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青少年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利弊分析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0-05-02 18:29
【摘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各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哪个国家青少年体育成绩变强了哪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事业就腾飞了。目前,我国一些运动项目成绩并不稳定,其中某些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的运动项目,也出现较大幅度的滑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缺乏对青少年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的深入理解,对专项化训练的理论认识不足和实践操作不当。本研究在这一问题的基础之上,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并以青少年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青少年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的概念、趋势、利弊方面的分析讨论,以及青少年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与早期多元化训练的对比分析,为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带来借鉴和启迪。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青少年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是当今运动训练领域显著的特点之一,并且呈现出增长趋势。(2)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是由教练员、运动员、家长、职业俱乐部和运动项目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的优势表现在能够较早地掌握专项运动技能、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其劣势表现在:在生理方面容易产生过劳性损伤;在心理方面会产生心理疲劳、倦怠,导致缩短运动寿命;在社交方面会阻碍运动员交际能力的提高。(4)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早期多元化训练也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途径之一,尤其是在青少年运动员早期训练阶段,多元化训练效果更为显著。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君;儿童早期专项化训练应注意的医学问题[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3年01期

2 孔祥宁;岳新坡;;关于“早期专项化”理论基础的探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邓国庆;杨明勇;;江苏省少年田径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弊端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李山;;论力量专项化训练的结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徐文娟;;对我国少儿田径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可行性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6 陈正;儿童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研究[J];成都体院学报;1987年03期

7 温伟霞;;关于跳水早期专项化训练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少年体育训练;2008年06期

8 袁永刚;;早期专项化并未使田径受益[J];体育科研;1982年05期

9 徐囡囡;;力量素质训练的专项化探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何蕊;邓运龙;;训练个性和项目特性及其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月香;郑建岳;;对田径运动员“少儿早期专项化”问题的探讨[A];第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3年

2 张玉宝;张玉珍;;青少年田径运动早期专项化训练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黄理强;;专项化训练和“运动应激与适应理论”[A];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山;;论力量训练专项化的结构[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翟方阳;青少年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利弊分析及对策建议[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2 孙飞跃;早期乒乓球专项化训练对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647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647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2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