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对成都市1557例7~16岁儿童青少年骨密度与骨龄的变化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29 23:16
【摘要】:目的:关注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了解7~16岁儿童青少年前臂远端部位和跟骨部位骨密度变化规律及分布情况,并评价其骨量情况。同时结合骨龄指标,进一步分析骨骼成熟度与骨密度积累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骨骼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在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随机选取的成都市7~16学龄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分组,每岁为一组,共计10个年龄段20组,总计1557人。测量受试者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使用双能X光骨密度测试仪进行前臂和跟骨部位测试,同时拍摄骨龄片并评判。实验结果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样本数据中儿童青少年跟骨骨密度值0.361g/cm~2高于前臂骨密度值0.24g/cm~2;(2)前臂骨密度值随年龄变化特征为:整体来看,男女前臂BMD呈现增龄性变化。前臂BMD增长突增出现的时间为女性早于男性约一年时间;13岁之前,男性前臂骨密度值高于女性,之后男女变化趋势一致,13~16岁男女前臂BMD无统计学差异。(3)男性跟骨骨密度值整体呈现增龄性变化,从11岁开始持续增长至15岁,15岁之后出现增长速度减慢的变化特点。女性跟骨骨密度呈现出先持续增长至13岁,13岁以后增长速度减慢。(4)骨量情况:前臂部位骨量正常人数为853人,占比54.78%;骨量不足人数为704人,占比45.22%;跟骨部位骨量正常人数为1515人,占比97.3%,骨量不足人数为42人,占比2.7%。(5)骨龄结果,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骨龄与生活年龄差值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前现象,其中男性最大组差值达到1.0±1.3岁,最小组为0.2±1.0岁;女性最大组差值达到1.0±1.0岁,最小组为0.2±1.4岁;(6)按照骨龄与生活年龄差值(±1.0岁)划分不同生长发育类型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生长发育正常组938人,占比60.24%,早熟组(491人,占比31.54%,晚熟组128人,占比8.22%。前臂骨密度值三组间比较:男性、女性早熟组高于正常发育组与晚熟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正常发育组与晚熟组间骨密度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跟骨骨密度值三组间比较:男性为早熟组发育正常组晚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女性为早熟组发育正常组且早熟组晚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女性晚熟组与正常发育组无差异。结论:(1)儿童青少年跟骨部位骨密度值均高于前臂部位骨密度值,监测个体骨量时建议选择跟骨作为局部测量部位。(2)儿童青少年前臂、跟骨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增加,但其增长速度存在性别及年龄差异。(3)个体生长发育成熟度(骨龄)与骨密度的积累同步,即骨骼成熟度越高,其骨密度值积累越多。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04.49
【图文】:

变化图,前臂,年龄增长,变化图


图 1 前臂 BMD 随年龄增长变化图前臂 BMD 随年龄变化特征(结果见图 1)显示:男性前臂 BMD 在 13 岁之年龄增长缓慢。单因素方差分析,男性前臂骨密度从 7~10 岁增长无显著性,10~11 岁男性前臂骨密度增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1~13 岁增统计学差异;之后,男性骨密度在 13~14 岁出现突增现象,此时期骨密度加快;其中 14~15 岁组无统计学差异;15~16 岁前臂骨密度值随年龄增长加(P<0.05)且存在继续增长趋势。提示男性前臂 BMD 在青春期前期无显

频率分布,前臂,骨量,男性


图 3 男性前臂骨量不足百分比前臂部位骨量评价频率分布百分比,随着年龄增加,男性组前臂部位骨量不足检出率逐渐增加。同时,随着年龄增加,骨量正常比例逐渐减少。尤其在 12~16 岁组,各年龄组前臂骨量不足检出率超出一半(见图 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小芹;魏明香;;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9年03期

2 刘雅菲;陈林;周小桢;易秀英;伍建红;廖迪政;刘灿;;0~3岁婴幼儿超声骨密度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年12期

