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中国台湾儿童体操俱乐部体操课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10:39
   近年来,在全球化热潮的席卷,外加国民所得提高、健康需求提升,及体操对儿童发展益处的研究与多样性、趣味化的教学挹注下,造就中国台湾地区私人儿童体操俱乐部的林立,有些成立已有数十年之久,甚至已发展出连锁店的形式。反观,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启动“快乐体操”计划,期望将少儿体操培训推向市场化,显示我国的少儿体操俱乐部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各项市场化经营方式极为缺乏。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藉此来探讨中国台湾儿童体操俱乐部的营运模式与儿童体操课程实施状况,本研究所得结论如下:一、营运模式:主要以中小型或个人工作室为主,而成立的地点皆在大都会,并以台北市21家为最多。每家俱乐部的性质与发展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大致相同,但对于人力资源、场地设施与财务状况则视规模、场地大小及学员人数而有所差异。二、课程实施状况:(一)教学目标:短期目标是以建构儿童良好的身体素质、培养运动基本技能;而获得体操各种动作技能〈才艺〉为中程目标;至于长期目标,则让儿童对自我有良好的自信心与适应力。(二)教学组织:课程组织形式包括亲子班、分级班、成人班或特殊班等,并以小班制教学为主,每一班约3-8人,并以年龄来进行能力分班,但少数采混龄分班。(三)教学方法:灵活运俱乐部皆自用模仿、分段、全习、辅具运用、保护与辅助方法的教学方法,对于简单动作以模仿与全习法,较困难或复杂的动作技能则采取分段与模仿法。教学以确保学员的人身安全为首要的工作,对于学员体能及学习上的个人差异,则利用练习次数的多寡来进行差异化教学。(四)教学内容:主要依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采取渐进式增强负荷建构儿童的身体素质,由易到难、由简至繁的原则进行运动技能学习。而教学方式先以徒手或垫上的基本运动技能为主,随后才将这些动作技能运用于各种器械运动之上。(五)教学评量:各行订定学员分级制度及内容,一般约区分成4-6个等级,每半年检定一次,合格者晋升一级,且颁发合格证书。总结性评量亦可以参加竞赛或表演形式进行。
【学位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83
【部分图文】:

俱乐部,中国台湾,资金来源


图 1 中国台湾儿童体操俱乐部资金来源.1.2 中国台湾儿童体操俱乐部的发展目标在中国台湾儿童体操俱乐部的发展方向方面,从表 11 的统计可发现俱乐发展目标主要是以普及体操运动,增加体操人口为主,再者是培养学童终身动的观念,第三者是增强学童的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四则是藉由运动强化学的心理素质,第五则是被体操运动的开发价值与潜在前景所吸引,第六则是强学童的体质,促进学员身心健康,第七则是学以致用,第八则是创造利润九为培养消费群体,扩大体育消费市场,最后才是培养后被人才。从私人俱乐部的角度而言,当然是以营业获利为主要营运目标,在扣除营获利外,在校学的目标上则是以建构孩童具有终身运动的运动习惯、增强孩的运动技能、增加体操人口为俱乐部的主要教学目标。此外许多俱乐部的负人过去都是体操运动员,当选手退役与大学毕业后,可选择的职业相对稀少此在当时有儿童体操俱乐部的指导员工作,因为是自己运动专长,所以就一

中国台湾,目标,体操运动,学员


表 11 中国台湾体操俱乐部的发展目标统计调查表发展目标 平均数 排序普及体操运动,增加体操人口 2.30 1培养学员终身运动的意识 3.33 2增强学童的运动技能学习 4.00 3藉由运动强化学童心理素质 5.40 4增强学员体质,促进学员身心健康发展 5.40 4创造利润,获得经济利益 5.56 5被体操运动的开发价值和潜在前景所吸引 5.63 6学以致用 5.67 7培养消费群体,扩大体育消费市场 6.88 8为国培养后备人才 8.14 9注:此题为排序题

中国台湾,发展方向,体操


发展体操的一部分,主要的区别在于对象的不同,幼儿体操参与的孩子约 3,儿童体操参与的孩子约 5-12 岁。因此在中国台湾的儿童体操可是一种广义定义,就像在地板或器材上的任何一种身体活动一样,那是被设计成为了改耐力、肌力、柔软性、敏捷性、协调性以及身体控制能力。表 12 中国台湾体操俱乐部的发展方向统计调查表权重 发展优先级儿童体操 6.20 1体能体操 5.80 2感统体操 5.38 3亲子体操 3.71 4运动 3.38 5早期教育 3.00 6竞技体操 1.83 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广和;;快乐体操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年08期

2 王梦囡;孙晓利;;幼儿园体育课程的配置——以“快乐体操”为出发点[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年07期

3 余国超;;业余体操训练模式研究[J];现代交际;2015年04期

4 张建华;陈小利;;中美两国体操发展差异对比及对我国体操发展的启示[J];运动;2015年05期

5 鹿志海;王文生;杜利坤;;中国体操“亲民化”与“娱乐化”发展前景探索与展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6 杨辉;;业余体操俱乐部的困境与发展---以西安体育学院为例[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4年03期

7 王爱民;;对中美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年10期

8 刘红波;;中美澳体操人才培养特点比较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3年03期

9 周恒俭;;激发体育学习兴趣,有效提升教学成效[J];考试周刊;2010年51期

10 沈瑞杰;;论我国体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爱民;我国竞技体操市场开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2 关朝阳;我国竞技体操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海勇;运动技能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69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69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e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