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振动刺激与抗阻训练干预普通大学生下肢肌力的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4 06:30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实验一通过肌电分析,找出激活下肢肌肉适宜的振动频率与负重负荷;实验二根据实验一结果得出的激活下肢肌肉适宜的振动频率与负重负荷制定具体的振动训练方案,比较训练干预前后受试者下肢等速力量和测力台CMJ成绩,分析振动刺激与抗阻训练干预对普通大学生下肢肌力的影响。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为普通人群振动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实验一:以6名普通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受试者依次完成0Hz+0%1RM、0Hz+30%1RM、0Hz+75%1RM、30Hz+0%1RM、30Hz+30%1RM、30Hz+75%1RM、40Hz+0%1RM、40Hz+30%1RM、40Hz+75%1RM、50Hz+0%1RM、50Hz+30%1RM、50Hz+75%1RM条件下的后蹲动作。蹲起过程中采用无线肌电记录下肢7块肌肉的肌电信号,找出激活下肢肌肉适宜的振动频率与负重负荷。实验二:以18名普通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对照组和实验组。根据研究一实验结果得出激活下肢肌肉适宜的振动频率与负重负荷制定具体的振动训练方案。8周训练前后,采用Isoforce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仪测试受试者在60°/s和240°/s角速度下的等速力量;采用Kistler测力台测试CMJ,记录峰值冲量和峰值功率和跳跃高度数据。研究结果:实验一:经LSD多重比较结果分析得出:不同振动频率结合不同负重负荷的刺激对下肢不同肌肉的激活程度不同,30HZ+75%1RM的刺激有利于普通大学生下肢肌肉之间的协调发展。实验二:1.Isoforce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结果:(1)峰值力矩:训练干预后,60°/s的测试结果显示对照组峰值力矩屈未出现显著性差异,峰值力矩伸呈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峰值力矩屈和峰值力矩伸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240°/s的测试结果显示对照组峰值力矩屈和峰值力矩伸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峰值力矩屈和峰值力矩伸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2)峰值功率:训练干预后,60°/s的测试结果显示对照组峰值功率屈和峰值功率伸未出现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峰值功率屈和峰值功率伸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240°/s的测试结果显示对照组峰值功率屈和峰值功率伸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峰值功率屈和峰值功率伸均呈现非常显著差异(p0.01)。(3)力矩屈伸比:训练干预后,60°/s的测试结果显示对照组力矩屈伸比从0.59下降变为0.58;实验组力矩屈伸比从0.57下降变为0.55。240°/s的测试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力矩屈伸比从0.57下降变为0.58;实验组力矩屈伸比没有出现明显变化。(4)疲劳指数:训练干预后,60°/s的测试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疲劳指数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240°/s的测试结果显示对照组疲劳指数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疲劳指数呈现非常显著差异(p0.01)。2.Kistler测力台测试结果:训练干预后,对照组CMJ峰值冲量、峰值功率和跳跃高度均呈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峰值冲量比训练前增加了11.27%,峰值功率比训练前增加了8.39%,跳跃高度比训练前增加了17.41%;实验组CMJ峰值冲量、峰值功率和跳跃高度均呈现非常显著差异(p0.01),峰值冲量比训练前增加了35.80%,峰值功率比训练前增加了35.31%,跳跃高度比训练前增加了22.19%。研究结论:1.振动刺激结合抗阻干预可以提高下肢肌肉的激活,不同振动频率结合不同负重负荷的刺激对下肢肌肉的激活效果是不同的,30HZ+75%1RM的刺激有利于下肢肌肉之间的协调发展。2.振动刺激结合抗阻干预可以更加明显的提高下肢等速力量和测力台CMJ成绩。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04.6
【图文】:

振动刺激与抗阻训练干预普通大学生下肢肌力的效果研究


PowerPlate振动训练仪

传感器


表面肌电传感器

接收器,肌电,肌肉,均方根振幅


10图 3-3 表面肌电信号接收器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研究采用肌电均方根振幅(RMS)来反映肌电的放电量大小。RMS 是中用来反映肌电信号的幅值大小变化的指标,被认为与运动单位募纤维放电的同步化有关,因此被用来描述肌肉激活程度[47]。研究采用 ProEMG 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肌电数据进行整流、滤波、处理。肌电数据标准化处理采用肌肉 EMGrms 除以 MVC 测试 2 次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博;;坐一小时相当于吸两支烟[J];老同志之友;2017年01期

