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文化记忆理论视域下的古希腊竞技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01:18
【摘要】:体育史作为人类文化史的表现形式之一,学者们对其的研究经历了从结构化、行为化再到文化史化的批判发展过程。如需进一步推动和发展,则需在历史哲学层面对思想内核进行反思。对“记忆”概念与理论的深入探讨所形成的文化记忆理论便是推进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古希腊先民文化记忆方式的变迁过程为基础,梳理古希腊竞技史的发展历程,从而形成对体育史在方法论与研究理念层面上的思考。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分析部分,主要融合了体育史“社会理论化”的三个阶段和历史哲学的三条批判之路,将历史哲学的批判作为体育史理论与方法继续发展的推动力。同时引入“记忆”的概念,将记忆的文化属性与体育的文化属性相结合;第二部分,论文应用文化记忆理论深入了古希腊竞技史之中。从记忆方式变迁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壁画到史诗的古希腊竞技记忆方式正是一种从易逝、混沌的交往记忆到整体凝聚的仪式记忆的传承方式。这种变迁过程,致使竞技所传承的文化记忆的内容更趋于政治化,成为一种城邦政治斗争的手段;第三部分,论文在体育史、历史哲学层面上进行了总结,(1)回归历史哲学层面,反思体育史研究中渗透的身体观倾向,借此凸显出古希腊竞技记忆与中世纪、现代记忆的差异性,实现对蕴含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观的反思。(2)在文化记忆理论的基础上,反思古希腊竞技史的研究历史材料取舍与断代史中“穿越式”研究。(3)揭示古希腊竞技史中身体记忆的呈现方式,实现了身体记忆的叙述的研究方式,实现了“叙述”的历史哲学研究模式的推进,丰富了不同于传统口述史研究的研究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1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晨;;故宫夜场“灯会”的媒介仪式叙事与文化记忆建构[J];新闻前哨;2019年08期

2 阿格妮丝·赫勒;李元同;;市民社会有文化记忆吗?——一种尝试性的回答[J];学术交流;2017年01期

3 陶亿笑;;《歌从黄河来》 创新电视呈现,用民歌传承文化记忆[J];广电时评;2016年13期

4 王钟的;;那块城砖上铭刻着我们的文化记忆[J];作文与考试;2016年36期

5 郭平;;传承人与年画的文化记忆——以口述史为例[J];年画研究;2016年00期

6 刘民一;;不要让“乡愁”在城镇化中遗失[J];华人时刊;2017年03期

7 张迪;刘静;;昆明“老街”的文化记忆与空间生产研究[J];长江丛刊;2017年15期

8 王兴文;;用故事打捞文化记忆——谈李进祥小说的独创性[J];六盘山;2017年03期

9 梁伟;李菡丹;王碧清;;文字记录不了的文化记忆[J];中华儿女;2017年15期

10 王敏;;浅析城市公共艺术中的旧物改造艺术——以成都东郊记忆公园为例[J];明日风尚;2017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霞;;在历史与记忆之间——博物馆文化记忆功能探微[A];博物馆与记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第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霄冰;;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保护[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3 蒋雄;田野;苏凤;;基于文化记忆再现的古镇街区风貌保护探析——以岳阳聂市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实践为例[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15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C];2014年

4 陈晨;;福州红色文化记忆述评[A];红色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樊波;戴丹;;出版前言[A];美术学研究(第4辑)[C];2015年

6 陈勤建;;共同的文化记忆和历史遗产——关注地域民俗圈非遗项目联动综合保护[A];《中国木偶皮影》总第21期[C];2013年

7 本刊记者;;保护古建筑 留住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A];民族建筑(2014年第5期 总第147期)[C];2014年

8 宋耀文;黄念;;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为例[A];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卫戈;;都市艺术:当代都市的文化记忆[A];都市文化研究(第5辑)——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胡京春;“老字号”: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N];人民政协报;2019年

2 南方日报记者 周人果;重新梳理湾区文脉 唤起共同文化记忆[N];南方日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周世祥;“乡土课堂”唤起文化记忆[N];光明日报;2019年

4 蒋天羚;守住文化记忆[N];团结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刘旭;散落的文化记忆[N];巴中日报;2019年

6 党云峰;在守正创新中擦亮文化记忆[N];中国文化报;2019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 王宪昭;端午,一个流动的文化记忆[N];文艺报;2019年

8 郝雪梅;拯救“走向濒危的语言”就是拯救文化记忆[N];贵州日报;2017年

9 太谷县新闻中心;保护文化遗产 留住文化记忆[N];晋中日报;2018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刘畅;俄罗斯人夏季度假的文化记忆[N];文汇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峰;“渔”行为与海明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晖;狄奥尼索斯的迷狂与忧郁[D];中央美术学院;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卫宇;舞台民间舞作品《雷公佑红土》的文化记忆编织[D];北京舞蹈学院;2019年

2 俞佳俊;文化记忆理论视域下的古希腊竞技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3 王悦;牛郎织女故事的过去与现在:民间传说的话语重构与记忆变迁[D];安徽大学;2019年

4 孙秀红;文化记忆与历史书写的博弈[D];天津师范大学;2018年

5 高亚文;伍慧明小说《骨》中的文化记忆与身份建构[D];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

6 丁皓;遗产话语和文化记忆视角下的浙江省龙泉市文化遗产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7 巫中一;文学重构与文化记忆[D];南京大学;2018年

8 陈晨;拉菲克·沙米小说《爱的阴暗面》中文化记忆媒介的身体和空间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9 孙娟;《传承者》对文化记忆的媒介建构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10 齐苹;青春何以成为一种记忆[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61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661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1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