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两广龙舟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30 19:18
【摘要】:龙舟运动是我国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具有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其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健身效果卓著,参赛规模大等,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集体智慧。推广和普及传统的龙舟运动,不仅能使人们强身健体,丰富业余休闲娱乐生活,同时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设计、数据处理、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和研究两广龙舟运动的开展现状,其中选取了两广开展龙舟运动较好的、且能够代表两广龙舟运动发展水平的六个城区(广西:南宁、梧州、贺州;广东:广州、佛山、江门),从地理环境、参赛队员构成、参赛形式、经费来源及经费使用、训练模式、教练员指导、以及龙舟运动对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影响队员和群众对龙舟运动的认知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两广龙舟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本文结合数据及实际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两广各地龙舟赛事的发展势头较好,具有自然的地理水域环境、延续性好、群众基础浓厚、对举办地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特点。2、两广各地区在龙舟竞赛其间还会穿插一些有关龙舟文化的表演等活动,丰富了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使城市的知名度以及城市品位得到更高的提升,促进了城市的社会生活以及经济的发展。3、两广地区群众对龙舟运动的认同感比较高,大部分群众都知道和支持当地开展龙舟竞赛,并且愿意投入其中,他们认为龙舟运动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4、两广龙舟队员参赛人员构成比较单一,这不利于我国以及各地区龙舟运动的发展。5、两广龙舟队的经费来源并不是很可观,对于缺乏政府部门出资和企业单位赞助的各村镇的农民老队伍,要自己出资参赛,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压力和负担,长期下去对于我国与各城区的龙舟运动的发展也是不利的。6、两广地区龙舟队的训练体系不完整,时间不固定,缺乏专业教练的指导。备注:广西、广东,简称两广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5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汝成;;传承龙舟文化 润泽葛水少年[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37期

2 胡启林;陈莉;;龙舟与混凝土轻舟差异性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8年07期

3 叶春生;;龙舟文化三题[J];文化遗产;2013年05期

4 罗会珊;花传国;;原生态龙舟文化符号和乡村旅游[J];农业考古;2010年06期

5 欧阳晓晴;钟真;;龙舟文化内涵浅析[J];才智;2015年27期

6 伍广津;秦德增;;龙舟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6期

7 莫连芳;;西南少数民族龙舟文化的起源与传播[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6期

8 陈翔;;龙舟文化的传承与机制研究[J];现代交际;2013年09期

9 刘刚;吴小玲;;彰显与重塑:龙舟文化对闽南精神的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张寒慧;王成君;韩婷婷;;基于茶文化的龙舟文化的传承的探讨[J];福建茶叶;201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刚;吴小玲;;彰显与重塑:龙舟文化对闽南精神的影响[A];2011第七届海峡两岸端午龙舟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刘刚;吴小玲;;彰显与重塑:刍议龙舟文化对闽南精神的影响[A];2011第七届海峡两岸端午龙舟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刘明辉;;龙舟竞渡的功能特点与龙舟文化的经济社会效应[A];2009第五届海峡两岸端午龙舟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丽冰;两广龙舟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9年

2 徐昌安;江西省广丰区回树村龙舟号子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46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646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8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