3 刘海燕;武晋辉;龙丹;李娟;武秀萍;;四川地区婴幼儿骨密度状况[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年09期

4 苏中;;儿童检测骨密度无实际意义[J];江苏卫生保健;2018年11期

5 陈瑛;万颖;许菡菡;;老年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骨密度检测值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7年03期

6 植紫晴;;6527例0~3岁儿童超声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33期

7 张崇蝉;琚向峰;;福州市652例中老年骨密度检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6年01期

8 ;用爱为母亲“撑腰”[J];康颐;2016年06期

9 李芳春;;松滋市0~6岁儿童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3年06期

10 闫彩凤;佘敦敏;陈慧;魏华;冯新民;张旭东;;某三甲医院756例门诊患者骨密度检测就诊现状[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娥;;中青年男性健康体检者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2 郭莉;汪学琴;寿庆;白文甫;;乌鲁木齐市社区骨密度检测分析[A];骨质疏松研究与防治第二卷——第四届全国骨质疏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黄姝;孟萍;;重庆地区255例健康女性骨密度检测分析[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4 丁海青;;山东省部分机关人群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A];第七次全国妇科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刘鹏;徐世民;李坤;苏曲之;李春燕;;广西巴马80岁以上老人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A];中国解剖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3年

6 罗红亮;黎雪琴;朱锴;孙紫军;;骨密度检测在中老年低能量骨折患者中的回顾性研究[A];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7 黄际远;宋文忠;;成都地区健康人群腰椎体积骨密度检测分析[A];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李毅;;大庆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调查[A];第八届全国骨质疏松年会暨第五届全国钙剂年会会议文集[C];2002年

9 王雪;叶志明;杨丽萍;王瑶;;早期诊断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研究[A];钙剂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96全国第一届钙剂研讨会论文录[C];1996年

10 施欢;何宁;;袁州区135例50岁以上人群骨密度调查及骨质疏松发病率分析[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方日报记者 欧旭江;3.7%!50岁以上人群骨密度检测率不足[N];南方日报;2019年

2 赵靖;小心骨密度检测陷阱[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颖;40岁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N];科技日报;2010年

4 指导专家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儿科教授 鲍秀兰 崔玉涛育学园儿科诊所院长 崔玉涛 丁香诊所儿科主治医师 王秋华 李璐 整理;小心掉入母婴店的五个大坑[N];保健时报;2018年

5 健康时报记者 叶依;补钙:运动比饮食更有效[N];健康时报;2009年

6 岳阳市广济医院 罗忠良;女性补钙为何难见效?[N];大众卫生报;2015年

7 记者 佟玲;行风建设创佳绩 文明和谐促发展[N];抚顺日报;2009年

8 巴涛 本报记者 孙兴维;极限训练先拿“通行证”[N];解放军报;2019年

9 实习记者 唐芳;50岁以上国人超四成低骨量[N];科技日报;2018年

10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 夏烨 莫文;骨伤疾病种类多 临证检查各不同[N];上海中医药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官学强;骨密度及骨钙素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负荷及冠脉钙化的关系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2 汉雯;骨密度与肾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骨密度变化预测的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3 董虹孛;儿童肥胖和心血管病代谢异常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浩;三丁基锡暴露诱发肠道菌群失调及骨密度下降相关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2 谢树红;低频电技术联合达英-35对PCOS患者骨密度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8年

3 刘义伟;骨密度、骨折部位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疼痛影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4 周丽;不同活动水平的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体成分及骨密度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5 李阳;X射线诱导声学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骨密度检测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6 周志见;对成都市1557例7~16岁儿童青少年骨密度与骨龄的变化特点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9年

7 李明盼;1253例婴幼儿超声骨密度影响因素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8年

8 李渊;绝经后女性髋部不同部位与骨密度及骨质内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9 朱海娇;减重手术对骨密度影响的Meta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10 王诗玮;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TSH抑制治疗对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34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734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f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