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在10-14岁少儿蝶泳训练中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6 08:21
“核心力量”训练以其全新的思维模式打破了以往力量训练的枷锁,在训练质量、训练效率、训练效果中均表现出了良好效应,而蝶泳技术练习对于练习者身体素质、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的要求,在四种泳姿中是最高的,因此,本文通过探究适合蝶泳训练中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加深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总结核心力量在蝶泳各部分技术训练中的优点与不足,为寻求科学化、合理化的蝶泳力量训练方法提供参考意见。本实验选取泳队10-14岁的少儿学员20名作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组10人,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对照组10人,采用传统训练方法,训练周期为12周。对比分析实验前后两组测试者身体核心稳定性素质、柔韧性素质的和各项蝶泳技术成绩的变化情况,运用spss软件和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以下结果:1.实验后核心稳定性素质测试中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多进步1.4分2.实验后前屈柔韧性素质测试中实验组成绩稍低于对照组3.实验后后屈柔韧性素质测试中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多进步12.2cm4.实验后实验组25m水底蝶泳腿相比对照组多进步0.3s,50m扶板蝶泳腿成绩多进步0.34s,50m夹板蝶泳手臂成绩多进步0.05s,50m蝶泳成绩多进...
【文章来源】:吉林体育学院吉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前后两组受试者各项成绩提升幅度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游泳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J]. 俞金刚.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1)
[2]核心力量训练在少儿蛙泳训练中的应用[J]. 马勤,黄卫.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7(03)
[3]广东游泳队男子短距离自由泳运动员划水技术的分析研究[J]. 施闻,周嘉威. 当代体育科技. 2017(22)
[4]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普通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杨屹.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7(01)
[5]青少年男性蝶泳运动员水陆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的模式探索与实证研究[J]. 李瑞杰,温宇红,张梦雪,杨政盛.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04)
[6]对短跑运动员进行身体核心区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J]. 赵俊华,周玉斌,张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06)
[7]人体运动核心区域稳定性与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及理论探讨[J]. 姜宏斌.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5(03)
[8]核心力量训练对跆拳道运动员快速力量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 钟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5(05)
[9]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散打运动员核心力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 刘存忠.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2(06)
[10]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问题——核心区与核心稳定性[J]. 韩春远,王卫星,成波锦,刘书芳.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02)
硕士论文
[1]核心稳定性训练对小学生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晋星宇.首都体育学院 2018
[2]核心力量训练法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顾莉华.苏州大学 2017
[3]CROSSFIT两种模式对游泳运动员一般力量及专项成绩的影响[D]. 沈小洋.北京体育大学 2017
[4]青少年男子游泳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对传统力量训练优化的实验研究[D]. 鲍杰.武汉体育学院 2015
[5]北京市四城区业余体校9-14岁游泳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现状研究[D]. 刘小溪.北京体育大学 2015
[6]对我国优秀女子200米蝶泳运动员全程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分析[D]. 沈赢.上海体育学院 2015
[7]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专项力量发展方法与手段效果研究[D]. 谢忆军.上海体育学院 2015
[8]核心力量训练对人体不同状态下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于宁.西安体育学院 2013
[9]核心力量训练对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稳定性作用的研究[D]. 袁鑫池.武汉体育学院 2013
[10]两种力量训练方法对核心部位肌群力量变化的影响研究[D]. 徐纪雷.首都体育学院 2012
本文编号:2939359
【文章来源】:吉林体育学院吉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前后两组受试者各项成绩提升幅度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游泳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J]. 俞金刚.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1)
[2]核心力量训练在少儿蛙泳训练中的应用[J]. 马勤,黄卫.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7(03)
[3]广东游泳队男子短距离自由泳运动员划水技术的分析研究[J]. 施闻,周嘉威. 当代体育科技. 2017(22)
[4]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普通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杨屹.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7(01)
[5]青少年男性蝶泳运动员水陆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的模式探索与实证研究[J]. 李瑞杰,温宇红,张梦雪,杨政盛.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04)
[6]对短跑运动员进行身体核心区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J]. 赵俊华,周玉斌,张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06)
[7]人体运动核心区域稳定性与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及理论探讨[J]. 姜宏斌.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5(03)
[8]核心力量训练对跆拳道运动员快速力量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 钟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5(05)
[9]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散打运动员核心力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 刘存忠.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2(06)
[10]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问题——核心区与核心稳定性[J]. 韩春远,王卫星,成波锦,刘书芳.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02)
硕士论文
[1]核心稳定性训练对小学生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晋星宇.首都体育学院 2018
[2]核心力量训练法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顾莉华.苏州大学 2017
[3]CROSSFIT两种模式对游泳运动员一般力量及专项成绩的影响[D]. 沈小洋.北京体育大学 2017
[4]青少年男子游泳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对传统力量训练优化的实验研究[D]. 鲍杰.武汉体育学院 2015
[5]北京市四城区业余体校9-14岁游泳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现状研究[D]. 刘小溪.北京体育大学 2015
[6]对我国优秀女子200米蝶泳运动员全程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分析[D]. 沈赢.上海体育学院 2015
[7]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专项力量发展方法与手段效果研究[D]. 谢忆军.上海体育学院 2015
[8]核心力量训练对人体不同状态下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于宁.西安体育学院 2013
[9]核心力量训练对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稳定性作用的研究[D]. 袁鑫池.武汉体育学院 2013
[10]两种力量训练方法对核心部位肌群力量变化的影响研究[D]. 徐纪雷.首都体育学院 2012
本文编号:2939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939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