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功能性训练在健美操国家队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00:56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功能性训练在健美操国家队备战2017年世界运动会体能训练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在每个阶段中根据伤病风险的外部检测和自我评估明确其功能性训练目标,在专项训练和体能训练安排比例上各有所侧重。通过长达6个月的阶段性跟踪观察研究并应用功能性训练的理念与方法: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和Y平衡测试作为健美操国家队运动员伤病现状和体能状态伤病检测评价方法;功能性训练作为干预手段。最终发现:(1)健美操国家队在备战2017世运会整个大周期中功能性训练占整个大周期中体能训练时长的66.66%,占整个大周期训练时长的17.72%。体能,技能,成套与调整单元之间的比例为3:4:2:1。(2)功能性训练的方法以弥补不同劳损程度的训练为主:身体核心区稳定性训练,关节稳定性与灵活性训练,功能性力量训练,身体纠正性训练。以相同训练单元不同内容的训练为辅:热身与神经激活训练,体能扩展训练,技能分解训练,拉伸与筋膜放松训练。(3)经功能性训练干预前后对比,健美操国家队运动员在FMS测试中的深蹲,跨栏架步和直线弓箭步这三项指标及总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功能性排除测试的疼痛率由61.5%下降到38.46%。(4)经功能性训练干预前后对比,健美操国家队运动员在Y平衡测试中上肢左手伸够值和右手伸够值这两项指标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运动员肢体两侧趋于均衡性,由肢体左右不均衡性造成的损伤风险均有所降低。(5)经功能性训练干预前后对比,健美操国家队运动员在体能测试选拔中并屈,横叉这两项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运动员在整个备战训练过程的三个阶段里上肢,躯干和下肢的关节伤痛点人数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伤病情况逐渐好转。
【图文】:

功能性训练在健美操国家队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实验流程

功能性训练在健美操国家队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阶段运动员伤痛点部位人数统计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8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宏斌;;功能性训练概念辨析与理论架构的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15年04期

2 周爱国;闫龙超;;预负荷练习对肌肉力量的影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3 周爱国;尹磊磊;;身体形态、相对力量、原地纵跳与跳深练习高度的相关性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4 闫琪;王明波;裴怡然;赵焕彬;;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备战第30届夏季奥运会过程中体能训练的实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年05期

5 王宏;;国家健美操队备战2013年世界运动会的参赛谋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6 韩春远;王卫星;;核心力量训练与测评方法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4年01期

7 王智明;朱宏伟;王宏;李雪萍;;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的构建与评价体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8 张晓莹;王宏;樊铭;;我国健美操青少年测试赛的测试指标与评价体系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9 龙斌;李丹阳;;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内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黄岩;门凤伟;;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刘哮波的功能性体能训练研究[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袁键;李春雷;王珍妮;;国家艺术体操队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差异测试与应用[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闫琪;优秀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田鹏;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应用[D];山东体育学院;2017年

2 徐伊圣;我国优秀冰壶运动员关节灵活性、稳定性矫正练习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7年

3 李磊磊;中国跳水队重点队员运动损伤诊断及物理治疗方法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7年

4 文天豪;国家女篮备战落选赛期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7年

5 范冬香;国家体操队一线队员损伤的运动功能诊断与物理治疗方法探索[D];首都体育学院;2016年

6 李少新;中国跳水队重点队员冬训期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与负荷安排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年

7 王乔治;中国跳水队重点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矫正练习方法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661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661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a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