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武术的美学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武术的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论文“中国传统武术的美学思想研究”主要以传统武术、特别是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内家拳如纯阳拳和太极拳作为核心,结合历史材料和现实传承,从其形式表现和内在原理方面,研究了中国传统武术及体现的美学思想。论文简述了中国传统武术研究情况,考察武术作为传统技艺的一种,其实战、养生、伦理与审美的四种社会功能,并从现代艺术观念的角度阐释了传统武术的美学问题,明确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论文的核心部分涉及三个方面,传统武术的技艺审美、传统武术的身体观以及传统武术的生命美学精神。在技艺审美方面,从技法自然的角度探讨了传统武术的动作技艺特征和仿生学原理,并阐发了其拳谱和拳决,这些东西又与舞蹈动作有所关联,并提出了武舞同源的思想。在身体美学观方面,特别提出了传统武学与道家内丹术的内在关联,其道教功法和身体问题相关原理,以及生命体验与美学经验的转换问题,都是重要的身体美学组成部分。传统武术的生命美学精神实际是身体观的进一步精神心理探讨,这一部分涉及传统武术中“气”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中国传统理论,与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层面的相互关联,并由此涉及中国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技艺,最终指向必然是从有形到无形,从技击到修道、审美与娱乐,指向以生命为本体的人之自身的美学升华。最后,从大众文化背景下探讨了中国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走向,从大众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方面考察了武术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及发展问题。本论文力图从学理上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武术、欣赏武术、体验武术之美,多维度地挖掘中国武术的美学思想和内涵,进行理性地审视中国武术内涵以及当代价值。
【关键词】:中国武术 技艺 身体观 生命精神 纯阳拳 太极拳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4
- 1.1 中国传统武术研究概述10-11
- 1.2 武术美学研究现状考察11-13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3-14
- 2 作为术和艺的武术文化14-22
- 2.1 武作为“术”的文化考释14-17
- 2.1.1 武术的起源14
- 2.1.2 武术的历史发展概况14-15
- 2.1.3 中国武术的学理渊源15-17
- 2.2 武术的四种功能:实战、养生、伦理和审美17-20
- 2.2.1 实战17
- 2.2.2 养生17-18
- 2.2.3 伦理18-19
- 2.2.4 审美19-20
- 2.3 武术作为一种艺术:技、欲、道的游戏20-22
- 2.3.1 欲望20
- 2.3.2 技艺20-21
- 2.3.3 大道21-22
- 3 传统武术的技艺审美22-33
- 3.1 技法“自然”:纯阳拳的动作特征分析22-24
- 3.1.1 动物仿生22-23
- 3.1.2 再现生活场景23-24
- 3.1.3 自然仿生24
- 3.2 拳诀和拳谱24-28
- 3.2.1 拳诀24-26
- 3.2.2 拳谱26-28
- 3.3 舞武同源以及相互渗透28-30
- 3.3.1 字面考证“舞”与“武”之间的关系28-29
- 3.3.2“舞”对“武”的艺术化影响29
- 3.3.3 纯阳拳中的武与舞29-30
- 3.4 武术套路的艺术化30-33
- 3.4.1 套路是武术发展的高级阶段30
- 3.4.2 形式美和意蕴美30-31
- 3.4.3 套路演练的意象审美31-33
- 4 传统武术的武学身体观33-43
- 4.1 武术身体观与道教内丹学33-39
- 4.1.1 身体是武术的物质媒介33
- 4.1.2 武术:身体的展现场所33-35
- 4.1.3 身体意识和身体的整体性存在35-36
- 4.1.4 内丹术及身体体验36-38
- 4.1.5 以身体为载体:技法与功法的相互转化38-39
- 4.2 传统武术的生命体验和审美直觉的关联39-43
- 4.2.1 武术内力和境界体验39-40
- 4.2.2“无功利”的审美直觉40-43
- 5 传统武术的生命精神:精气形神的内在统一43-51
- 5.1“气”为媒43-45
- 5.1.1 气与人的关系43
- 5.1.2 武与气之法理43-45
- 5.2 形神兼备:“程式化”与气韵生动45-46
- 5.2.1 形与神的程式化:规范和超越45-46
- 5.2.2 形与神的和谐统一:气韵生动46
- 5.3 悟道:从有限到无限46-48
- 5.3.1 天道:阴阳有无47
- 5.3.2 人道:性情志趣47-48
- 5.4 大众文化:传统武术的当代生命精神的下落48-51
- 5.4.1 武术与影视文化48
- 5.4.2 传统武术与文学作品48-49
- 5.4.3 对休闲娱乐的影响49-51
- 6 结语:走向大众51-54
- 6.1 竞技武术成为主流51-52
- 6.2 从技击到养生52-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水莲;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方向[J];体育科学研究;2001年04期
2 范伟,周明先,刘庆华;中国传统武术与西方搏击的比较分析[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马荣;中国传统武术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探索[J];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邓明;;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影响[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5期
5 赵继明;;儒道佛与中国传统武术[J];中国宗教;2009年09期
6 吴靖龙;;试论中国传统武术的审美取向[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12期
7 张艳军;;资本全球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武术面临的挑战[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1期
8 刘家特;;中国传统武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李金钟;杨团结;;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策略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何冰;;浅谈中国传统武术的科学传承与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曾海;杨明;朱大清;莫春阳;;中国传统武术产业面临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李春木;汪如锋;;中国传统武术思想对全民健身价值取向的影响探讨[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张云龙;方媚;方婷;;推广中国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途径研究——以10届世界精武国际大赛的成功举办为例[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全亮;中国传统武术的忧与喜[N];中国体育报;2008年
2 ;中国传统武术能否坚守?[N];中国体育报;2009年
3 杨树文;开弓架打(下)[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罗俊;中国传统武术路在何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李强 本报记者 曹昱;李卓彬一行来皖考察[N];江淮时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陶源;中国传统武术的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6年
2 袁建军;中国传统武术在菲律宾华文学校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董学舒;后奥运时代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时延芳;从生活世界看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倪鸿博;中国传统武术的思想内涵及其对现代武术发展的启示[D];吉林体育学院;2015年
6 靖庆磊;丹田学说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影响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7 李旭;中国传统武术拜师仪式的文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年
8 桑守惠;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武术的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3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02347.html