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体育组织资源汲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9 06:40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基层草根体育组织大量兴起,进而成为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的绝对主体。这些草根体育组织不仅是一种体育组织,更是一种邻里组织;不仅是一个体育共同体,更是一个生活共同体;不仅具备广泛的社会合法性,也以其贴近百姓生活、丰富社区文化、促进邻里交往的独特功能备受社会各界重视。获取必要的资源,是任何组织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前提,也决定着组织发展的高度。从社区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一些组织受制度、自设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无法获得其生存所必需的资源,处于解散的边缘,而有些组织却在现有体制框架内,运用各种方式完成资源的汲取,进而在政府、企业及社区居民之间搭建起一个宽松、和谐的生存空间。那么这些组织是通过什么方式去争取资源的?又是通过什么方式与政府与企业形成互动的?从这些组织及其活动的基本轮廓、轨迹和线索中又可以发现哪些深层次的逻辑?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可以开发出哪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北京市东城区Y街道1的一个草根体育组织生存和发展实践的实地调研与考察;以资源汲取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和线索,探讨草根体育组织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与外界发生的互动关系及资源汲取的策略与问题。为期一年多的参与式观察发现,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汲取更多的来自政府、社会和市场的支撑性资源,该组织通过与政府主流话语保持一致、利用中国传统社会的“人情与关系”以及参与企业各类活动赢得奖金的“自我造血”等策略,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媒体等多种主体保持联系,并建立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当然,社区体育精英是在草根体育组织资源汲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凭借其自身的能力、优势资源获得组织内部成员的认同并主导着组织发展的方向。走出个案是本研究的理想所在。本研究认为,面对基层草根体育组织蓬勃发展的势态及良莠不齐的发展现状,政府需要在释放政策红利及保证公平、转变治理方式、建立专项扶持资金、重视核心人物的培养等扶持和培育方面有所作为。同时,草根体育组织也需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注重加强与企业、媒体等多方面联系,以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赢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同和信任。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12.1
本文编号:2574270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祥;;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研究综述[J];运动;2016年03期
2 王占坤;陈华伟;唐闻捷;;21世纪初以来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3 张大超;苏妍欣;李敏;;我国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4年06期
4 魏太森;黄文仁;;政府职能转变下社区“草根”体育组织的发展[J];体育科学研究;2013年06期
5 汪流;;草根体育组织与政府关系向度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张宏伟;成盼攀;;社区草根体育组织的涵义、生成与功能定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7 胡科;虞重干;;依附:资源约束下草根体育组织的生存策略——3个个案的表达[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8 胡科;;基层群众体育运行中的社会精英:一个乡镇门球协会精英群体的个案考察[J];中国体育科技;2012年02期
9 高丙中;;“公民社会”概念与中国现实[J];思想战线;2012年01期
10 王铮;张远蓉;;基于市民社会和法团主义理论对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本文编号:2574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574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