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运动音乐韵律与动作节奏恰和所致愉悦规律的实证研究——基于运动项目“娱人致趣”原理
【图文】:
二(实际跳操):仍然采用“刺激—反应”的测试方法。进行健美操实际操作运动情境的测试。方法步骤同实验1,所不同的是实验2为实际操作,即受试者实际跳操。使用笔记本电脑外接音箱播放音乐,音量控制在80hz,6个情境运动强度保持一致。为了排除前次情境练习对后次影响,采用随机的方式安排6种情境练习测试的先后顺序。1.2.2数理统计法将获得的皮肤电指标的原始数据利用Excel2003、SPSS17.0进行筛癣归纳、整理,制作图、表等,以方便实验分析。把图像的数据导出,以第一次平静状态下的皮电值作为该受试者的“基线值”(图1),计算每4个八拍之间这些数据点的平均值,每个情境得到5个数据,减去这一情境状态下的“基线值”(图2),得到这一情境下的皮肤电导反应。算出每组皮肤电导实验所得波幅的平均值,在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情况下,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注:*横坐标为时间轴单位(T),纵坐标皮肤电单位F(法拉)图1实际跳操的皮肤电导基础图像示意
·100·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第36卷图2处理后的皮肤电示意图情境兴趣量表的数据处理,共36名受试对象,每名受试对象有6份量表,将每一份量表的每个维度的分数算出,依次算出6个维度的分数。在此基础上将每一组6个维度的各分数进行平均,以利于接下来统计分析。将所有有效的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采取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7.0进行归纳、统计出相关数据。2结果与分析2.1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创新性分析按健美操运动特征,根据专家调查设计了6种施加因素,即采用6种不同练习情境(以下简称练习情境)作为刺激物。基本思想是把健美操运动的完整过程进行要素拆分,进而设计出6种情境。这6种情境基本上包括了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运动要素(表1)。实验对象分为未学组、初学组、熟练组,如此划分的目的是要观察练习者从初学到熟练这个进程中情境兴趣要素作用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本研究得到的是反应及其测量的指标。有生理学(客观皮肤电导)的指标,也有心理学(主观量表)的指标。采用两种指标相结合的方法,经本研究证实是可行的,两种方法均准确测量到了有效的反应信息。在实验中二者趋势吻合并保持一致性。而且两个指标之间具有严格的相关关系,因此具有指标间相互支撑的作用(表2)。表2皮肤电反应与情境兴趣量表愉悦感测试结果一致性分析(N=12)分组项目相关系数P值实验一皮肤电与情境兴趣量表愉悦感相关性X皮肤电Y愉悦感0.7030.011*实验二皮肤电与情境兴趣量表愉悦感相关性X皮肤电Y愉悦感0.6160.033*注:*P<0.05表2是皮肤电反应值和情境兴趣量表中愉悦感的相关分析,由此得出:(皮尔孙系数)Pearson=0.073(P<0.05),呈高度相关,Pearson=0.616(P<0.05),呈中度相关。证明本研究
关性X皮肤电Y愉悦感0.6160.033*注:*P<0.05表2是皮肤电反应值和情境兴趣量表中愉悦感的相关分析,由此得出:(皮尔孙系数)Pearson=0.073(P<0.05),呈高度相关,Pearson=0.616(P<0.05),呈中度相关。证明本研究通过皮肤电测试与主观量表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予以说明健美操运动中运动愉悦感的产生并以数据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是合理、客观、有效的。因此本研究后续得出的结果是客观可信的,所进行推断和结论是正确的。2.2音乐韵律与动作的恰和是操舞者的“运动愉悦感”之源2.2.1初学组运动愉悦感的激发特点由图3可见:实验一(观察视频)和实验二(实际跳操)中情境三平均值分别为1.6200F和5.6150F,是6个练习情境中均值最高的。证明情境三是产生最高愉悦感的作业练习。实验一(观察视频)所产生的运动愉悦感依次是情境三、情境六、情境五、情境四、情境二、情境一。实验二(观察视频)所产生的运动愉悦感顺序为情境三、情境四、情境五、情境二、情境一、情境六。由此可知初学组运动兴趣、快乐的激发特点是源自情境三中的愉悦感。表3初学组实验一(观察视频)表明:情境三愉悦感高于情境一、二、四,与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原因在于它们缺失了可导致运动愉悦的要素,所以致趣要素齐全的情境三是最能增强学生练习积极性的作业形式。图3初学组实验一、实验二皮肤电均值在6个视频中,情境三是最能产生运动愉悦感,增强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和积极探索的练习情境。同时图3所展现的事实也说明,6种健美操运动情境中所承载的致趣要素也有所不同,不同的音乐、韵律、节奏以及能否恰和所组成的情境练习,确实导致了不同情境皮肤电峰值的差异。在实验二(实际跳操)中,情境三均值最高和实验一(观察视频)是一致的,不同点在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建慧,李耿;21世纪健美操运动的发展趋向[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2 张臣;;健与美是健美操运动的灵魂和发展方向[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沈芝萍;健美操运动与现代健康理念[J];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05期
4 任建华,敖祖辉;浅谈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影响[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罗明凤,谢庆芝,段隆振;论健美操运动的价值[J];商场现代化;2005年20期
6 陈亮;对健美操运动和健身街舞特点的分析[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7 范云萍;;音乐在健美操运动中的作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8 王燕春;;浅析健美操运动的表现力[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罗秀英;胡泯;;健美操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优势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马英;;啦啦队运动与健美操运动项目特征探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冯瑞;;山西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认知与参与动机的调查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李琳;季浏;;健美操运动对中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慧莉;;体育服务认证背景下进一步推进我国健美操运动市场化的SWOT分析[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金鹏;;2010年全国体育院校健美操锦标赛述评[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郭克;广西健美操运动巡礼[N];广西日报;2003年
2 武汉工程大学体育部 王寒西;浅谈如何推动健美操运动在大学体育里的发展[N];山西青年报;2013年
3 ;期待喝彩[N];河北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阿荣;我区健美操运动风光无限[N];内蒙古日报(汉);2004年
5 叶勇;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昨天在宁结束[N];新华日报;2006年
6 祝强;有氧运动——健美操[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7 记者 杨林涛;健美操,能否“跳”出衢州文化新产业[N];衢州日报;2012年
8 云南省玉溪市体育运动学校 顾学聪 杨清林;如何培养体校男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N];云南经济日报;2012年
9 耀华中学 袁威;浅谈以健美操作为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优势[N];天津教育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媛;“三力合一”健美操运动理论的构建[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霞;德州市高中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乔祯;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抑郁情绪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政;有中国特色的健美操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倩;重庆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动机及目标的分析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6 杜龙;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与发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7 胡丹东;衢州市健美操运动训练现状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8 单菲宏;长春市高校健美操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春燕;成都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参与现状调查与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曹爱春;江西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76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77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