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傅山拳法进校园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2 04:14
【摘要】:傅山,是我国明末清初一位具有名族气节的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博学多艺的学者。他诗文之朴实、书画之精湛、医术之高明,在人民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内功深厚的武术家。傅山拳法除在太原市广为流传外,在山西省的很多地市也广为传播,并且在北京、山东、安徽等省市也有传播。传承与发展傅山拳法的同时也是对太原市地域文化很好的宣传。傅山拳法作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鲜活的文化化石,傅山拳法进入校园不仅能使学生感受、体会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强身健体,弘扬民族主义精神。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实验法和数理分析法。问卷调查了解了傅山中学、晋中学院、山西中医药大学以及山西医科大学的主管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于傅山拳法以及傅山拳法进学校的认知情况;傅山拳法练习三个月后,测试受试者练习前后纵向比较:坐位体前屈、肺活量、一分钟跳绳、立定跳远以及闭眼单腿支撑等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傅山拳法练习组与对照组、杨氏太极拳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观察傅山拳法健身功效是否显著,并且比较其与国家推广的太极拳有什么优点与缺点。通过对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尖草坪区政府高度重视傅山拳法进校园工作的开展,傅山拳法作为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地传统拳种,进入校园是切实可行的,充分为武术进校园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依据;傅山拳法进校园能顺利开展,其关键在于政府领导政策鼓励扶持以及学校领导的支持,使得教师学生充分提高武术及傅山拳法的认识;学校相关领导重视傅山拳法在学校的开展,但是落实起来差异性较大;调查的四所学校体育课时数目虽然满足规定国家课标要求,但是给武术分配课时数目相对不足;体育教师队伍年龄分布均匀,结构相对完整,老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年轻教师的积极性,能够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武术专项体育教师匮乏,傅山拳法培训参与程度不足;学生在参与傅山拳法的过程当中,热情兴趣有所不足,锻炼时间和自觉性上不是很好;通过实验比较可得,三个月的傅山拳法以及太极拳练习可以短时间内的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但是坐位体前屈、肺活量、一分钟跳绳、立定跳远等身体素质指标没有明显改善;通过心理测试(SCL-90)可知,三个月的傅山拳法习练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心理素质,改善学生抑郁、情绪等方面的心理,一定程度的缓解学生的压力;傅山拳法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武术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相对不足、不高,教学方法虽然多样,但针对性不强,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效果不理想,是导致傅山拳法开展受阻的重要因素之一;太原市乃至山西省其他初中高校可借鉴傅山中学、晋中学院、山西医科大学及山西中医药大学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计划的落实武术拳进校园工作,建设有地域武术文化特色的发展道路,提高武术在全省范围内的影响,快速推动傅山拳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针对调查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通过合理途径,提高学校领导与体育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开展地域武术文化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教师专业业务水平,正确合理组织实施傅山拳法教学;可通过创编教材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傅山拳法的理解水平;举办多种傅山拳法比赛,营造浓厚傅山文化氛围。
【图文】:

教育部,文件,武术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年 8 月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出了《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通知》,通知当中提出了武术进校园新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的机遇下武术教学应当抓住机遇,使得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并且学到技能[12]。2013 年 9 月教育部成立了由上海体育学院带头、26 所高校组成的“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并且确立了“一校一拳法,打练并进”的全新武术教育思路[13]。2014 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如图 1.1)。

傅山,拳法,中华民族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


4图 1.2 部分《傅拳图》傅山拳法是由傅山先生创编,,目前《傅山拳法》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于山西太原,承载着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精神,它与形意拳、太极拳等著名武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傅山拳法进入校园,学生在强健体魄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山统文化无穷魅力。对傅山拳法的研究作为近年来兴起的“后起之秀”,刚刚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山拳法的人群相对较少。2009 年经过多方面不懈努力傅山拳法被列入山西省级化遗产。2013 年 7 月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中华傅山园成功举办了“傅山杯武术邀请赛”,2016 年 7 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傅山拳法大赛”,2017 年 8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胜久;刘媛媛;;从武术的演变规律看2008年奥运后其发展走向[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年03期

2 赵蓓蓓;;加强高校武术教育,弘扬中华武术精神[J];运动精品;2018年10期

3 吴瑕;;社区武术活动的创造性开展思考[J];才智;2018年36期

4 付英东;王建超;常丽英;张丽艳;张岩;;吉林省高校课外武术活动发展态势及优化路径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9年04期

5 姜晓林;门杰;;我国校园武术发展现状及方向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9年05期

6 黎勇;;武术进校园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及推广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10期

7 王笑地;马祥;王雷;;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审视传统武术的发展[J];武术研究;2019年07期

8 胡成朋;阳家鹏;;地方高校武术协会管理对策研究——以玉林师范学院武术协会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年07期

9 卢莉;;铜陵枞阳东乡武术发展现状研究[J];运动;2017年20期

10 胡建飞;王海鸥;;“人的需要”对武术形态变化的影响探究[J];武术研究;201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唐韶军;郑先常;;亮拳、耍拳和讲拳:论村落武术的三种文化生存态势——基于冀南广宗县前魏村的梅花拳田野调查[A];第七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2 振江;;直东武术文化与社会心态的趋向[A];南开史学(1990年第1期)[C];1990年

3 方超;;村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A];2017年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及文化生产研讨会摘要汇编[C];2017年

4 王鑫智;;新时代我国综合性大学武术社团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大学为例[A];2018年全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8年

5 冯亚乐;;学校武术与武术博物馆之合作教学探讨——以中国武术博物馆为例[A];《西部体育研究》2015年第2期(总第138期)[C];2015年

6 吉灿忠;苏浩然;;近代武术议决案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价值论要[A];第七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7 庞秋晶;;我国高校武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A];《体育科研》2009年第4期(总第116期)[C];2009年

8 戴小平;王震;;城市公园体育下对武术开展现状的思考[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慈鑫;利诱之下 武术渐成名利场[N];中国青年报;2013年

2 王霞光;非洲,再掀武术旋风[N];中国体育报;2009年

3 陈益邋周智敏;绍兴新昌农民出手挺专业[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刘俣然 马宏武 郭文梅 等;多国举办中国武术活动:为文化交流添彩[N];中国文化报;2018年

5 西安体育学院 姜霞;从“全民健身日”武术活动引发的思考[N];中国体育报;2011年

6 ;湖北省武术活动管理暂行规定[N];湖北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孙健 本报通讯员 周娜;泱泱武风永传承[N];沧州日报;2018年

8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 李臣;中国武术海外传播与价值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9 陈满根;岳口街的武术活动[N];闽南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刘超峰 李晓光 李颖;第十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开幕[N];郑州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国志;社会学视野中的大众武术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3 陈威;近代以来的武术文化传承[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吉;贵州水族传统武术研究[D];贵州大学;2019年

2 朱书保;民国时期武术现状及其特征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9年

3 杨艺;傅山拳法进校园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9年

4 李维超;武术在移动端短视频APP中的传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5 杜俊凯;微信平台辅助教学对高校武术选修课教学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

6 牛清婷;河南省武术特色学校武术师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7 王博;回族武术“踏脚”与舞蹈“踏脚”的对比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8年

8 刘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看传统武术保护与变革[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9 吴小华;健康中国视野下成都市老年武术公共服务体系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8年

10 黄辛美;武术棍术实战体系的构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36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636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3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