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青少年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效果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10:31
【摘要】:目的:通过对肥胖青少年进行进行4周(28天)封闭式、个性化运动与营养双重模式干预,改变其体质健康水平,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模式,为肥胖青少年的科学、精准减肥和健康成长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0名肥胖青少年营员作为干预实验对象,进行4周(28天)封闭式、个性运动与营养双重模式干预。测试营员体质指标变化及行为认知变化状况,建立精准减肥健康档案和制定个性化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方案。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节点式测评与分析。结果:营员的体质指标变化:身体形态指标(除身高外)、素质指标、机能指标均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形态指标:如BMI、体重、腰臀比、体脂率、胸围、腰围、大腿围、上臂围、上肢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肩胛皮褶厚度较干预前分别减少4.35kg/m~2、12.03kg、0.06、5.6%、12.85cm、17.3cm、11.5cm、7.95cm、15.05mm、21.5mm、10.65mm。素质指标:如坐位体前屈、10米往返跑、背力分别提高2.43cm、3.4s、11.6kg。机能指标:如哈佛台阶实验、肺活量分别提高7.14、115.15ml。在营训结束后86.7%的营员仍然进行课外体育运动;在饮食偏好上,热爱食用蔬菜水果的营员占到56.7%;选择运动方式来释放情绪的营员占到86.7%;有100%的营员认同肥胖是疾病。结论:经过28天的封闭式、个性化运动与营养双重模式干预后,营员的减脂效果良好,塑形效果精准有效,营员身体成分发生了较大改善,体脂率显著下降,身体机能水平明显上升;干预后营员健康科学认知水平得到提升,不良生活习惯有明显改善,基本能够建立了自己的饮食行为模式、运动行为模式、健康生活模式;干预后营员家长的健康科学认知和行为得到显著改善。建议:1.经研究得出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模式效果明显,本着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原则,应大规模推广该模式。2.鉴于封闭式、个性化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模式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建议由政府职能部门、学校、家庭和专业机构共同组建青少年肥胖综合网络监管干预系统,深入探索和切实落地这一有效的青少年肥胖干预模式。
【图文】:
图 1 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前后体重、BMI、体脂率、腰臀比的变化对比3.2.1 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对营员围度的影响28 天的封闭式、个性化运动与营养双重模式干预对肥胖青少年的腰围、胸围、大腿围、上臂围的变化对比如下图表所示:表 5 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前后围度的变化 N=30指 标 实 验 X(均值) S(标准差) T P腰 围实验前 110.7 14.61 8.7 0.000**实验后 93.4 12.75胸 围实验前 112.05 12.48 13.08 0.000**实验后 99.2 12.38大腿围实验前 71.35 6.8 9.22 0.000**实验后 59.85 5.7
图 2 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前后腰围、胸围、大腿围、上臂围的变化对比3.2.2 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对营员皮脂的影响28 天的封闭式、个性化运动与营养双重模式干预对肥胖青少年的上肢皮褶厚度、肩胛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的变化对比如下表所示:表 6 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前后皮褶厚度的变化 N=30指 标 实验 X(均值) S(标准差) T P上肢皮褶厚度实验前 42.7 7.79 10.06 0.000**实验后 27.65 6.61肩钾皮褶厚度实验前 38.15 9.63 7.4 0.000**实验后 27.5 8.55腹部皮褶厚度实验前 62.85 14 9.46 0.000**实验后 41.35 11.54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804.3
【图文】:
图 1 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前后体重、BMI、体脂率、腰臀比的变化对比3.2.1 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对营员围度的影响28 天的封闭式、个性化运动与营养双重模式干预对肥胖青少年的腰围、胸围、大腿围、上臂围的变化对比如下图表所示:表 5 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前后围度的变化 N=30指 标 实 验 X(均值) S(标准差) T P腰 围实验前 110.7 14.61 8.7 0.000**实验后 93.4 12.75胸 围实验前 112.05 12.48 13.08 0.000**实验后 99.2 12.38大腿围实验前 71.35 6.8 9.22 0.000**实验后 59.85 5.7
图 2 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前后腰围、胸围、大腿围、上臂围的变化对比3.2.2 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对营员皮脂的影响28 天的封闭式、个性化运动与营养双重模式干预对肥胖青少年的上肢皮褶厚度、肩胛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的变化对比如下表所示:表 6 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前后皮褶厚度的变化 N=30指 标 实验 X(均值) S(标准差) T P上肢皮褶厚度实验前 42.7 7.79 10.06 0.000**实验后 27.65 6.61肩钾皮褶厚度实验前 38.15 9.63 7.4 0.000**实验后 27.5 8.55腹部皮褶厚度实验前 62.85 14 9.46 0.000**实验后 41.35 11.54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80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子玲;;营养膳食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与体会[J];现代食品;2017年16期
2 ;部委[J];教育;2017年01期
3 魏淑媛;;关于幼儿园合理营养膳食的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7年02期
4 王佳姝;裴庆华;;营养膳食系统的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0期
5 张英时;计算机在医院营养膳食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3年01期
6 冉寒秋;应加强幼儿园营养膳食的管理[J];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7 樊桂林;加强与改善高校平衡营养膳食工作初探[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8 王雅卿;;理工科大学生合理营养膳食探讨[J];体育学通讯;1987年00期
9 谢昭明;;桑叶的开发价值漫谈[J];蚕桑茶叶通讯;1988年04期
10 ;《做自己的营养医生》[J];药物与人;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
本文编号:2691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691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