2 张乾;;步行健身 因人而异[J];家庭医学;2017年06期

3 查振刚;;骑车姿势不对,伤膝盖[J];益寿宝典;2017年24期

4 李志峰;;如何锻炼下肢肌肉力量[J];中老年保健;2015年10期

5 安欣;;重复的力量[J];农业知识;2000年09期

6 季少君;;松解腹肌对缓解痉挛性脑瘫患儿下肢肌肉痉挛的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6年02期

7 叶丽萍,尚弘光,董葭,程桂平;手法按摩预防孕产妇下肢肌肉痉挛发作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9期

8 阮祥燕;刘玉兰;彭舟丽;季颖;陈宝英;;中药对绝经妇女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年02期

9 陈宜根;许啸涛;;治疗初生儿下肢肌肉板硬一例[J];福建中医药;1964年03期

10 杨志韬;;发达上下肢肌肉的练习方法[J];体育博览;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辉;熊开宇;;短道速滑及辅助练习下肢肌肉用力特征肌电分析[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15年

2 杝婉菁;;不同震动刺激频率对于下肢肌肉神经之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师玉涛;刘颖;马馨;刘道满;;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十米跳台双人冠军林X备战过程中下肢肌肉力量的跟踪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任占兵;;影响跑步经济性的人体下肢肌肉做功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熊晓洁;刘宇;傅维杰;;紧身装置对下肢肌肉功能的影响——肌电图与肌动图的时域和频域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马加彬;李建设;顾耀东;;鞋底结构变化对下肢肌肉活动的影响[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7 魏文仪;单大卯;;下肢肌肉动态功能计算机分析系统应用初试——正常行走下肢肌肉工作的定量评定[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8 单信海;;不同的负重对下蹲跳动作下肢肌肉拉长-缩短周期特性的影响[A];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陈固稳;熊开宇;;对跳跃练习时下肢肌肉电信号变化特征的观察[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耀荣;周里;;不同负荷“牵拉-缩短周期”活动中下肢肌肉的力学特性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福卫;老年人须关注“腿老”[N];福建日报;2008年

2 上海体育学院 史仍飞;为何走路总腿软[N];健康时报;2008年

3 王爱平;腿脚抽筋怎么办?[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阿福;忌四“久”[N];保健时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唐夏;康南:步行“走”出健康[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6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沈芳芳;印度深蹲减将军肚?[N];健康时报;2008年

7 宋丽华;防腿老多做干洗腿[N];健康时报;2007年

8 四川 副主任医师 黄力;按摩防腿老[N];家庭医生报;2005年

9 郭萍;久坐易伤身[N];中国老年报;2001年

10 谢晓辉;用坚韧书写有力的人生[N];焦作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钟运健;快速跑时下肢肌肉工作特性及乆绳肌拉伤风险的生物力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周家颖;跳深时下肢肌肉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3 毕思远;百草枯检测新方法及百草枯在小鼠体内死后再分布和死后弥散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4 井兰香;超等长训练对下肢生物力学特征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旗俊;振动刺激与抗阻训练干预普通大学生下肢肌力的效果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9年

2 宋在杰;脑卒中患者下肢肌肉痉挛的检测机理及其特征感知获取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8年

3 黄擎;不同蹬踏频率和坡度对骑行时下肢肌肉活动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8年

4 陈恩格;自行车不同座高下人体下肢肌肉表面肌电与关节角度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

5 徐振君;高跟鞋对青年女性下肢肌肉表面肌电特性影响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6 李勇;振动刺激对下肢肌肉工作和即时效应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正彬;不同时间盘腿坐对下肢肌肉肌电特征及弹跳力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8 宋凌霄;第九套广播体操运动过程中下肢肌肉表面肌电特性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9 张佑磊;下肢肌肉力量与不同形式纵跳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相关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10 郭俊芬;鞋底厚度对人体跳跃时下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研究[D];中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80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780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d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