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自我效能感和应激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
发布时间:2020-11-06 14:30
当前,竞技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运动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应激事件。随着技战术的不断提升和完善,运动员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硬件实力方面的竞争,同时也是心理因素的竞争。本文采用统计测量法、文献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某省体育训练中心的210名运动员进行调查,进而分析和探讨运动员应激、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结果如下:(1)运动员的应激总分在性别、运动等级、主力与非主力因素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具体维度(人际关系、运动受伤、比赛失利、环境因素、日常生活遭遇、内外压力)方面,只有人际关系在性别因素差异显著;运动受伤在运动等级因素差异显著;(2)运动员应对方式在性别、运动等级因素差异不显著,主力队员比非主力队员更多采用解决问题和处理情绪的应对方式。(3)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在性别、运动等级因素差异不显著,在主力与非主力因素差异显著。(4)运动员应激、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关系密切。(5)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对应激的直接效应值为-0.32;通过应对方式为中介产生的间接效应值-0.10。
【学位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804.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应激
2.1.1 应激概念的阐述
2.1.2 运动领域有关应激的研究
2.2 应对和应对方式
2.2.1 应对和应对方式的概念阐述
2.2.2 运动领域有关应对方式的研究
2.3 自我效能感
2.3.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阐述
2.3.2 运动领域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2.4 运动领域有关应激、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
2.4.1 运动领域有关应激和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
2.4.2 运动领域有关应激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
2.4.3 运动领域有关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研究工具
3.2.1 运动员应激量表
3.2.2 中国运动员应对量表
3.2.3 自我效能感量表
3.3 研究程序及数据统计工具
4 结果分析
4.1 运动员应激反应的描述性统计及差异分析
4.2 运动员应对方式的描述性统计及差异分析
4.3 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描述性统计及差异分析
4.4 运动员应激反应、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4.5 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对应激反应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5 讨论
5.1 运动员应激反应的讨论分析
5.2 运动员应对方式的讨论分析
5.3 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讨论分析
5.4 运动员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对应激影响的讨论分析
6 结论
7 局限与建议
7.1 局限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3262
【学位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804.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应激
2.1.1 应激概念的阐述
2.1.2 运动领域有关应激的研究
2.2 应对和应对方式
2.2.1 应对和应对方式的概念阐述
2.2.2 运动领域有关应对方式的研究
2.3 自我效能感
2.3.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阐述
2.3.2 运动领域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2.4 运动领域有关应激、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
2.4.1 运动领域有关应激和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
2.4.2 运动领域有关应激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
2.4.3 运动领域有关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研究工具
3.2.1 运动员应激量表
3.2.2 中国运动员应对量表
3.2.3 自我效能感量表
3.3 研究程序及数据统计工具
4 结果分析
4.1 运动员应激反应的描述性统计及差异分析
4.2 运动员应对方式的描述性统计及差异分析
4.3 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描述性统计及差异分析
4.4 运动员应激反应、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4.5 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对应激反应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5 讨论
5.1 运动员应激反应的讨论分析
5.2 运动员应对方式的讨论分析
5.3 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讨论分析
5.4 运动员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对应激影响的讨论分析
6 结论
7 局限与建议
7.1 局限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黎琳;刘伟;;自我效能感与身心健康:近期研究述评[J];心理研究;2011年01期
2 涂永民;;集体运动团队中人际关系影响因素[J];改革与开放;2010年10期
3 郭玉江;;优秀运动员应对效能、应对方式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秀平;排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应激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3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7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