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中国男篮双国家队防守特点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2 04:34
   2017年4月,面对长达两年多的篮球项目“无压期”,中国篮协公布了新的竞赛周期下中国男篮国家队的组建模式,破天荒的提出将同时组建两支拥有相同保障的,没有一二队之分的双国家队,“双国家队”也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国家篮协主席姚明曾对此组建模式进行过解释:“双国家队不仅为了挖掘更多的年轻球员,也是为了锻炼我们国内的教练员,只有好的教练员才能够更好地挖掘球队的潜力,双国家队会让更多的国内教练走向国际比赛的赛场上。”实行双国家队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集训,中国红蓝队分别参加了昆山站和梅河口站的四国邀请赛以及斯坦科维奇杯。红队取得全胜战绩,蓝队以4胜2负的战绩完成比赛。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赛中,中国双国家队在防守端的表现,四国赛中红队场均失分62.67,蓝队场均失分72.67,斯坦科维奇杯中,红队场均失分70.5,蓝队场均失分75分。本文通过研究中国男篮体制改革以来红蓝队在参加过的国际比赛中防守端的表现,总结各自的防守特点进行对比,为男篮世界杯之前的中国男篮红蓝队合并提出相关防守端的建议,更好地在世界杯的舞台上展示自身的技战术水平,从而在成绩上有所突破。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个案统计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在防对方运球方面,红蓝两队在比赛中对控球后卫均表现出较为强硬的防守,其中蓝队在前场阵地进攻中,更注重对控球队员的限制和压迫。在对持球人的防守强度方面,蓝队对控球人的贴身干扰率高于红队。(2)中国红队在比赛中的防传球成功率为最高,在防传接球方面蓝队较红队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蓝队的防接球成功率优于红队,主要是通过预判积极封堵人球路线。(3)红队在防突破方面的协防做得更能体现防守端的整体性和层次感,从后卫到前锋再到中锋,层层阻挠对手进攻。蓝队则主要采用跟防,同时利用内线队员的夹击对防守施加压力。在协防人数方面,虽然3人协防占比较少,但是红队使用3人协防方面较其他队伍突出。(4)防投篮方面,红蓝两队在对于对手在2分区域的投篮压迫性强,几乎做到“有投必防”,其中,蓝队在2分区给对手造成的防守压力更大,强度更高,而在防守3分球方面,红队防守压迫性优于蓝队。(5)抢篮板方面,红队参与抢板人数,3人和4—5人的比例高于蓝队,表现出更强的篮板球意识和争抢欲望。(6)红蓝两队的防掩护中,防高位掩护以绕过应对,防低位掩护以挤过应对。防突分中,红队以换防为主,蓝队以夹击限制为主。(7)在整体的防守战术运用中,混合防守和综合防守运用次数和比例较低。防守阵地进攻的半场扩大人盯人是蓝队的特点,使用次数多且成功率高。联防的使用当中,红队中锋位置队员有高度且灵活,补防能力强,其防守成功率高于蓝队。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841
【部分图文】:

人盯人


无协防 1.5 6.5 1.2 5.8 1.6 7.6 1.3 6.2一人协防 10.4 45.6 10.4 50.7 10.1 48.6 10 49.7两人协防 8.4 36.8 7.6 37.2 8.2 38.9 7.6 37.4三人协防 2.5 10.1 1.3 6.3 1.0 4.9 1.4 6.7由表 17 可知,从不同人数占比方面看,各支队伍的占比分布从多到少依次为一人协防、两人协防、三人协防和无协防。但从横向对比中可以发现,在防突分的三人协防方面,红队采用的半场缩小人盯人和半场区域联防,对于突破队员的限制和防守强度高于其他队伍。其三人协防比例为 10.1%,而蓝队的三人协防占比 4.9%。结合视频可以看出,如下图所示,红队在比赛中,在半场防守中,先利用扩大人盯人防守给对手制造压力,对手锋线队员通过溜底线借助中锋掩护在 45°接球后往内线突破,红队由扩大人盯人迅速调整至 2—3 联防,通过内线队员协防封堵对手行进路线,迫使其传球至三分线外。

战术,区域,防守队员,抢断球


全场区域紧逼、四分之三场区域紧逼和半场区域紧逼。在实施紧逼关键安排相应的防守队员,从而达到抢断球的目的。紧逼的特点主要是灵活性强、综合性强、攻击性强,属于主动性的人员的站位,利用场地的边线、边角,形成以多打少为自己的球队区域紧逼中,防守队员要保证自己的防守位置,不能因为过度的抢,而是通过紧逼压迫持球人以及封堵接球人的路线,使其在传接球达到防守的目的。视频观察,双国家队在运用全场区域紧逼时拥有各自的防守习惯和整理了红蓝队各自的区域紧逼战术。如下图所示:常用的全场区域紧逼战术:

示意图,示意图,战术,区域


常用的全场区域紧逼战术:a b图 2 红队常用的全场区域紧逼战术常用的全场区域紧逼战术:(阴影部分为进攻队员违例地点)守转换后的全场区域紧逼 1—2—2底线球后的全场区域紧逼 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优强;周武;;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技战术总结暨2019年篮球世界杯备战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年04期

2 杨宏兴;李彦龙;;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与竞争对手技术对比分析[J];山西体育科技;2009年02期

3 刘丹;李菲菲;庄艳华;;从雅典奥运会看中国男篮的现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5年04期

4 穆文浩;李大新;;基于灰色理论的雅加达亚运会中国男篮技术指标及得失分趋势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8年06期

5 康冬阳;;第31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进攻效果的研究[J];体育科技;2019年01期

6 陈浩;;中国男篮国奥队技战术结构特征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07期

7 刘武军;颜海波;;中国男篮“双国家”队建设成效、启示及备战策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8 袁顺;;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失利的原因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02期

9 林永春;;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竞技水平定位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4期

10 王卫华;;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失利因素分析[J];晋中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涛;2017年国际篮联亚洲杯中国男篮传球技术运用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9年

2 谢志程;中国男篮双国家队防守特点对比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3 张燕博;第31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同与赛队犯规特征的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

4 宋玉锦;2008-2016年三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进攻战术运用特点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

5 孙乐昆;第31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和与赛队进攻失误的对比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

6 冯利正;中国男篮赛事运营分析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

7 马维平;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中国男篮防守基础配合运用效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

8 魏元赓;第31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进攻能力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9 霍鹏峰;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中外男篮攻防指标对比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10 王新涛;第31届奥运会中外男篮前锋队员进攻情况对比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66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66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7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