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高校体育专业游泳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5 08:30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发生转变。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抓住学生课上兴趣点以及注意力,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完成教学内容。游泳作为高校体育专业的一项必修技术课程,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是学生们在遇到危险情况时必须要掌握的求生技能,于是笔者欲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在高校体育专业的游泳必修课中。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由以往单纯的施教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根据课程内容教师把任务的设定与教学内容巧妙的结合在一起,通过任务来驱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技巧的掌握能力,而且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很好的缩短学生之间两极分化的程度,让学得好的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新的进步,让学得慢的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较大程度上提高其自身自信心。本文的研究借鉴了部分专家和学者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的理论和经验。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到高校体育专业游泳必修课的教学实践中,并对常规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应用实验,对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高校体育专业游泳必修课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笔者根据研究需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6级体育专业游泳必修课中的60名学生,进行为期9周,34学时的教学实验。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与结论。实验后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在蛙泳技评成绩方面,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组间对比P值小于0.01,说明两班蛙泳技评成绩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2)在蛙泳配合方面,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组间对比P值小于0.01,说明两班的蛙泳达标成绩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3)在游泳理论成绩方面,游泳技术原理维度上,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组间对比P值小于0.01,说明两班的技术原理成绩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游泳常识知识维度上,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组间对比P值大于0.05,说明两班的常识知识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维度上,实验班成与对照班的组间对比P值小于0.01,说明两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绩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4)在学生游泳学习兴趣方面,积极性维度上,实验班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班,且P小于0.01,说明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实验班的组内对比P值小于0.05,说明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班的组内对比P值大于0.05,说明无显著性变化;消极性维度上,实验班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班,且P小于0.01,说明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其中实验班的组内对比P值小于0.01,说明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班的组内对比P值大于0.05,说明无显著性变化;技能学习维度上,实验班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班,且P小于0.01,说明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其中实验班的组内对比P值小于0.01,说明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班的组内对比P值大于0.05,说明无显著性变化;课余活动维度上,实验班均值高于对照班,且P小于0.05,说明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实验班的组内对比P值小于0.05,说明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班的组内对比P值大于0.05,说明无显著性变化;游泳关注度维度上,实验班均值高于对照班,且P小于0.05,说明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实验班的组内对比P值小于0.05,说明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班的组内对比P值大于0.05,说明无显著性变化。(5)在学生合作能力方面,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组间对比,P值小于0.01,说明实验后两班学生在合作能力方面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其中实验班的组内对比P值小于0.01,说明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班的组内对比P值大于0.05,说明无显著性差异。通过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实验后,实验班的游泳技评和达标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两班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说明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游泳课中,可以明显提高学生游泳技术水平。(2)实验后,实验班的游泳理论知识成绩高于对照班,两班差异具有显著性。说明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游泳课中,可以提高学生游泳理论知识水平。(3)实验后,实验班的游泳学习兴趣高于对照班,两班差异具有显著性。说明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游泳课中,可以提高学生游泳学习兴趣。(4)实验后,实验班的合作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班,两班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说明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游泳课中,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86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育林;;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课程改革构思[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钱丽琴;;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3年02期

3 淡艳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旅游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8年49期

4 罗俊娥;傅静;;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护士哀伤辅导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9年05期

5 刘万元;;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金融营销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年05期

6 黄英;;“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卫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7年34期

7 张林;;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与策略研究[J];教书育人;2013年36期

8 王斯艺;;中职计算机课任务驱动教学法误区剖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07期

9 王镇龙;;成才视角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实施研究[J];成才之路;2014年31期

10 赵科;;微课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辉;;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农产品营养物质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2 涂玲;周彦晖;张为群;;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系统研究[A];2008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运刚;丁晓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A];2008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文红;孙宁;胡亚莉;;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类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A];“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经营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5 陈锐;;浅谈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改革[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五)[C];2017年

6 刘亚红;;《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控车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职协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一二等奖)[C];2018年

7 王树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PLC教学中的运用[A];2016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8 张薇;;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技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实践[A];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4年

9 许凭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职协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一二等奖)[C];2018年

10 刘远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A];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邵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刘超 装甲兵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徐国志 吉林省军区乾安县人武部 李智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65331部队65分队;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探讨[N];科学导报;2017年

2 赵永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N];甘肃日报;2008年

3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教育科研中心 蔡新平;用好“任务驱动教学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4 滏春中学 李继云;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N];中煤地质报;2008年

5 王艳侠;“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6 郴州市北湖区湘运学校 陈前;关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一点研究[N];山西青年报;2013年

7 湘桥区虹桥职业技术学校 章银萍;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N];潮州日报;2015年

8 薛建荣 王倩倩;巧铺成才路服务为人先[N];山西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悦;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女生篮球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彭啸;高校体育专业游泳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3 高俊;任务驱动教学法下初级阶段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D];渤海大学;2018年

4 向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相互作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

5 郭砚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排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6 冯鑫鑫;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篮球队训练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

7 胡佩佩;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基础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8年

8 李扬雪;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前掷实心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8年

9 刘琴;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Photoshop》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10 王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网球普修课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26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26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c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