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我国青年女排专项素质特征及其训练的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20 12:00
【摘要】:我国青年女排作为中国女排梯队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其发展水平及状况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女排的整体实力和世界地位。当今排坛竞争日益激烈,队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是队员竞技能力和技战术得以发挥的重要保障,同时,高超的专项身体素质和充沛的体能储备可以激发队员技术创新和突破。多年来,由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于福建漳州组织的“全国青年女排集训”工作,推动了我国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成功的为中国女排各级梯队输送了多名优秀运动员,为捍卫中国女排的国际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分别对我国青年女排专项素质及其训练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我国青年女排专项素质特征及及其训练的实际情况。通过对2014-2016年集训队员的研究发现:(1)2016年集训队员专项素质测试成绩的整体水平优于2014年、2015年队员。2016年队员的弹跳能力、移动速度优于其他年份,2015年队员的下肢爆发力、变向移动速度优于其他年份,但与2016年队员的成绩变化对比不具显著性差异。专项素质横向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纵向成绩随年份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专项素质的横向比较专位特点突出,纵向检验显著性虽然不明显,但随年份的增长呈上升趋势。(2)我国青年女排专项素质训练主要由助理教练员负责,年龄上存在老龄化现象,知识结构与训练理念陈旧,但执教年限长,具有丰富的执教经验和工作阅历,职称水准较高,运动等级较高,对专项目特点和素质要求理解深刻,能够较好的指导队员进行专项素质训练。(3)我国青年女排专项素质训练的主要指导原则分别为结合专项原则、周期安排原则和区别对待原则,主要训练方法分别为重复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变换训练法。专项素质训练的手段随身体功能性训练理念与人体核心区域力量训练理念的传入而日渐丰富。(4)周训练课组织频率平均为3.5次,训练课平均时长为2.5小时,大部分训练均在下午进行,周训练负荷模式以“阶梯式”、“波浪式”为主,周训练次数与负荷模式较为合理。但训练时长较长,从运动员能量代谢的生理学角度考虑,从准备活动到训练结束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较为合理。(5)在训练器械使用方面,传统器械以杠铃、哑铃、实心球、跳绳、弹力带等为主,配备及使用情况良好,现代器械以瑞士球、平衡垫、药球、六边反应球为代表,也已配备并使用。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宏明;试论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10期

2 王洪才;论成功型校长的素质特征与要求[J];现代教育论丛;2000年02期

3 姚丹;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素质特征初探[J];教育探索;2001年08期

4 何双梅;;从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 谈校长必备的素质特征[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年04期

5 刘荣武;数学优秀生的素质特征及培养[J];洛阳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6 王广成;创造性人才的素质特征和培养途径、方法[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刘志海;徐云霞;;新时期中小学校长的素质特征及培养[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0期

8 范高柏;;论青年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J];科技资讯;2010年01期

9 吕敏霞;;美国成功改造薄弱校的校长素质特征及其选拔[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08期

10 吴英健;;关于高职创新人才素质特征的分析和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廷美;;中国企业家素质特征初探[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2 冯汉斌;;浅谈检验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素质特征[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李满春;戴崴巍;赵勇;;GIS专业人才的素质特征、知识结构与培养方案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满春;戴崴巍;赵勇;;GIS专业人才的素质特征、知识结构与培养方案研究[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邱建钢;;优秀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专项素质特征及主因素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郑琳;成熟期高中数学骨干教师素质特征及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孙文倩;中国少年女子铁饼运动员形态、机能和专项素质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3 李宁;我国青年女排专项素质特征及其训练的现状研究[D];集美大学;2017年

4 张弛;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素质特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5 王强军;我国男子高水平击剑运动员力量素质特征及训练方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6 马灵娟;我国优秀女子枪剑运动员身体形态素质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81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581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d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