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董守义体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12:04
【摘要】:董守义(1895—1978年)河北蠡县人,笔名心竞、君由,我国著名体育家、体育教育家、社会体育活动家、新中国第一位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董守义服务体育事业的实干品质值得效仿,从事体育研究的科学态度值得学习,维护体育权利的爱国精神值得敬仰。董守义体育思想对当代体育发展仍有借鉴价值。从董守义体育思想的研究状况来看,研究中所引用董守义的文献数量不足,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不够充分,缺乏对董守义体育思想形成基础的探究。因而有必要对其体育思想研究进行更为深入的探析,以补充近代体育思想中董守义的相关内容。基于以上原由,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对董守义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梳理董守义生平简历和体育思想的形成脉络,探析董守义体育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社会历史背景、体育思想因素、学识与实践活动对董守义体育思想形成的影响,归纳和凝练董守义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领悟其体育思想前提下,阐述了其体育思想对于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研究认为:(1)董守义体育思想发展脉络包括:启蒙体育运动阶段、初涉体育事业阶段、储备体育知识阶段、形成体育观念阶段、提升体育思想阶段以及深化体育内涵阶段。(2)董守义体育思想的形成除受近代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体育发展状况的影响外,还受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体育救国”思潮和麦克乐(C.H.Mc Cloy,1886-1959)、詹姆斯.奈·斯密斯(James Naismith,1861—1939)以及张伯苓(1876-1951)、王正廷(1882-1961)的体育观念的影响。同时董守义自身大量的体育实践活动和深厚的理论学识也对其体育思想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3)董守义体育思想包含:造就健全人格,陶冶社会生活体育教育观;不以胜败为荣辱是竞技体育的价值目标的体育竞技观;才能卓越,品质高尚的裁判人才观;社会制度保障、全民自觉参与的实践观;传播普世价值,促进世界和平的奥林匹克运动观,等五个方面。(4)董守义体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深化体育运动中的德育渗透;利用运动竞赛普及学校体育;倡导品质高尚的体育职业观;强化体育新闻工作者的素养;呼吁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回归等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8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洁莹;夏飞;;董守义《最新篮球术》著作旨趣[J];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21期

2 曹峰;;“中国篮球运动之父”董守义的篮球世界[J];兰台世界;2015年19期

3 何叙;;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特征[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4 王润斌;;当代奥林匹克核心价值观的多维审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5 盖清华;;董守义、马约翰体育思想与实践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6 欧阳哲生;;作为学科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上)[J];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06期

7 匡淑平;虞重干;;张汇兰女子体育思想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平萍;;体育记者的专业素养[J];青年记者;2010年23期

9 常毅臣;;董守义体育思想与实践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年04期

10 邵伟德;胡建华;沈旭东;;体育课程“身心教育一元论”原理构想[J];体育与科学;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荷英;;浅析民国时期的社会体育[A];2014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秀娟;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道德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2 马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年

3 李敬;中小学体育开展和渗透“立德树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4 翟延露;江苏省中小学学校运动会现状、问题与改革[D];扬州大学;2014年

5 张玉盼;德州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董明;重庆市普通高校校运会现状及改进措施[D];重庆大学;2014年

7 杨昌美;麦克乐体育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8 董苹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体育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黄正岚;民国体育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吴璇;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我国近现代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07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607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e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