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低氧训练提高有氧能力的信号途径:HIF-1α与pVHL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15:49
【摘要】:研究目的:高原或低氧训练(以下统称低氧训练)是利用“缺氧”和运动负荷双重刺激引起机体的生理适应,从而提高了机体有氧能力的训练方法。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作为细胞应答低氧的关键调节因子,其分子驱动效应在低氧训练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常氧时,肿瘤抑制蛋白(von Hippel Lindau tumor suppressor protein,pVHL)通过调控降解羟基化的HIF-1α来抑制HIF-1功能;而低氧环境或低氧训练时,HIF-1α羟基化的几率被抑制,从而使细胞内形成了具有功能活性的HIF-1蛋白,实现了机体对低氧的应答,这也是低氧训练的生物学原理。虽然目前pVHL调控HIF-1α的机制已经清楚,但是其动力学过程和其他热力学信息尚不清楚。多数研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MDs)从不同的pVHL突变体入手,研究pVHL与HIF-1α的动力学过程,为癌症和缺血疾病治疗提供了科学指引。然而,目前缺乏以运动训练为视角入手,探讨常氧和低氧状态下HIF-1与pVHL的动力学过程。因此,本文利用MDs研究常氧和低氧两种状态下的HIF-1α与pVHL复合物,以探讨该复合物的结构特征以及二者作用过程,以期望为从分子层面为低氧训练献言建策。研究方法:利用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以界定相关概念,阐述相关研究基础,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利用MDs分析HIF-1α与pVHL复合物的结构稳定性、相互作用情况等动力学信息,所有MDs均是利用Gromacs4.5.3软件包和Amber99SB-ILDNP力场做模拟计算。研究结果:(1)常氧Pro564羟基化时,HIF-1α/pVHL复合物RMSD值较低,而低氧Pro564羟基化被抑制,HIF-1α/pVHL复合物RMSD值相对较大;对比结构柔性发现,低氧时,复合物整体RMSF值较大,常氧Pro564羟基化的复合物RMSF值明显减小,在pVHL的α-域(V155-P192)的RMSF值减小显著。(2)Pro564羟基化时,在HIF-1α结合位点的远端pVHL的α-域(V155-P192)RMSF值明显减小,即变构效应。本文计算的变构路径是:从HIF-1α的Hyp564开始,经由pVHL蛋白β-域S111,I109,R107,T100,L101,V84,A122与T124,最后传到至pVHL蛋白α-域的氨基酸S168,并随之扩散到整个α-域。(3)常氧时,Hyp564与pVHL形成了两个较为强烈的氢键,而低氧时该氢键并未存在,不仅如此,在常氧时由于Pro564被羟基化,HIF-1α与pVHL之间形成的氢键强度均有增强现象;此外,由于氢键的存在和加强,HIF-1α与pVHL之间的接触面积在常氧时也有所增加,这些变化主要来自于Hyp564及其相邻氨基酸的贡献。(4)通过评估HIF-1α与pVHL之间的结合自由能发现,低氧情况下HIF-1α与pVHL的结合能力较常氧时弱,相差9.88 kcal/mol,该结果与实验观察结论一致。研究结论:常氧时,Pro564羟基化为Hyp564是HIF-1α与pVHL结合的关键原因,HIF-1α与pVHL结合可能由氢键直接引起,从而导致结合面积、结合自由能、整体结构稳定性增加等一些列连锁反应;而HIF-1α与pVHL结合会变构地引起pVHL的α-域刚性增强,这可能进一步影响E3泛素连接酶的形成与功能发挥。
【图文】:

示意图,生理学基础,低氧训练,示意图


1 / 42图 1-1 低氧训练的生理学基础示意图[9]F-1 作为细胞应答低氧的关键调节因子,,是由 HIF-1α和 HIF-1β体[12],其中,HIF-1β是结构亚基,HIF-1α为活性亚基,在细胞低要作用[13, 14]。常氧情况下,HIF-1α亚基的402或/和564位点脯氨酸(

常氧,低氧,情况,体育学


图 1-2 常氧和低氧情况 HIF-1 表达示意简图以上发现,无论是生物学还是体育学领域,目前对 HIF-1 的关验法和文献资料法,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HIF-1 研究的广度 Science[25]和 Nature[26]几乎同时刊登了来自两个课题组的 X 射果,报道了 HIF-1α/pVHL 蛋白复合物的解析结构,阐述了 p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0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勇;冯金升;高莹;王健;;目标动脉血氧饱和度下的低氧训练对心脏自主神经调节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9年06期

2 周莹;敬龙军;赵志明;郑立杰;赵宏;;我国低氧训练研究的演进脉络与前沿热点[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3 李志刚;林文_";;国内低氧训练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J];体育科研;2018年01期

4 乔海;冯石;;对低氧训练及其健身效用的研究分析[J];江西教育;2008年36期

5 张彬;;现代400m运动员开展高住低训低氧训练与高原训练的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17期

6 刘鸿志;张丽莎;;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供氧能力实验探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7 韩小燕;;新形势下赛艇运动高原和低氧训练研究进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年08期

8 胡永红;;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原理及应用[J];浙江体育科学;2012年01期

9 施朝阳;;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耐力能力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9年05期

10 高炳宏;;低氧训练的应用研究与思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涛;雷志平;;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A];第3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王荣辉;邢文华;刘桂华;张一民;;模拟不同海拔高度低氧训练和平原复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代谢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3 高鹏华;刘利;;模拟不同高度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有氧代谢酶及运动能力的影响[A];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4 前]嬓

本文编号:2706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706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1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