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动态分层教学法在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4 14:59
   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当今社会对全面型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为了顺应社会对当代人才的需求,就要加强我国的素质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根据他们的自身情况,发掘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好的教育,打破传统的“填鸭式”、“一刀切”的教育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本文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在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中实施动态分层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以广东金融学院肇庆校区大一12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实时调整。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干预,避免“期待效应”的出现。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基础水平、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合作精神为目标。通过实验验证动态分层教学法具有可行性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通过对“动态分层教学法”在高等学校乒乓球选项课中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分层教学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比传统教学法更具有优势,可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需要,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动态分层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掌握体育运动技术,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动态分层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提高对体育运动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动态分层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拉近学生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学位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846-4
【部分图文】:

实验班,对照班,学生,时长


图 3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对比注:A=接触时长 B=参与时长 C=培训时长 D=周参与次由表 14 和图 3 可知: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实验班有 42%的学生在 12 岁之前就接触过乒乓球,而对照班有 28%,虽然实验班比对照班接触乒乓球时间早的同学多,但这不能表明实验班比对照班同学更容易学习乒乓球技术。因为从整体来看,在参与乒乓球运动的时长上,实验班参与一年以上的同学有 42%,对照班

动机调查,学生选课,对照班,实验班


没有参加过乒乓球培训的同学,实验班有 78%,对照班有 82%。说明在实验开始之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参与乒乓球运动的时长相差不大,且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没有参与过该项运动也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因此,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助于实验的进行。5.1.2 实验前学生选课动机调查分析表 15 学生选课动机统计(n=120)想学乒乓球为了提高水平单纯为了锻炼身体为了修学分完成学业同学选择于是跟选其他原因实验班N 22 16 16 3 3% 36.33% 26.66% 26.66% 5% 5%对照班N 23 14 19 4 0% 38.33% 23.33% 31.66% 6% 0

对照班,实验班,正手攻球


手推拨对照班实验班对照班56.28±6.359.07±7.169.28±6.66-0.171 0.931手技评 实验班对照班56.08±6.2956.28±6.35-0.165 0.869球球技评推右攻推右攻技评实验班对照班实验班对照班实验班对照班实验班对照班6.45±5.335.72±5.6556.08±6.2956.28±6.355.62±3.946.00±4.4856.08±6.2956.28±6.350.731 0.741-0.165 0.869-0.492 0.695-0.165 0.869在实验开始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四项乒乓球技术进行测试,通过 t验对测试结果分析可知,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正手攻球、反手推拨、搓球左推右攻四项基本技术攻打个数上和每项技术动作评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具有可比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林赞军;;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新思路探索[J];青少年体育;2015年09期

2 王新义;;分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宁夏教育;2015年03期

3 赵晨子;;浅析学生个体差异对培养健美操创编能力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4 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1期

5 许广洲;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形式[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6 陈建平,倪青群;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机会——“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实验报告[J];教育科学;1994年02期

7 刘景升;周代骏;葛绍秀;章其昌;;“分层施教”的教学实践[J];数学教学;199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健;分层升降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2 周利;分层—探究式教学在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秦雨;“分层次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修课中的实验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4年

4 牟RK蓉;动态分层教学法在健美操专修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年

5 曹爽;初级中学乒乓球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田庆柱;“动态分层教学法”在高校足球选项课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彭兴云;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乔仁波;普通高校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王玉花;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鲍庆军;篮球普修课实施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25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25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0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