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意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9 08:19
【摘要】:大学生志愿者是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主力军,研究大学生体育赛事志愿者的意向可有效促进对志愿者的管理。本研究运用计划行为理论,系统地研究大学生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意向,探究主要影响因素,希望通过量化分析,更有针对性地激励大学生参与到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中去。研究者在综合国内外有关志愿者、计划行为理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大学生参与赛事志愿服务意向调查问卷,对北京体育大学学生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考察了大学生对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态度变量、主观规范变量、知觉行为控制变量与大学生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意向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其构成信念之间的关系;最后,研究了外在变量不同对模型内变量的差异。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主要得出以下八个结论:第一,大学生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意向主要受大学生对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变量共同作用,其中“知觉行为控制”变量与意向的相关程度最强,其次是“态度”变量,“主观规范”最弱。第二,大学生主要认为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会让他感觉愉快,其次是可以有助于他们将知识学以致用,再次是可以满足其好奇心,以及是使自己获得实践经验。第三,大学生认为自己学校老师对其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赞同度最高,其次为亲近的朋友,再次为家人和周围同学。就依从程度而言,调查对象更愿意依从学校老师和亲近的朋友的意见。第四,大学生认为是否有充分的自由闲暇时间和技能和知识对调查对象是否能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自身的身体状态和经济条件。调查对象对于经济因素和时间把握能力比较低。第五,随着年级上升,学生个人判断力增强,对周围人的依从动机下降;大一新生对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知觉行为控制最强,其次为大三学生,最弱为大四学生。第六,男大学生对于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态度比女大学生略积极;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更容易受重要的参考对象的影响;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愿意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活动。第七,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对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态度评价要明显高于群众,对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价值评判更高。第八,参与过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学生继续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意向更高;没有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经历的人更倾向于依从亲近的他人的意见。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807.4;G808.2
【图文】:
京体育大学学生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意向人类的社会行动是受到他们的态度所es 通过实验证明,与个体态度一致的信态度相悖的信息则容易被人们有意或无度与行为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随是影响行为的唯一变量,还有其他的变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掀起了热潮。23中,Ajzen 在强调的是对于行为的态度alient beliefs)影响,这些显著的信念决异,是因为人们对于显著信念有着不同导致人们对于态度的差异。基于人们对价加权后,就可以得出不同一个人之究者可以透过信念与态度的关系,对态过这些信念的改变,进一步使态度发
图 2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结构:加入“主观规范”变量,形成“理性行为理论” Ajzen 于 1980 年,在对“态度”深入研究的基础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由此提出了“理性行soned Action,简称 TRA),他们认为意向是影响行规范共同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意向,并指出一个决于他对这项行为可能导致某些结果的预期,以人对某行为的主观规范,是取决于他对特定显著表现一项特定行为的信念,以及他对这些参照对理论也强调,意向要能准确地预测行为,必须具备行为在要素上,两者应该互相对应,另一个是意尽量接近。Sheppard 等人对理性行为理论分析后预测意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而且在态度、主观规
图 2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结构段:加入“主观规范”变量,形成“理性行为理论”。n 和 Ajzen 于 1980 年,在对“态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素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由此提出了“理性行为easoned Action,简称 TRA),他们认为意向是影响行为观规范共同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意向,并指出一个人对取决于他对这项行为可能导致某些结果的预期,以及他个人对某行为的主观规范,是取决于他对特定显著参照该表现一项特定行为的信念,以及他对这些参照对象的该理论也强调,意向要能准确地预测行为,必须具备两与行为在要素上,两者应该互相对应,另一个是意向在为尽量接近。Sheppard 等人对理性行为理论分析后发现地预测意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而且在态度、主观规范
本文编号:2773688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807.4;G808.2
【图文】:
京体育大学学生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意向人类的社会行动是受到他们的态度所es 通过实验证明,与个体态度一致的信态度相悖的信息则容易被人们有意或无度与行为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随是影响行为的唯一变量,还有其他的变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掀起了热潮。23中,Ajzen 在强调的是对于行为的态度alient beliefs)影响,这些显著的信念决异,是因为人们对于显著信念有着不同导致人们对于态度的差异。基于人们对价加权后,就可以得出不同一个人之究者可以透过信念与态度的关系,对态过这些信念的改变,进一步使态度发
图 2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结构:加入“主观规范”变量,形成“理性行为理论” Ajzen 于 1980 年,在对“态度”深入研究的基础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由此提出了“理性行soned Action,简称 TRA),他们认为意向是影响行规范共同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意向,并指出一个决于他对这项行为可能导致某些结果的预期,以人对某行为的主观规范,是取决于他对特定显著表现一项特定行为的信念,以及他对这些参照对理论也强调,意向要能准确地预测行为,必须具备行为在要素上,两者应该互相对应,另一个是意尽量接近。Sheppard 等人对理性行为理论分析后预测意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而且在态度、主观规
图 2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结构段:加入“主观规范”变量,形成“理性行为理论”。n 和 Ajzen 于 1980 年,在对“态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素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由此提出了“理性行为easoned Action,简称 TRA),他们认为意向是影响行为观规范共同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意向,并指出一个人对取决于他对这项行为可能导致某些结果的预期,以及他个人对某行为的主观规范,是取决于他对特定显著参照该表现一项特定行为的信念,以及他对这些参照对象的该理论也强调,意向要能准确地预测行为,必须具备两与行为在要素上,两者应该互相对应,另一个是意向在为尽量接近。Sheppard 等人对理性行为理论分析后发现地预测意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而且在态度、主观规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丁元竹;本刊记者;;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访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北京大学志愿服务与福利研究中心主任丁元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07期
2 刘珊;高校志愿服务的动机、类型及问题[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董海军 ,倪赤丹;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参与动机分析[J];理论界;2003年06期
4 任剑涛;道德理想·组织力量与志愿行动——简论志愿者行动的动力机制[J];开放时代;2001年11期
5 王振友;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由来、现状及发展趋势[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本文编号:2773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773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