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赛制模式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3 11:47
【摘要】:本文对竞技武术套路赛制模式进行了以下创新:1.创新赛制模式的竞赛时间固定,减少赛程时间,主要是会议的时间,竞赛地点设置最好不要超过2个站点。2.创新赛制模式中设置男女单项各10个项目,个人全能3个项目,团体男女各一个项目,增加表演赛。3.创新赛制模式中放宽预赛参赛资格,同时根据竞赛规模及各项目的要求合理地设定参赛队及参赛人员资格,保障达到赛事举办的目的。4.创新赛制模式中竞赛方法规定竞赛安排,改变以往单场单次的比赛方式,多个队伍同时进行比赛,运动员一天要完成2-3个比赛项目;竞赛规则,规定竞技武术套路框架结构和内容,设置各个项目的基本动作及基本动作组合构成;赛事评分突破10分;对各个项目的难度动作及其连接动作进行明确规定,按要求进行给分;对于超出规定范围内的动作难度及其链接动作,认定通过高于已有难度给予一定加分;增加动作难度规定,对于完成规定内的动作难度给与一定的加分。赛事增加三维摄影投影,使裁判清晰运动员全部动作,且裁判打分及时上墙。5.创新赛制中录取与奖励规定按照奥运会竞赛录取名次与方法进行,通健将级别采用全运会全能的前三名的方式。对赛制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我国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尽快完善,国内外的竞赛项目设置及竞赛方法统一,使竞技武术套路竞赛符合奥运会规律,尽快与奥运会接轨。2.对竞技武术套路的基本结构及各个项目的基本动作及动作组合、难度动作及其连接、动作难度等都需要尽快确定,保障竞技武术套路沿着武术套路的本质方向去发展。3.竞技武术套路裁判应该选择专业运动员退役下来的,对竞赛规则充分的了解,对运动员在场上出现各种问题能及时地给出回应,在业务水平和能力上达到本能反应,竞赛采用大屏幕摄像正反面投放,裁判打分及时上墙,保障竞技武术套路竞赛的公平性。4.只要中国运动员参加的运动项目其他国家很少能拿到好的名次,建议我国竞技武术专业队形成俱乐部模式,与国外竞技组织构成接轨,便于优秀运动员在其他国家进行流动,促进竞技武术套路的国际化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852
【图文】:

竞技武术套路,赛事,时间图,持续时间


各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赛事持续时间及竞赛时间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桂源海;;太极拳社会化竞赛方法、规则与赛制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年07期

2 冯建强;;我国竞技武术赛事创新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3 蔡仲林;刘轶;;中国武术赛事现状与路径走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4 高亮;朱瑞琪;;中国武术职业赛事发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年06期

5 孟涛;林北生;董洪林;;从世界武搏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看中国武术未来发展[J];运动;2011年12期

6 钟建萍;;羽毛球新旧赛制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后场技、战术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0年01期

7 杨建营;屈政梅;石旭飞;;从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历程探讨其未来趋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朱有源;;从竞赛规则的演变看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发展趋势[J];菏泽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唐建军;谢慧松;;我国运动竞赛制度安排的理论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邱瑞to;;武术竞赛模式的创新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捷;中国竞技游泳赛制改革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辉;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嬗变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2 邱小慧;从历届全运会武术比赛项目设置看竞技武术的发展状况[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安骏;云南省业余排球赛制改革对推动大众排球运动普及与发展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永昌;中国武术套路商业赛事运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5 李式华;福建省青少年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模式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6 王云;竞技武术套路进入奥运会的影响因素研究[D];鲁东大学;2014年

7 李华斌;竞技武术套路竞赛成绩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董芳;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纪洪海;新时期下武术赛事探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洪浩;竞技武术套路竞赛发展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753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753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b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