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女子羽毛球运动员正手位劈吊和劈杀生物力学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12 01:04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对7名女子国家一级羽毛球运动员和1名国家级健将运动员的正手位劈杀和劈吊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并且设置对照组即有预期和无预期,以此来模拟训练和比赛两种情景,以此了解羽毛球劈杀和劈吊两种技术动作的基本规律和特征,研究这两种技术动作的各关节点动作结构,以此来剖析劈杀和劈吊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性。研究方法:实验测试地点在北京体育大学科研中心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使用8镜头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Motion Analysis Raptor-4,USA)对7名女子国家一级羽毛球运动员和1名国家级健将运动员的正手位劈杀和劈吊技术动作的躯干和上肢的运动学进行同步采集。根据动作技术的完成度按照阶段划分为,准备阶段、加速击球阶段、结束阶段。使用Motion测试系统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在分析击球状态和技术动作对相关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时,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将两种击球状态(有预期和无预期)以及两种技术动作(劈吊和劈杀)对相应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时间参数中劈杀比劈吊快,劈吊无预期比有预期快,劈杀无差异;速度参数中劈杀快于劈吊,有无预期没有明显差异,劈吊靠近身体近端关节最大速度出现时间快于劈杀,远端关节最大速度出现时间慢于劈杀;角度和角度速度参数中肩、肘、腕和躯干的劈杀大于劈吊,有预期大于无预期。研究结论:劈吊和劈杀两种技术动作在时间参数和速度参数上来说劈杀更快,但是在击球状态的迷惑性上劈吊的效果更好。角度参数和角速度参数来说,劈杀比劈吊的变化角度更大,尤其在肘、腕的关节,表现为劈吊击球点更高,劈杀下压点更低,在肩关节和躯干劈吊比劈杀更加的稳定,击球状态上有预期要显著高于无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劈吊和劈杀有相互转换的可能,但是对运动员身体控制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图文】:

实验器材,场景图


实验器材场景图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思维图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47;G8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朱传健;刘姗姗;;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一致性影响因素探究[J];运动;2013年01期

2 黄永天;;大众健美操队动作一致性的提高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22期

3 洪平;;羽毛球正手吊球与滑板吊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4 罗恒;;高速摄像与肌电的同步测量在羽毛球基本技术动作分析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1年01期

5 叶生爱;;羽毛球新赛制对男单后场技战术影响分析[J];运动;2010年06期

6 张帆;;如何提高射箭技术动作的一致性[J];辽宁体育科技;2009年01期

7 刘卉;上肢鞭打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4年11期

8 宋淑贤,田渝陵,任未多;借助EMG反馈提高射箭运动员动作一致性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金鳌;李卓琳;谭亲平;吴迪;;复合弓不同开弓技术动作肌肉用力一致性分析与比较[A];2017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立勋;羽毛球运动员正手搓、推、勾击球动作一致性的生物力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2 陈一兵;北京市高校羽毛球男子单打后场击球技战术运用分析与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年

3 龚亮华;网球与羽毛球技术动作相互迁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4 向慧;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后场正手吊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鹏程;羽毛球高吊杀击球技术动作一致性的生物力学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1年

6 罗恒;羽毛球腾空正手大力杀球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1年

7 周润华;大学生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后场杀球技术运动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08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708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1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