对照组相比,脑组织MDA含量在大鼠间歇低氧1、2、3、4周后均有降低趋势,且第4周后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SOD在不同低氧时间干预后均降低,且在第2周后出现显著性降低(P0.05);T-AOC在各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与对照组相比,肝组织MDA含量在大鼠间歇低氧1、3、4周后均降低,且第4周后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SOD在不同低氧时间干预后均出现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T-AOC在各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在第3、4周后出现极显著性差异(P0.01)。肾组织:与对照组相比,肝组织MDA含量在大鼠间歇低氧各周后均有升高趋势,且在第4周后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SOD在间歇低氧干预各周后出现降低趋势;T-AOC在各周后出现升高趋势,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慢性间歇性低氧对大鼠内皮功能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大鼠血清NO含量在第2周后开始降低,且第2周和第4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ET在不同时间间歇低氧干预后均有降低趋势,且在第2周后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VEGF的表达在第1、2、4周后均有降低趋势,但并无统计学意义。2.间歇性低氧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的影响(1)间歇性低氧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间歇低氧27h组,与对照组相比,低氧和复氧后血管内皮细胞MDA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间歇低氧30h组,与对照组相比,复氧18h后间歇低氧组血管内皮细胞MD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我们选择低氧30h、复氧18h研究间歇低氧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间歇低氧30h组细胞在复氧结束后SOD水平有降低趋势,但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H2O2干预6h、12h、24h、27h后,各组细胞存活率并无显著性差异。而干预30h后,与对照组相比,800μmol/L H2O2浓度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LDH的释放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H2O2组和低氧复合H2O2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H2O2组、复合组LDH的释放显著升高(P0.01)。(2)间歇性低氧对血管内皮细胞内皮功能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结束后,间歇低氧组血管内皮细胞NO水平显著降低,ET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经过18h的复氧,低氧组NO的释放显著升高,同时ET的释放显著降低(P0.01).3.胆碱抗低氧损伤的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常氧条件下,胆碱处理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24-48h,细胞存活率升高,而LDH没有显著差异(P0.05);低氧条件下,胆碱处理内皮细胞24-48h,0.1-10μmol/L使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细胞存活率升高,而降低LDH水平(P0.05)。低氧24h后内皮细胞分泌的VEGF显著升高(P0.05),10μmol/L胆碱能够进一步增加内皮细胞分泌VEGF(P0.01);低氧条件下,与胆碱孵育组相比,拮抗剂MLA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1.慢性间歇性低氧暴露(模拟海拔6000m,8h/d)不同时间后可以使大鼠氧化应激系统激活,血清、心肌组织、脑组织、肝组织、肾组织氧化应激程度不同,呈现各自特征性改变。慢性间歇性低氧可以使大鼠内皮功能受到影响,其中一个显著性变化就是NO生成减少。ET水平在间歇低氧的作用下也发生变化,VEGF水平没有显著性改变,提示慢性间歇性低氧对血管内皮的通透性影响较小。2.间歇低氧(1%O2,37℃,30h,再21%O2,37℃,18h)可以使内皮细胞产生氧化应激损伤。不同程度的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程度不同。本实验中,800μmol/LH2O2干预30h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最严重。低氧复合氧化应激比单独任一因素对细胞的损伤都大。间歇低氧可能对低氧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有所修复。3.正常和低氧条件下,胆碱均有促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且胆碱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低氧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分泌相关。胆碱可能是通过激活α7 n Ach R这一靶点促进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兆年;低氧与健康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3年05期

2 张哲;张志锋;韩庚辰;王燕;王立军;贺欣;;长江口外低氧区时空变化特征及形成、变化机制初步探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2年04期

3 左清清;姚娜;董坤哲;叶绍辉;马月辉;;低氧适应的线粒体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学报;2013年07期

4 周兆年,王利华,袁锋,姜楞,潘翠珍,何军;长期居住海平后藏族经受急性减压低氧时的心泵和呼吸功能[J];科学通报;1992年03期

5 陈铭,,周兆年;间歇性低氧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J];生命科学;1996年05期

6 ;低氧健身[J];青年科学;2004年08期

7 李止戈,贺登焰;低氧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J];自然杂志;2000年02期

8 吕国蔚;低氧适应的进化[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9 张翠萍,谢印芝,张延坤,张东祥,陈鹏;离体淋巴细胞经低氧及低氧预处理后免疫指标的变化[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10 雷雨;;低氧在健康促进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岭;文赛兰;井然;宋智;李岑;向阳;;间歇性低氧对小鼠瘦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2 陈学群;杜继曾;;低氧脑-内分泌网络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3 郭世荣;李式军;李娟;解卫华;;根际低氧逆境的危害和蔬菜作物的耐低氧性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4 景孝堂;范文红;吴燕;杨应忠;范明;;神经发育中低氧相关新基因的筛选[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杜继曾;陈学群;张颖沙;刘健翔;许宁一;张家兴;;低氧下生长发育抑制与认知功能促进的调节机制[A];中国生理学会第五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单淑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低氧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马子敏;范明;;低氧损伤与离子通道[A];2003’离子通道、受体与信号转导专题研讨会专辑[C];2003年

8 李海生;陈金武;朱玲玲;赵彤;赵惠卿;马兰;丁爱石;范明;;不同程度持续低氧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彭兆云;孙学军;练庆林;蒋春雷;;高压氧预处理提高小鼠耐低氧能力的实验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洪欣;尹昭云;谢印芝;吕永达;;低氧时肺动脉内皮细胞功能变化及其在肺水肿发生中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周仲全;窒息的海洋[N];辽宁日报;2008年

2 ;低氧健身好处多[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王雪飞;间歇性低氧对学习记忆有利[N];健康报;2004年

4 李庆;健身新概念:低氧运动[N];工人日报;2000年

5 记者 马芳;地下鼠低氧生存源自基因突变[N];南方日报;2014年

6 北京体育大学科研中心教授 胡扬;低氧运动也很棒[N];健康报;2010年

7 健康时报记者 叶依;睡几天“低氧屋”也能减肥?[N];健康时报;2008年

8 记者 严存义 周丹波;高原低氧关注健康[N];甘肃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超;涎腺腺样囊性癌中低氧与自噬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纪志鹏;低氧预处理诱导的HIF-1α可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糖代谢并保护线粒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李海生;低氧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4 黄群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低氧性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5 张家兴;模拟高原间歇性低氧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5年

6 孙希武;不同程度减压低氧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7 郑澜;低氧运动促进肌组织血管生成的机制[D];上海体育学院;2004年

8 何艳;淋巴细胞膜K(v)通道在低氧免疫及适应中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2年

9 马慧娟;活性氧在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适应性心脏保护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10 戴涛;低氧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姗姗;低氧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脏的修复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严卫亚;低氧预处理MSCs通过Pim-1高表达抑制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王慧娟;低氧对团头鲂生理生化指标及低氧应答基因表达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吴鑫杰;低氧对团头鲂细胞凋亡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寇蓬;Twist在低氧微环境中宫颈癌顺铂耐药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6 李锦松;金丝桃苷对低氧时大鼠认知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抗氧化应激损伤机制[D];广东药学院;2015年

7 郭佳;宫内生理性低氧微环境对哺乳动物胚胎早期肾脏发育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4年

8 张振中;低氧处理对不同年龄段C57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9 张建明;低氧下cyclinB1表达与肝癌细胞对Hsp90抑制剂17-DMAG耐药性的关系探讨[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10 吴国瑞;低氧微环境对脑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及对BCL-2表达的影响[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48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548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6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