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西方身体哲学视域下运动伦理审视

发布时间:2020-06-11 08:46
【摘要】:在金牌至上(唯金牌主义)为主要信念支撑的竞技体育中,即便绩效化与实用化已成为生活与工作的常态象征,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理性情感与人文精神的濒临丧失。竞技体育的成功与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以获得奖牌数量为衡量标准,但由此也绝不会盲目且非理性地苛求奖牌,运动员在竞技赛场上的每一份努力与付出、坚守与执着、成功与荣誉甚至失败与泪水都值得肯定与赞扬。这是因为,在运动员光鲜靓丽、头戴奥林匹克花环的另一面,其身体(物理性身体与情感性身体)已承受千万次的打磨,百十余处的伤病,还有那些仍未有机会参与奥运会或重大赛事的运动员,他们仍在默默地不懈奋斗着。我们在肯定运动员不懈努力、英勇拼搏精神的同时,在肯定其人文精神价值的同时,在效仿其巨大牺牲精神的同时,盲目性过度训练、非科学化过度控制体重、怀有功利性目的且被迫带伤训练与参赛甚至服用极具有害于自我身体的药物以增进体能之时,是不是也要将其支撑性与自主性的身体与情感因素考虑在内?因为,一个健康的体魄呈现、一份真实的情感表达与一种科学的理论指导,正是运动员实践的动力源泉与支撑,解放自我与追逐自由的落点与此在。运动员身体与精神的全面性与整体性的良性发展值得我们每一个体育人所关注。人依靠“度”才能生存,这种于相对中又蕴有绝对的力量具有人赖以生存生活的本体性,建立于不顾自我身体实际、泯灭自我真实性情感意愿诉求与掩盖各类危险倾向的非理性过度行为,而只为获取金牌、成绩、鲜花和掌声的功利化目的则代表着体育精神的丧失、昙花一现的触景、运动员的异化和体育行为的非人化。运动员盲目且过度地遵从“运动伦理”这一行为理念则可能导致上述设想发生。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历史分析法与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借鉴于传统身心二元论思想,以身体哲学为理论视角探析身体与心理、生命与理性的辩证关系与运动伦理潜在的历史文化渊源与联系,并将运动伦理放置于时间与空间的际遇流动之中,在看到运动伦理对运动员起着巨大推动效力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一系列不合理之处,即其扮演着毁灭力与冲击力的一面,最终对其进行否定之否定的批判与重构。得出结论:运动伦理的概念性意旨与身体哲学的流变与冲突有一定的联系,运动伦理受到理性、生命、权力与场域意志的四重影响,一直存在于运动领域之中,很难对其进行评判与建构,而后随着权力意志催发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动,更是含糊着体育文明的摸索与进化,但在以人为本与理性至上的社会思潮中,运动员也为血肉之躯,对运动员的身体给予人文精神的慰藉与理性情感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应以客观与科学的态度对其进行思索与考量。并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身体逻辑中应以身体为出发点感知度的存在;二,心理逻辑中以美的愉悦为目的达成功利化的祛魅;三,身心逻辑中以实践为手段筑建身心一统的桥梁。面对一个看似简单的否定与置疑,实则充满了纷繁错杂、难以纠辨的生存与道德、感性与理性、人文与科学的矛盾与冲突问题,笔者何其愚钝,深陷于席勒游戏说的临界两端,古朴与崇高难以两全,在“两个世界”与“两种向度”中踌躇不定,徘徊不前,且由浅顺浅,认识“应该”“或许”比解决更为重要。运动员同所有社会大众均不易,都需要进行人文关怀与理性认同,以确保其身心统一协调发展。
【图文】:

议题,伦理,运动员,趋势分析


CNKI(1998—2017)对“运动伦理”或“运动员正向偏离行为”议题的研究趋势分析

体育学,哲学,身体,身心二元论


CNKI(1998—2017)对存在于体育学领域中“身体哲学”或“身心二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开飞;;对跳远比赛前准备活动最佳运动负荷的初步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2001年01期

2 姚晓春;;课堂运动负荷安排的“六要点”[J];青少年体育;2018年06期

3 周峰;;技校体育课运动负荷的科学安排与有效调控[J];成才之路;2014年03期

4 吴爱军;陈昌福;尹耀;;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保障学生体魄强健——以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展示课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2015年08期

5 杨清妍;金文波;黄宁波;;如何安排合适的运动负荷[J];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04期

6 杨清妍;;科学安排运动负荷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J];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04期

7 冯敏;;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监控和调控学生的运动负荷[J];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10期

8 韩兵;魏敬;;有“理” 有“据” 有“标” 有“法”——如何在教学设计中预设合理的运动负荷[J];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10期

9 高嵘;;体育课运动负荷内涵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10期

10 舒盛芳;;体育课运动负荷及其实践特点与应用[J];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平;;初中体育课堂运动负荷的设置及思考[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三--课程改革[C];2018年

2 陈俊霖;李杰;;不同运动负荷对多目标追踪绩效的影响[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15年

3 陈耕;王琳;;运动负荷后的恢复[A];《体育科研》1998年1-2期(总第69期)[C];1998年

4 陈海秋;;递增运动负荷后肥胖青少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5 苏全生;用薇;张立新;吕庆辉;;水球运动员递增运动负荷下的阻抗心动图研究[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6 周萍;黄文英;帅华;;不同强度运动和慢性心理应激对IL-1β、IL-2、IL-6、TNF-α影响的动态观察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7 毛宗珍;葛新发;田石榴;;不同运动负荷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8 卫国平;;大强度运动负荷后对尿肌酸等排出量的观察[A];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9 徐卫伟;童胜玢;;北京市某小学三四年级体育课运动负荷调查研究[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三)[C];2015年

10 聂东风;石道兴;;论高校田径训练运动负荷定量控制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阡县石固九制学校 杜兵;体育训练中运动负荷初探[N];贵州民族报;2016年

2 宁在兰;间歇锻炼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容小翔;运动的循序渐进与循序渐退[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金炎奎;运动健康之友[N];华夏时报;2002年

5 李爱东;怎样控制运动负荷[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6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李爱东;怎样控制运动负荷[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江苏省滨海县天场初级中学 闻建兵;领会课标理念科学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N];学知报;2011年

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副主任 冯涛;得了帕金森 怎样运动最科学[N];健康报;2019年

9 梁平县屏锦中学 张文兵;决定锻炼效果的首要问题——运动负荷[N];学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建影;慢病康复 让患者在运动中获益[N];健康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沈志祥;运动对老年小鼠骨代谢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何伟;运动对人体免疫稳态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聂金雷;运动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变化规律及心肌生理与病理变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4 钟秀;小关节对称性与青年下腰痛的关系及其与运动相关的影像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5 武海潭;体育课不同运动负荷组合方式对少年儿童健康体适能及情绪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安利;年龄、运动负荷对小鼠免疫细胞凋亡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7 郑晓鸿;高水平运动员年度周期的项群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8 李俊涛;健步走对中老年代谢综合征人群心肺功能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忍;西方身体哲学视域下运动伦理审视[D];中北大学;2019年

2 马兰;基于生理信息反馈的跑步运动状态识别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3 任子淇;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运动康复干预在减重代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4 赵海燕;女性产后恢复与运动参与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

5 金乃婧;运动负荷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

6 杨云飞;呼和浩特市户外运动参与者现状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7 肖波;运动与健康管理网络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8年

8 张培培;和球运动在北京丰台区六所小学开展的试点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8年

9 梅雨;大学瑜伽体育课的运动负荷监测与追踪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10 康瀚;搏击运动对肥胖女性体脂成分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07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707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7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