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中国体育产业综合实力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9 13:43
  体育产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已融入国民经济及日常生活中,成为了全球化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体育产业发展迅速,连年保持较高增长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提升。尽管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情况较为可观,但仍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这说明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内部还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均衡、基础资源供给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抑制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十九大报告中重点强调了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的重要性,而近期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又对体育强国建设进行了系统设计及统筹安排,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体育产业的高度重视。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全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和参考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社会环境、体育基础资源、相关产业和政府投入等方面构建评价体育产业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先利用E-TOPSIS改进的因子分析法对2013-2017年间我国31个省(市、区)的体育产业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得到各年各区域体育产业综合实力得分结果;再利用ESDA分析法对体育产业综合实力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体育产业综合实力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图3.1中国体育消费市场规模及人均体育消费发展趋势??体育消费需求的强度决定了体育市场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作为一种社??

趋势图,市场规模,体育产业,趋势


0??巾丨?4000?■?35()〇?人??体?12<>〇(丨?2264X?I?体??疴?11{y?■?2500?ff?;??i?14ro?I?i{mi??市議,-.93?I?I?.,〇(,?I?:??豈麵)一^?J?|?|?_丨_?|??_?■?■?■?■??4760?5937?7114?mi?1500)??2000??2015?2016?2017?2018?2020F??■■■中闽体f丨消费H丨场规模(亿允)?一人均体ff消费发展趋势(元)??图3.2中国体育消费市场规模及人均体育消费发展趋势??3.2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3.2.1体育产业结构不均衡??虽然我国体育产业有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但长久以来,在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的理念下,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并逐步制约着我国??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根据20]7年的数据,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0.94%,而美国的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值为3%。2017年,我国体育服务业总产出为8018.80亿元,占体育产??业总量的36.47%,而从图3.3中可以看到美国的体育服务业所占比重为70%,??发达国家的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的比重普遍超过了?60%。且我国体育服务业??中,体育用品的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这一比例最大,占半数以上,与发达国家??的实际差距可能更大。由此可见,体育用品制造业体量大,而体育赛事及转播、??23??

趋势图,体育产业,产业融合,体育服务


统模式,可能会出现功能定位不清晰、用户需求不了解、运营手??段不完善等严重问题,这些都使得我国体育产业结构转型受限。只有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使我国体育产业与互联网之间的更快更好地融合,加快体育产业??结构转型。??100??|?90?恥.97??^?82.20??79.44?79.22??5?80?^?q????X.??^?\69.94?69.80??去?70?.?65.54??^?60??50??英闺?m?法国?n本澳大利亚德国?韩国?中国??图3.3?2017年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比重(%)??信息时代,各类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体育产业也不例外。体育??产业既是一种文化又是一种产业,它的发展受到国民经济及体育商品市场的影??响。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各部门之间关联水平依然较低,且多数为单项关联,价值??利用率不高,影响体育产业整体的发挥效果。目前,许多体育产业部门仍固步于??旧有思想及观念,对自身的定位认识不够清晰。实际上,未来体育产业的创新方??向,注重的是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动态发展。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如体育旅游业,只与竞技表演业联系较为密切,与其他体育相关产业几??乎没有进行跨界融合。另外,代表性比较强的体育中介业、体育传媒业,其产业??结构的关联性依然不高,甚至发展比较落后,仍有大部分产业呈现孤立的发展态??势,缺乏促进质变的资源以进行高效整合。??而在当前产业融合发展、经济日益强大的时代背景下,跨界融合已成为体育??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与供给侧破解路径[J]. 任波,黄海燕.  体育学研究. 2020(01)
[2]新时代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推进路径[J]. 陈钢.  体育文化导刊. 2019(06)
[3]基于熵—耦合模型的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与体育产业的协调度研究[J]. 陈清,张梓瑞,谢义平,唐承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8(07)
[4]体育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J]. 姚松伯,刘颖.  体育科学. 2017(11)
[5]我国现今体育产业政策分析: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J]. 陈晓峰.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7(05)
[6]基于模糊理论的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J]. 张欣.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7(01)
[7]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J]. 钟泽,林凤丽.  经济纵横. 2016(09)
[8]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 荆林波.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9]中国体育产业的现状、机遇与挑战[J]. 易剑东.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6(07)
[10]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与经济发展指标的关系研究[J]. 李云.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6(03)

硕士论文
[1]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动态综合评价[D]. 熊玲玲.南昌大学 2018
[2]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D]. 江珊.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中国体育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D]. 杨强.天津财经大学 2016
[4]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四川省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研究[D]. 刘贯飞.西南财经大学 2013
[5]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D]. 魏建建.武汉体育学院 2013
[6]体育产业发展影响因子的比较研究[D]. 朱洁.宁波大学 2012
[7]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及其金融支持[D]. 唐越.四川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06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006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7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